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君
(滨州市沾化区人民医院,山东 滨州 256800)
帕金森病(PD)在临床神经内科中是常见和多发的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之一,近年来不断加剧的社会老龄化,致使本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认知、情感、运动功能障碍是PD患者的主要病情特点,临床症状则主要为动作迟缓、静止性麻痹震颤、肌肉强直等。目前临床首选左旋多巴药物治疗方案,但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所以需要对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或方案进行探寻。本文将我院收治的72例帕金森病患者展开分组研究,现对治疗效果汇报如下。
将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72例帕金森病患者展开分组研究,满足《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和鉴别标准》中PD的临床诊断标准[2]。通过奇偶数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均为36例。对照组中共有19例男,17例女,患者的年龄区间是42~80岁,平均为(63.8±4.2)岁;Hoehn-Yahr分级:14例I级,10例II级,8例III级,4例IV级;治疗组中共有20例男,16例女,患者的年龄区间是43~81岁,平均为(64.2±4.3)岁;Hoehn-Yahr分级:15例I级,9例II级,7例III级,5例IV级。组间临床资料的对比方面,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对照组:静脉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初始用药量为500~1000 mg,治疗第2 d起调整用药量为200 mg/d,1次/d,总治疗时间为18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给药方案上,予以脑蛋白水解物2支+0.9%氯化钠注射液行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2周后需要停药2周,总治疗时间为18周。
以UPDRS(帕金森病评量表)为依据评定临床疗效,其内容包括精神状况、行为、运动、生活能力、感情等。其中UPDRS评分相较于治疗前降低>60%视为显效标准;UPDRS评分相较于治疗前降低在30%~60%范围内视为有效标准;UPDRS评分相较于治疗前降低不足30%视为无效标准。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此次研究的数据处理运用的是统计学软件SPSS 22.0,其中的计数资料用(%)表示,行比较时则开展x2检验,当P<0.05时可说明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与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行比较上,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在差异上显示出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方面的差异性[n(%)]
PD在临床中的发病率比较高,其是老龄化、基因以及生活环境变化够沟通作用导致的,但目前尚未明确其具体的发病机制。相关研究证实,氧化应激反应、神经性炎症以及线粒体功能障碍、兴奋性毒性损伤等诸多因素直接参与了PD的发生、发展,所以选择治疗方案时存在较大的难度。目前主要采用外科手术、基因治疗、细胞和组织移植、药物治疗等方法,其中的药物治疗分为症状性药物治疗和疾病修饰性药物治疗两种,前者可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改善,同时具备小部分疾病修饰的功效。后者可发挥改善症状和疾病修饰的双重功效,可对PD发展进行有效延缓。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可积极恢复神经细胞功能损伤,其主要提取自健康猪脑中,能够使神经细胞功能性水肿明显减轻,有效保护继发性神经功能退化。脑蛋白水解物同样是提取自健康猪脑组织中,其属于活性肽类水解物,具有特殊的营养大脑肽能神经的作用,可对脑内蛋白质合成起到促进作用,诱导神经元分化,对神经细胞进行有效保护,避免神经毒素损伤神经细胞。两药联合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可靠。
此次实验的结果是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且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足以表明,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脑蛋白水解物的治疗方案,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可取得显著性成效,值得全面使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