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红霞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低年级的教师应重視学生写字能力与意识的培养,同时以身作则,为低年级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从小培养学生端正的写字态度以及良好的写字技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卓越的写字能力对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教学提出明确要求:“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教师在进行低年级写字教学时应明确向学生提出达标的要求,让学生正确对待写字练习,师生一起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字时,首先要规范其书写规则:从上到下,先横后竖;从左到右,先撇后捺;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其次,确保练习时间:每节课至少10分钟的当堂书写。教师不可一味地讲解课文,将写字练习推延至课后,放任学生随便书写。除了笔画要求外,学生写字时,也要注意自身的握笔姿势以及身体形态。握笔姿势直接影响学生的字体,握笔姿势不当会导致学生写出来的字体歪歪扭扭。而学生写字时的身体姿势是教师容易忽略的一个方面,教师应教导学生写字时端正坐好,保持正确姿势。另外,小学生初次接触写字时,对汉字比较陌生,教师应利用好这段时间,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措施来帮助不同水平、不同阶段的学生,激发其写字的兴趣。低年级的学生手部力量不够,所以,教师在布置写字任务时应相应减少其写字练习量。另外,教师应采取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对写字的渴望和兴趣,让学生对写字有强烈的憧憬。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历代大书法家的故事,如“入木三分”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故事的影响,从而激发其写字的兴趣。教师也应采取有效的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比如为学生营造一个舒服愉悦的写字环境。
针对低年级学生好胜的心理,比赛也是一种激发学生写字兴趣的方法。教师可以在班级举行一系列的写字评比活动,为赢得胜利或取得进步的学生颁发奖状或给予奖励,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
教师应了解每个汉字独特的字体结构、笔画顺序等基本内容,苦练内功,强化自身写字技能。教师应严格遵循自身的教育理念,认真指导学生写字,细心对待每一次教学任务,精准落实其中的每一条要求,渗透必要的写字技法。
如统编教材一年级《语文园地一》,“识字加油站”是一首谜语诗将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巧妙地镶嵌在谜语诗中。其中“八”“十”是借助谜语诗,需要学写的汉字。“十”字的两个笔画学生均已学过。“八”字的撇在写“手”时学过,捺是新笔画,是教学的重点。捺是斜捺,书写时要轻轻落笔,慢慢加重,行笔至捺脚处稍驻,再徐徐平挑出尖,一波三折,写出捺画的动态美。
老师在课余时间应强化内功,掌握必备的书写技法,并加强对学生汉字练习的指导,做到教育与实际相结合。
认真规范写字的良好习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写字习惯,加强对学生写字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