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丽君
【摘 要】 英国早在16世纪就有了针对贫穷、流浪等问题的社会立法,1601年汇集为《伊丽莎白济贫法》,相比已经以法律形式存在的济贫法案,在法案汇编之前各个阶层为法案的颁布所积累的物质生产实践经验更值得我们关注。本文择其历史长河中的这一重要转折点,在唯物史观视角下着重探讨现实的人对该时期的社会立法形成的重要作用,以期加深对现代英国的认识,并给其他国家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唯物史观 伊丽莎白济贫法 社会救济 社会立法
福利国家是通过社会立法来实现的。社会立法是国家通过立法的手段来协调各种利益之间的冲突,帮助较贫困的社会集团获得某种生存保障。[1]纵观英国福利国家建立的历史轨迹,早在16世纪英国就有了针对贫困人口和流浪问题的社会立法。最早的成文立法可以追溯到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Poor Law),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亨利七世和亨利八世在伊丽莎白济贫法案的基础上分别在1495年和1531年颁布相关法令进行补充和完善。1796年斯皮纳姆兰法的颁布以家内救济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工业革命后,英国使用机器大规模生产方式代替家庭手工业生产,单纯以家内救济的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形式的需要。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史称《新济贫法》。随着英国经济的发展,福利国家制度的出现逐渐成了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有一点需要我们注意,通过社会立法的例子,我们能得出社会变化的最根本动力就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样的结论,立法条款的变更只不过是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用法律形式呈现出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形态转变,但令人困惑的是如果再进一步追寻:是什么力量能够推动社会基本矛盾向前发展呢?庞卓恒教授在其著作《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中提出了问题并作出了解答:
人本身,或者说,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本身,是推动生产力以及整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与之相对应的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最终动力。本来这就是唯物史观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恩格斯把唯物史观称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2]
在英国,第一次由政府通过立法来解决社会问题是在都铎王朝末期。当时英国处于由封建时代转变为资本主义时代的过渡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与发展是通过农村经济关系的变革来展现的:当时农业革命、价格革命、商业扩张、对外战争、饥荒等问题错综复杂引发社会冲突,贫困问题的恶化也导致了整个社会的动荡不安。通常我们分析这些耳熟能详的英国历史事件时,总是习惯于把历史大背景中经济的、政治的、社会文化的因素放在首位,却往往忽略了革命中,人在社会发展历史中的主体地位。
1601年伊丽莎白颁布的《济贫法》只不过是将前几个世纪有关解决贫困问题的法令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在这里我们把研究重点放在《济贫法》颁布前后,人这个创造历史的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了解《济贫法》颁布之前,英国各种济贫法令颁布和过程中所体现的人在实际生产活动中的价值。
任何一个发展中的人类社会都或多或少存在着某些形式的互助传统,英国也不例外。在《伊丽莎白济贫法》颁布之前,英国社会形成了以教会、慈善和少许政府救济为核心的救助力量。自助一直是英国社会的重要传统。[3] “这种传统认为,无论从经济还是从道德上,一个人主要应该依靠自己而不是依靠别人,在社会发展方面,这种自助传统的基本观点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最终不是依靠集体的行为,也不是依靠议会的立法,而是依靠自助实践的发扬和广大。”[4]在社会活动中,各个社会阶层都在倡导自助自立,为生活提供必要和基本的物質来源,这就把人们本身的物质实践放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
而互助则是一个人无法自助时所能够获得帮助的最便捷方式。最初的互助活动出现在行会中,这种互助形式是工人阶级逐渐庞大起来的产物。于是,我们可以看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因为有了现实的人的参与得以变得生动充满活力,而不仅仅是空有框架和制度的理论。
教会救济一直是英国社会救济中的重要力量,其为生活困苦的人提供基本的具体的生活指导,帮助他们渡过困难时期。在教会救济中进行的人们之间的实践活动,为贫民生活和社会安定提供了一种保障。“慈善正经历着一场变革,它也是广泛的社会和文化革命中的一部分。这场革命包括城市化的膨胀和中产阶级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日益上升。”[5] 在工业革命中,中产阶级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实现进步,其自力更生的价值观念也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主流。因而,人的主观能动性无不印证了人本身的活动在推动社会发展时起到的动力作用。
福利国家制度诞生前,英国是以教会、慈善和政府为主导的多元救助体系。这其中社会各阶层所做出的努力都表明要取得进步和创造财富就要进行物质生产活动。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各种慈善力量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救济的范围和程度上也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以《伊丽莎白济贫法》和《新济贫法》的颁布体现了当时所倡导的还是中产阶级那种通过自我劳动和奋斗来自食其力的精神和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推动社会发展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2] 庞卓恒 《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 陈晓律、于文杰、陈日华《英国发展的历史轨迹》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 丁建定:《从济贫到社会保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 Alan Kidd. State, Society and the Poor in Nineteenth Century England. Hampshire: Macmillan Press,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