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凤
(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0)
直肠癌是一种从齿状线到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一种癌症,主要表现为便血、大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肛门坠胀,治疗不及时或复发、转移,还引起相关并发症,导致器官衰竭危及生命[1]。本次选取我科室80例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采用综合/常规护理,观察其效果,并做如下现汇。
纳入本科室(2018年01月~2019年01月)接收的直肠癌患者(n=80)展开研究,按护理方案分为2组,40例/组。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3~58(平均:46.2±1.9)岁。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4~59(平均:45.0±1.4)岁。2组资料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我院伦理会已许可该研究。纳/排标准:①行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的患者;②知情、自愿参与,且签订同意书;③排除有精神障碍的患者;④排除有重要器官病变的患者。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由于受到疾病和手术的影响,患者会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正确地指导,让其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从而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护理。②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为其指定相应的饮食方案,指导患者在手术后少食多餐,食用温和、易消化的食物;大便次数多、稀薄者,减少纤维素类食物的摄取。③康复护理[2]:术后第7 d进行排便反射训练,指导患者收缩肛门,收缩、舒张各20 s/次,10次/组,3组/天;排尿功能训练,嘱其排尿时有意识间断排尿,至尿流停止后再继续进行,每次中断3下,促进排尿恢复。
统计2组患者术后排便(直肠功能评定量表)和排尿(自评量表)恢复情况;优:≥9分;良:7~8分;中:5~6分;差:≤4分。
SPSS 22.0,有效值均用“%”表示、并进行“x2”检验;2组有效资料,以P<0.05认定有统计差异。
对照组排便优良率57.50%、排尿优良率52.50%;观察组排便优良率82.50%、排尿优良率75.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排便及排尿恢复情况比较[n(%),n=40]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上升,饮食结构的巨大变化,导致直肠癌的发病率逐渐上涨。手术作为临床的主要治疗方式,除了会造成一定的创伤外,还会影响患者的排便和排尿功能[3]。手术之余还必须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保障治疗的效果。
综合护理是一项新兴的干预方式,由具有专业护理技术、护理知识和责任心的医护人员组成,旨在提升患者的舒适度,通过心理、饮食、康复锻炼等干预,以缓解患者术前术后的压力;改善其生活和营养状况;帮助患者进行排便、排尿功能的训练,保障其基本生理活动,提高术后生活质量[4]。从文中可知,术后观察组的排便优良和排尿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在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极大程度上帮助患者恢复术后排便/尿情况,值得临床上的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