静宁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与潜力研究

2020-07-24 16:11王多利王博博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0年2期
关键词:产业升级

王多利 王博博

摘要:静宁县是苹果优质产区,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苹果种植品种结构单一,技术力量薄弱,自然灾害预测、抗灾能力较弱,产品品牌意识淡薄等问题。为促进静宁县苹果的发展,对静宁县苹果产业进行创新升级潜力研究。经研究发现,静宁县苹果产业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在机遇中坚持新理念引领,创新思维转型升级;推进产业融合创新;坚持新品种示范,优化结构转型升级;坚持新科技支撑,提升品质转型升级;坚持新链条延伸,拓展增值转型升级;坚持新体系服务,完善保障转型升级;坚持新方式营销,对接市场转型升级;坚持新果农带动,培育主体转型升级;坚持新机制运行,做强品牌转型升级,让静宁苹果走向全世界。

关键词:静宁县;苹果产业;产业升级

1 静宁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

静宁县是苹果生产的最优区,位于甘肃省平凉市陇东黄土高原腹地,六盘山脉西侧,为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均气温 7.1℃,无霜期159d,年均日照时数2 238h。夏季降水较多,冬季和春季降水较少,年均降水量为450.8mm,年蒸发量为1 469mm。静宁县独特的地域、气温、土壤特点,非常有利于苹果生产,是我国北方优质果品最适宜栽培区,曾被授予“中国苹果之乡”和“全国现代苹果产业10强县”。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发扬艰苦创业的优良作风,30年锲而不舍发展苹果产业,按照“扩量、提质、增效”的工作思路,集全县之智,举全县之力,咬定果园建设不放松,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不变调、不停步。截至目前全县果园总面积101.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8.8%,户均10.6亩,人均2.3亩,产量高达68万吨,产值29亿元,果农人均纯收入为4 560元。经过多年的努力,已打造出“静宁苹果”这一全国驰名商标。经多年苹果良种培育、繁育、实用技术开发,静宁苹果产业化发展如今呈现出新的态势。

静宁县的苹果产业在实现了“大苹果”后,静宁县又向“大产业”跨越,按照“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成立协会8个、专业合作社 40家,初步形成了贮藏增值、加工转化紧密衔接,产前、产中、产后相互配套的苹果产业体系。

静宁的苹果产业在促进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业产业化、改善农村经济状况、繁荣果品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从全县果园发展看,果园面积、果品产量和产业效益均居全省之首,果产业已成为支撑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全县贫困村果园面积达到49.73万亩,贫困户户均挂果园面积达到2.65亩,人均果品收入达到3 600元,带动4 509户贫困户18 126人稳定脱贫,全縣累计有19.2万人依靠苹果产业稳定增收。这一切,离不开整个苹果产业所处的整体环境。在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期,静宁苹果产业也将逐步进入一个由传统产业转变为现代产业的转型过程,由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迈进,由苹果大县向苹果强县跨越。

2 目前静宁县苹果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静宁县苹果产业发展迅速,是静宁县的特色产业,但在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阻碍静宁苹果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2.1 品种结构单一,授粉品种缺少

主栽品种单一,红富士栽培面积接近总栽培面积,且全县大部分果园中没有配置授粉树,为红富士纯品种园,因此导致授粉不良,坐果率低,品质差。

2.2 产业结构和销售行为存在缺陷

目前,静宁苹果种植及生产主要以农民家庭栽培为主,他们粗放地经营着土地。果农既是生产者,也是经营者,而农民一般知识水平低,果园规模小,生产资源不足。果园技术管理不规范,导致生产的苹果质量一直难以保障,也难以利用机械设备和科学技术形成规模效应。同时,静宁苹果产业龙头企业少,占市场份额不大,行业内企业数量不多且规模小,未能发挥辐射及主导市场地位作用。由于产业内组织松散、货源分散,往往导致交易成本高、品质差,难以实现苹果采后的分级、清洗、打蜡、包装、保鲜等商品化处理。

2.3 苹果产业专业人员缺乏,技术力量薄弱

静宁县从事苹果产业的人员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苹果种植者一般住在偏僻乡间,与外界接触机会少,信息来源单一。县里虽然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组建了一定的技术队伍,对苹果产业发展虽然发挥了推动作用,但仍供不应求,存在僧多粥少的现象。

2.4 自然灾害频发,预测、抗灾能力较弱

静宁县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具有典型的季风气候特征,霜冻、冰雹、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发。由于气象预测能力不足,无法及时准确预测灾害天气。即使预测到了准确信息,但防控体系建设滞后,对作物的生长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害。

2.5 名牌品牌意识淡薄

近几年,静宁苹果虽取得了一些认证,注册了一些品牌。但只有牌,不出名;只有品牌,不是名牌;缺乏凝聚力,在果品外包装上更是千奇百怪,标准不一。加之果商和市场因素,静宁也植入了许多外来苹果,使静宁苹果的品质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些都影响到了“静宁苹果”品牌的形象。

2.6 苹果生产、采后处理环节薄弱,龙头企业缺乏带动作用

多年来静宁县苹果产业的发展主要注重面积、产量的发展,对贮藏、加工环节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缺少与苹果生产相配套的深加工设施,也使大量加工增值利润流失,丰产不丰收,给果农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另外,一些企业缺乏质量意识,不能按照与国际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控制产品质量,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产销龙头企业少,苹果产业链条还不长,故而带动作用弱。苹果生产、采后处理环节薄弱,龙头企业缺乏带动作用。静宁县的苹果产业明显的存在产销不配套,市场发育程度低的问题。

3 静宁县苹果产业升级发展潜力及思路

静宁县苹果产业的发展从各方面看,都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从地理条件来看,静宁县年均降雨量、气温、日照常数、昼夜温差、海拔等自然条件的各项指标,均符合世界苹果最佳适生区的要求,非常有利于糖分的形成与积累,生产出的苹果形正、质脆、味美、色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从政策机遇分析,甘肃省出台苹果产业发展扶持办法,为静宁县苹果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全国范围内年均消费需求量约4 550万吨,而年产量不到2 800万吨。产销矛盾相对比较突出,优质精品苹果市场前景看好,静宁县作为苹果产业大县,具有地理自然条件、政策机遇、市场机遇等诸多优势,发展潜力巨大。

加快推进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做到,坚持新理念引领,创新思维转型升级。其次是推进产业融合创新。第三是坚持新品种示范,优化结构转型升级,合理布局栽植品种,使静宁县苹果的早、中、晚熟品种果园结构趋于5%∶20%∶75%,稳定现有种植面积。第四是坚持新科技支撑,提升品质转型升级;推广新型栽培技术,加快技术研发推广,不断提高果业科技含量,加强示范园区建设和推进生态循环发展。第五是坚持新链条延伸,拓展增值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冷链物流,增强周年供应能力,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并积极扶持关联产业。第六是坚持新体系服务,完善保障转型升级;提升物质装备水平,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第七是坚持新方式营销,对接市场转型升级;加强市场信息服务,健全果品营销网络,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进一步巩固壮大实体市场,增强市场开拓能力。第八是坚持新果农带动,培育主体转型升级;完善技术培训服务网络,培养造就现代新型农民。第九是坚持新机制运行,做强品牌转型升级;健全市场连接机制;健全质量安全机制,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健全品牌保护机制,为苹果产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 王田利,蔡景平.对静宁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些思考[J].西北园艺(综合),2019(4):4-5.

猜你喜欢
产业升级
河南省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
依托中新(重庆)示范项目实现达州产业升级研究
反向服务外包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影响探析
新兴产业“领跑”中国经济转型
日本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浅析
河北省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培育探究
江苏省OFDI产业升级效应浅析
我国生产性物流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升级的策略分析
濉溪县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