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语言环境提升幼儿语言能力

2020-07-24 16:40孙瑞华
幸福家庭 2020年7期
关键词:沟通交流教师应创设

孙瑞华

幼儿阶段的语言教育和引导会影响幼儿后续的知识感悟和理解,教师应积极结合具体的活动,对幼儿做出相应的引导及支持。幼儿阶段语言能力的提升是值得重视和思考的问题,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具体的教育引导,借助语言环境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

为了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教师应注重创轻松、自由的语言运用环境,为幼儿营造出一种温馨、安全及愉快的氛围,让幼儿可以轻松、愉快地学习,乐于与其他同伴沟通交流,帮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动手、动脑、动口,感悟并理解知识。

教师要明确幼儿语言引导的重要性,支持和鼓励孩子积极与其他人沟通和交流。在幼儿沟通交流中,教师要做好语言环境的创设,并以此激发幼儿的语言学习和交流兴趣,不断强化幼儿的交流积极性。在进行幼儿沟通交流的教育引导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幼儿敢想和敢说,在集体活动中要做好提问法的应用及引导,确保幼儿掌握正确的沟通交流方式。很多幼儿的自我表达能力有所欠缺,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引导幼儿发言,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让幼儿敢于沟通和交流。

为幼儿创设语用情境

幼儿阶段的语言应用能力需要长期的锻炼和使用才能有所进步。幼儿的语言能力需要在实际交流中提升,所以教师应选择生动形象的教材内容,并将多样化的策略和措施应用到语言教育过程中,为幼儿提供更加真实和丰富的语言环境,实现多种语言间的沟通交流和操练。在幼儿感悟及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借助午餐、午点前、洗手时等零碎时间,为幼儿创设具体的语言沟通环境。教师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创新语言环境,增强幼儿自身的语言使用能力。

在春天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变化,从而引发幼儿联想,让他们了解夏天时和秋天时树叶的变化,另外,还可以引导幼儿观察蝌蚪的变化和蝴蝶以及小鸟翅膀的成长及变化,然后引导幼儿进行适当的表达和表述。在表述过程中,教师可以强化和丰富幼儿的表达方式,比如种子发芽了、蚕宝宝产卵了、蝌蚪长长了、绿绿的叶子、白白的蚕丝等,以此丰富幼儿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幼儿获得进步。

为幼儿提供语言环境

幼儿阶段的语言学习往往具有相应的创造性特征,所以幼儿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并没有统一规范的標准及模板。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重点做好幼儿创造性的教育和引导。在幼儿沟通交流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幼儿语言方面的发展。

若幼儿的主动性意识不强,教师要积极有效地提问,鼓励幼儿自我展开思考和探究。在幼儿和教师的沟通交流中,教师要创设提问质疑的空间,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预期和假设性的环境。幼儿在进行自我的表达和想象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失误,但是教师不可对幼儿提出过高要求,要摒弃传统的逻辑性思维,鼓励幼儿的思考和创造,帮助幼儿做好内容联想。

基于内容来说,在进行教学选材时,教师要联想生活化的日常素材,如关于云的变化以及风的流动,云彩变成了怒吼的狮子、乖巧的绵羊、可爱的小白兔、围着肚兜的胖娃娃……另外,教师应从教学手段上考虑。教师要借助不同的表达技巧鼓励和支持幼儿联想,通过一些形象生动的内容支持幼儿的发展。在幼儿的鼓励性发展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具体的事物联想和创新,让幼儿的思维得到锻炼。

总体来说,在幼儿阶段的语言能力的强化培养上,教师要注重幼儿语言表达方面环境的创设。环境创设对于增强幼儿的语言能力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语言运用环境;为幼儿创设真实而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实现幼儿语言能力的进步。

猜你喜欢
沟通交流教师应创设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面对面沟通交流 实打实解决问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加强沟通交流 强化互动联动
“她”架起人大工作沟通交流的桥梁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通知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