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艳姣
摘 要:古诗词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小学高段学生学习语文古诗词,不仅能够丰富文化学识,开拓学习视野,还能够塑造高尚的道德素质,为未来人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教师在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过于传统,无法满足小学高段学生学习的需求。因此,教师可以实行融入绘画教学,理解古诗词含义;构建情景课堂,加强古诗词记忆;组织课外活动,丰富古诗词文化的教学方式教导小学高段学生。
关键词:小学高段语文;古诗词;教学
小学高段学生与小学中、低学生不同,处于即将升入初中的学习阶段,其学习成绩与学习状态关系着初中学习的状况。语文古诗词既是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学习的文化知识,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学习的文化知识。由于,教师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缺乏教学手段,不仅影响了小学高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阻碍小学高段学生学习的进程。因此,教师在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可以利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推动小学高段学生学习的进程,
一、融入绘画教学,理解古诗词含义
古诗词与现代汉语不同,具有独特的词汇、句式、韵律等,为小学高段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绘画教学是利用绘画的形式将教材中的文化知识展现在画纸上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文化知识的含义,激发学生学习的效率。由于,教师在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学手段过于单一,降低了小学高段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影响了小学高段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因此,教师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可以融入绘画教学,帮助小学高段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含义。
例如:教师在教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时,可以让小学高段学生通过绘画理解这首诗的含义。即,小学高段学生可以画出“一轮明月升到到树梢,惊飞了在枝头栖息的喜鹊。”的景色,能够理解“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含义;小学高段学生可以画出“清凉的夜晚蝉在鸣叫,阵阵青蛙的叫声似乎在说着丰收年。”的场景,能够理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含义;小学高段学生可以画出“天空中轻云漂浮,山前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的场景,能够理解“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含义。教师在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融入绘画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小学高段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含义,还能够提高小学高段学生绘画能力。
二、構建情景课堂,加强古诗词记忆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在学习语文古诗词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理解古诗词的含义,还需要背诵古诗词内容。情景教学是利用不同环境对学生教学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教材中文化知识的记忆,推动学生学习的进程。由于,教师在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缺乏教学手段,阻碍了小学高段学生对语文古诗词的记忆。因此,教师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可以构建情景课堂,加强小学高段学生对语文古诗词的记忆。
例如:教师在教学《石灰吟》的过程中,可以先对小学高段生讲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再让小学生模仿作者进行情感阅读。即,《石灰吟》是作者于谦,在观看煅烧石灰的师傅将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烈火煅烧为白色的石灰时创作的诗。《石灰吟》不只是石灰的写照,更是作者于谦日后的人生追求。小学高段学生在了解《石灰吟》的创作背景后,可以根据作者的情感阅读“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古诗词诗句。教师在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构建情景课堂,不仅能够拉近小学高段学生与作者的距离,还能够加强小学高段学生对古诗词的记忆。
三、组织课外活动,丰富古诗词文化
古诗词既存在课堂之中,也存在日常生活之中。小学高段学生丰富古诗词文化,可以提高文化学识,开拓精神世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由于,教师在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只依靠教材对小学高段学生教学,既限制了小学高段学生学习思维的发展,也阻碍了小学高段学生古诗词文化的提升。因此,教师在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可以组织课外活动,丰富小学高段学生的古诗词文化。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小学高段学生去图书馆阅读古诗词的书籍。即,小学高段学生阅读《诗经》,可以了解古代人文风貌、社会习俗等,提高历史文化修养;小学高段学生阅读《唐诗三百首》,可以体会唐代社会的繁荣,增强对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孟浩然的认知;小学高段学生阅读《宋词三百首》,可以了解宋词的发展历史,增强对陆游、苏轼、黄庭坚、王安石的认知。教师组织小学高段学生阅读古诗词书籍,不仅能够提高小学高段学生古诗词文化修养,还能增强小学高段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知。
综上所述,古诗词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需要学习的文化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文化水平,促进学生学习良好的发展。因为,教师的传统教学手段不能满足当下的教学需求,导致小学高段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小学高段学生学习的进程。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绘画教学、情景课堂、课外活动的教学方式,推动小学高段学生古诗词学习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侯万林.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7(13):129-130.
[2] 田晓娟.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34):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