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丽君
百草园地处我园东北角,毗邻教学楼与户外活动场地,是建园以来一直就有的一片绿化带。草坪、树木的组合与普通绿化无异,平时,不管是草地还是树木,都被修剪打理得井然有序。一年暑假过去,因为园艺工人未能及时修剪,齐腰的野草引起了幼儿们的注意,孩子们猜测着野草的名称、草丛里的秘密,教师捕捉到孩子的兴趣和教育的契机,于是,百草园的课程也拉开了序幕。
冰雪消融,春风送暖,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百草园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接触自然、观察自然的平台。当孩子们走进百草园,他们在近距离的观察、比较中,“看见”了各种植物的生长和生命。掉落在草地上的格桑花、凤仙花、鸡冠花种子也渐渐发芽。草地上一丛丛的马兰头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乐乐说:“这是什么草?摸上去毛茸茸的。”小米说:“看!这里也有!”于是,这种植物成了孩子寻找的焦点,孩子们在大树下、鹅卵石路旁、滑滑梯下找到了它的踪迹,或几棵,或一丛。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带着几棵植物和拍摄的照片开始了探秘。最终,大家通过各种途径知道了马兰头的名称、特征、用途,了解到了野生马兰头的自我繁殖方式。
缤纷夏日,百草园里的绿色愈加浓郁,植物的生长几近疯狂。孩子们在百草园里,用记录的方式感受着植物的多样性和生长速度,更是在零距离的触摸和尝试中,体验着与自然融合的乐趣。教师带领幼儿接触自然的过程,是激发他们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最佳途径。百草园里,原来青青的枇杷掩映在大大的叶子中未被察觉,如今,孩子们看到树上逐渐变黄的枇杷而驻足。什么时候枇杷熟了呢?这么高的枇杷树怎么采呢?幼儿园的枇杷是酸的还是甜的?
于是,枇杷的采摘活动让孩子又一次在反复的尝试中去探究、去发现、去收获乐趣。他们找来了长长的竹竿,搬来了椅子,捡来了小石子,拿来了绳子,一样样尝试,似乎都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最后请来了保安叔叔,搬来了梯子,终于完成了采摘。教师帮助幼儿一一尝试他们提出的想法,让他们在过程中观察、比较,寻求最适宜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高度有了具体的认知,对如何登高也有了经验,他们对探究空间从地面到空中的拓展有了新的收获。
秋风习习,百草园里呈现一番秋日别样的风景。散落在草地上一片片梧桐叶最先吸引了孩子们的关注,“这个叶子好像手啊!”“这叶子是哪棵树上掉下来的?”“这棵树是什么树呢?”从了解梧桐树开始,孩子们观察树叶的形状,发现树的特征,查找树的知识,对百草园的树木做了一次全面的调查。这期间,他们用记录、分类、比较的方式,通过概括,将各种树叶收集整理并展示了出来,有最大的芭蕉叶、最紅的枫叶、最硬的棕榈叶、最毛的枇杷叶、最香的香樟叶……研究表明,孩子们天生就有学习和了解世界的能力,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积极地去寻找答案,不仅习得了认识世界的方法,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收获了更多知识,感受到自然界的多样和神奇。
冬天在百草园清晨的一地白霜中悄然而至,围墙边枯黄的杂草间的狗尾巴草随风摆动,毛茸茸的让人忍不住去触摸,这激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于是,狗尾巴草能做什么的问题让孩子们兴奋不已。百草园的狗尾巴草被带回了教室,根据狗尾巴草的特征,孩子们通过与辅助物的组合制作了机器人、爱心树、动物造型和圣诞花环等。渐渐的,百草园的树叶、树枝都成了他们实现创想的材料,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组合,让幼儿园的各个角落都有了自然的气息。
孩子们在观察中感知植物生长与季节的相互依存,在观察中体验了植物的叶、花、果、种子等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的自然规律和强大的生命力。探究,让孩子们与自然的接触变得零距离,也激发了他们继续去认识自然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