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合麦提·乌麦尔
(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新疆 阿克苏 843000)
急性阑尾炎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一般是由于患者受到细菌感染或患者自身阑尾官腔狭窄所致,临床上常表现为恶心呕吐、右下腹疼痛等症状。由于该病症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等特点[1],若患者不接受及时的治疗,其生命安全将会受到严重的威胁。基于此,本文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腹腔镜与开放手术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8月间到我院就诊的7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腹腔组和开放组,每组各36例。所有患者入院时经检查均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72例患者发病时间均小于72 h,排除合并其它急腹症患者和手术禁忌症者。其中腹腔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21~73岁,平均(45.37±3.77)岁,穿孔患者10例,阑尾周围脓肿19例,阑尾坏疽7例。开放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22~74岁,平均(45.46±3.82)岁,穿孔患者11例,阑尾周围脓肿20例,阑尾坏疽5例。经分析,腹腔组和开放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开放组患者接受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腹腔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具体为:
开放组:使患者保持仰卧体位,并对其实施硬膜外麻醉,于患者右下腹麦氏点处取3~6 cm切口,将患者右下腹腔积液进行吸除,对患者阑尾及系膜进行常规处理,同时采用荷包包埋的方法处理患者阑尾残端,最后将纱布蘸上甲硝唑对患者右下腹及盆腔处进行擦拭,并采用碘伏溶液清洗患者切口,放置引流管。
腹腔组: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全麻麻醉,使其保持平卧体位,于患者脐缘下位置处取一10 cm左右切口,建立CO2气腹,并保持其压力在12 mmHg~14 mmHg。采用三孔法,置入腹腔镜和Trocar对患者进行常规腹腔探查。主操作孔放置10 mm Trocar位置位于患者右锁骨中线脐上3cm左右处,而耻骨联合之间与脐连线的中点处放置5mm Trocar。将患者腹腔及盆腔脓液吸除,并改变患者体位,使其保持头低向左倾斜30°,在腹腔镜辅助下采用吸引器、分离钳等工具将阑尾与肠壁、腹膜等粘连进行钝、锐性分离,提起阑尾并做好固定,采用超声刀切断患者阑尾系膜,做好结扎操作,而后切除阑尾,最后进行电凝止血,并做好后续缝合工作。
比较腹腔组和开放组患者术中各指标情况;
本研究72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等指标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且均以“x
±s”表示,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如表1所示,经治疗,腹腔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低于开放组患者,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意义(P均<0.05)。
表1 腹腔组和开放组各项生命指标情况的比较(±s)
相关研究表明[2],腹腔镜手术相比开放手术具有更为清晰的术野,通过腹腔镜可对患者的腹腔进行严格探查,对患者病灶程度有更具体的掌握,且手术操作不会对患者病灶周围组织及脏器造成较大的干扰,其精准度较高,且切除后的腹腔冲洗操作可有效避免患者出现肠粘连等并发症,术中出血量少,切口小,治疗效果优越。而本研究结果表明,经治疗,腹腔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低于开放组患者,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意义(P均<0.05)。该结果与上述文献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与开放手术相比较,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得到了有效减少,疗效确切,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