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丽,任婷婷*
(西部战区空军医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喉癌是当前长常见的上呼吸道恶性肿瘤疾病,与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和自身免疫力等均有直接关系。喉癌表现为咽喉黏膜上皮组织恶变,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会对咽喉造成损伤,增加患者的治疗压力。为了提升患者治疗效果,需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改善预后。连续性护理模式保证了护理的专业性和优质性,可为患者提供更加细致的护理服务[1]。本文分析了连续性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所产生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研究时间:2017年4月~2019年4月;研究病历:我院确诊并采用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26例。按照双色球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3例,研究组中男女比例为8:5,平均年龄为(53.7±0.2)岁;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7:6,平均年龄为(54.3±0.6)岁,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数据相比P>0.05。纳入标准:患者经过影像学和临床体征检查确诊为喉癌,具有手术治疗指证;对本次研究治疗药物无过敏症状;意识清楚,均同意参与本次护理研究。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不全、感染、心肌梗死、其他肿瘤疾病、认知功能障碍、家族遗传病史等。
1.2.1 对照组
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的凝血功能、功能和血常规等;遵照医嘱给予用药,提供饮食护理等;患者出院时给予指导,叮嘱患者定期复查。
1.2.2 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实施连续新护理干预,方法如下:①成立护理小组。组间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选择4名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担任组员。在护理前进行组内培训,明确护理内容,提升护士的护理技能[2]。②健康教育。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发放健康手册,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为患者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增加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讲解喉癌的致病因素、症状、手术流程、护理保健工作等,耐心解答患者疑问,满足患者的需求。③心理干预。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慌和抑郁等不良情绪,护士要加强心理干预,让患者进入治疗角色,接受疾病,配合治疗[3]。增加自我价值的认知,提升康复心态。提升家庭支持,叮嘱家属多陪伴患者。④定期随访。患者出院后续坚持电话随访,每周一次,了解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情况,给予指导。
选择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来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的负面情绪,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心理状态越差。
运用软件包SPSS 17.0来分析与检验,并对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差异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x±s),,组间差异t进行检验,P<0.05时可认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相近,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显著下降,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情绪评分数据对比(分,±s)
表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情绪评分数据对比(分,±s)
?
喉癌是病发在咽喉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疾病,当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喉癌术后康复阶段时间长,患者的自身行为与康复效果息息相关。手术治疗会给患者身心造成较大压力,在康复阶段仍存在一些严重的负面情绪,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进行情绪疏导,稳定患者心态[4]。
常规护理缺少连续性,仅针对各个护理模块进行护理,较为笼统,缺少对患者心理护理。连续性护理干预从患者治疗后至出院所实施的长期护理内容,护理时间长,可保证临床护理工作的连续性、规范性和完整性,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连续性护理符合人性化护理模式,可直接转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态度,纠正自身不良习惯,主动配合护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增加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心理护理和疏导负面情绪,出院指导可纠正患者出院后的不良行为,降低危险因素。
综上,连续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喉癌患者术后的心理状态,减少负面情绪,值得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