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钰,韦宝斌,黄肖孝,蒋丽华,罗宇程,邓昕昱
(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广西 柳州 545001)
不孕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其中内分泌失调生殖激素紊乱和自身免疫因素是导致不孕症的两个重要原因。本研究通过检测研究对象卵泡期血清自身免疫抗体水平和生殖激素水平,探讨不孕症中生殖激素与自身抗体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选取2017-2019年在我院就诊的不孕症患者300例(排除解剖、遗传、感染等)作为不孕组,年龄23~42岁,诊断标准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妇产科学》第6版,同期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年龄22~39岁,两组年龄比较无差异(P>0.05)。
采集卵泡期静脉血3ml。性激素:化学发光法(雅培)检测LH、PRL、FSH、P、E2,自身抗体:胶体金法(三明博峰)检测AcAb、AoAb,化学发光法(亚辉龙)检测β2-GP1抗体,自身抗体阳性组即任1项抗体为阳性;若三项抗体均阴性,则为自身抗体阴性组。检测步骤严格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不孕组患者中,AcAb、AoAb、β2GP1抗体均阳性76例占25.3%;对照组中,AcAb、AoAb、β2GP1均阳性13例占4.3%(13/300)。不孕症组自身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x2=52.36,P<0.001)。见表1。
表1 不孕症组与对照组自身抗体检测结果比较[n(%)]
自身抗体阳性组FSH、LH、PR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E2、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不孕症自身抗体阳性与阴性组生殖激素水平比较
表2 不孕症自身抗体阳性与阴性组生殖激素水平比较
组别 n E2(pg/ml) PRL(ng/ml) FSH(mIU/ml) LH(mIU/ml) P(ng/ml)自身抗体阳性组 76 14.87±3.34 42.58±18.85 13.00±4.25 25.11±13.61 3.42±6.03自身抗体阴性组 242 149.1±107.68 23.36±15.95 5.66±1.88 7.14±5.82 12.55±10.48 t值 34.682 7.188 8.788 7.910 26.101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内分泌失调引发的不孕在不孕症中所占比例较大,约为40%[2],而随着不孕发病率的上升,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不孕症的发生与自身免疫因素相关,人类生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影响大量生物过程,不仅涉及基因表达、细胞因子或淋巴因子释放以及激素的作用,在妊娠期间,母体免疫系统对胎儿这一同种半异基因的暂时耐受上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自身免疫产生的抗体贯穿了生殖的各个环节。
AcAb是最早发现可导致不孕的自身抗体,它可以引起胎盘血栓形成,导致胎盘早剥、流产等,还可以影响精子活性,导致不孕,AcAb还可能与月经失调、闭经、卵巢早衰等病症有关[2]。AoAb[3]可以影响胚胎细胞的分裂增值,影响雌孕激素的产生;导致透明带破坏,抑制排卵,有研究表明AoAb可导致卵巢衰竭和卵泡成熟前闭锁[4],引发闭经导致不孕。β2-GP1抗体可能抑制内源性凝血通路以及抑制血小板上的凝血酶原酶的活性,从而导致血栓形成引起免疫性不孕。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孕症组患者AcAb、AoAb,抗β2-GP1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这与之前学者们的研究结果一致。而在自身抗体阳性的不孕症患者中,E2、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SH、LH、PR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提示了生殖激素水平与自身抗体阳性之间有一定关联,且免疫性抗体阳性患者性激素分泌紊乱尤为明显。
综上所述,内分泌失调和自身免疫紊乱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因素,二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针对不孕不育妇女开展内分泌激素检测的同时联合多项自身抗体检测具有重要意义,为免疫性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找到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