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社会未来的价值取向,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事关民族的未来,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理性认识,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知、信、行的分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从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时代价值出发,注重用科学的方法引导价值判断、在历史观教育中厚植家国情怀、在人生观教育中实现价值塑造、在回应现实中增强价值观自信、在实践养成中坚定价值信仰,真正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信、行的统一。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实世界的反映。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民生活实现了空前发展和深刻变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断加强,但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思想领域日趋多元、多样、多变,各种思潮、不同的价值取向并存,各种利益之争、观念观点之争在现实中又具体表现为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矛盾,但折射出来的却是价值观的分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提供了是非曲直的价值评价标准,能够引领全体人民在各种利益矛盾、思想差异上形成价值共识,解决和化解社会矛盾,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国际国内环境纷繁复杂,时代赋予了大学生更多更高的新期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作指导,积极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家国情怀、有责任担当、有本领的时代青年尤为重要。
一、注重方法论引导,形成科学的价值判断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发现,大学生们能够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尤其是中国在应对各种灾难、重大疫情中所体现出来的大国责任和制度优势,激起了大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但是在现实中又往往过于关注个人利益,疏离社会理想,如对共产主义的理解、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为人民服务、民主、公平正义、诚信等问题的讨论中,部分学生持怀疑、甚至否定的观点,表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渺茫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无关论,责任担当意识不强,企图用当前的社会矛盾和现实问题去否定理想。还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存着理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诚信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实践创新意识不足等问题,这实际上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不足。
马克思说,“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2] 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是一种科学理论,更是一种现实运动。这一论述为我们立足当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不断解决现实矛盾的过程中,破除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而推动历史进步提供了科学的认识方法。无论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还是具体到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目标,既是面向未来的,又是指向现实的,不仅指明了国家、社会、个人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更是一个从现实出发,不断满足人的现实利益需求、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与现实运动。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矛盾分析方法等武装头脑,引导大学生探索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问题和各种矛盾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树立起坚定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二、加强历史观教育,厚植家国情怀
近年来,一些人打着所谓“所谓重评历史”的幌子,否定近代中国革命历史、否定社会主义道路正确性、否定党的历史,对某些具体历史事件进行抽象剥离,歪曲党史掩盖历史真相,企图混淆视听,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大学生正处于价值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如果历史人文知识不扎实,缺乏社会历史维度的理性思考,就很难真正确立起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底蕴。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3]这种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奋斗的精神状态,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高度自觉自信的状态。而这种自觉、自信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来源于特定的历史底色和精神脉络,深深地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历史、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同时又是在历史发展与时代进步中与时俱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赋予中华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一定是在历史和传统文化中去吸取营养,厚植情怀,在传承与创新中坚定价值观自信。[4]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国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改革开放历史等历史观教育尤为重要。
三、注重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实现价值塑造
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家庭财富迅速增长,信息技术革命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信息化正逐步打破时空的限制,各种社会矛盾和发展的不平衡性更加催生了大学生的功利性和现实性,“物本信仰”和“器本信仰”倾向明显,具体表现为重物质轻精神、重专业技术学习轻人文价值塑造,价值主体由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价值取向由重理想转向重功利,价值目标缺失导致精神动力不足而难以持续,这使大学生感到前所未有的精神空虚和无聊,空心病、焦虑抑郁、意义感的缺失,对各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缺乏社会责任感、诚信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实践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大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价值目标的确立。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揭开了人的本质之谜,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任何人都不可能是离群索居状态下的抽象的人,都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一定社会实践活动的人,人们在各种客观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塑造自我,实现自我。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人的社会属性,努力实现两个转变:一是将价值立场从个人本位转向社会本位,努力协调身心,正确对待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为国家、为社会、为集体、为他人做贡献的过程中成长进步,涵养家国情怀,培养责任担当意识;二是将价值取向由功利转向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辩证对待人生矛盾,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的个人主义。不为狭隘私心所扰,不为浮华名利所累,不为低俗物欲所惑,让理想信念激发内在动力,在不断面对各种挑战、抵御各种诱惑、突破各种局限、克服各种困难中,从狭隘走向高远、从空虚走向充实、从犹疑走向执着,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价值目标的确立。
四、立足时代发展,在回应现实中增强价值观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自信,源于人们正在进行的对现实世界的改造活动:一是蕴含在社会主义成功的实践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实践依据,它生动地展示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机与活力;[7]二是蕴含在应对各种复杂的时代挑战、回应各种现实矛盾提供解决方案的价值引领中。中国首先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应对人类面临的和平、发展、贫困、卫生、气候环境等各种危机中不断地创造奇迹,成功应对了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抗雪灾、等重大灾难,通过“五位一体”建设,深化改革,啃下硬骨头,直面各种现实问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立足时代课题,在回应现实中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更加坚定社会理想、坚定政治信仰,更加认同社会主义制度的正义性与正确性,相信制度能够带来普遍的自由、平等、公正与法治,相信制度能够给每个人带来和平、稳定、发展的机遇和平台,从内心更加自觉地遵守和维护共同的价值规则,真正建立起核心价值观的自信。
五、注重实践养成,坚定价值信仰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真理的力量加上道义的力量,才能行之久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要有正确的价值判断,还要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真正做到知、信、行的统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应充分发挥好高校这个主阵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生的价值准则。
(一)要充分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大胆改革创新。除了在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紧跟时代不断创新以外,还应该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思政课具有理论性、抽象性,但更具有现实性和实践性,思想的革命一定是来源于实践,无论是课堂上的共情设计、情景体验、主题探究还是课外实践体验,都能更加直接地帮助学生在思考、判断和选择中不断实现价值塑造和能力提升。如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去体验奉献、友爱、互助,在实践中传递社会关爱、弘扬社会正气,形成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这就是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二)要充分发挥好“课程思政”的协同功能,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凝练“课程思政”的德育目标、挖掘课程的思政内涵,突出价值引领,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共同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构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思政育人课程体系,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自信。
结论: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阵地,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加强顶层设计,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设计,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强化历史观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注重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引导,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养成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增强使命担当,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基金项目:本文系宜宾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校级课题“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SZ13)。
作者简介:曾志娟(1978-),女,汉族,四川宜宾人,宜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