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传胜
一、引言
各高校计算机公共课及实验课,需要对计算机基础课进行新的改革和调整,同时也要对实验课需要更大的改革和调整。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中的大部分内容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重复,如果仍然沿用过去的教学内容,肯定使得好多学生学习重复的内容或类似的内容而对计算机基础课失去兴趣。
二、总体方案设计
(一)按专业分层次
面对学生的差异和教学的压力,任课教师必须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采用分层教学,充分地尊重每一位学生,从学生已有的基础出发,激励和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主动学习,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使每一位学生的能力都得到扩展与提高。通过对大学入校新生对计算机基础掌握情况的调查及高中信息技术考试情况的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虽然中学信息技术课已纳入会考,但学生掌握的情况层次不齐,有15%左右的学生已经对信息技术的内容掌握的非常熟练,较好地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学习任务,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能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有50%左右的学生基本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内容,有较好的信息技术基础;有35%左右的学生要么对信息技术的内容没掌握,要么仅掌握信息技术的部分内容,很难利用信息技术综合解决问题。
(二)按实验教学目标分层次
对基础差的同学要求完成基本的、课程实验大纲规定的必须的模块任务,对掌握得比较好的同学可以在完成实验大纲规定的必须的模块任务的基础上,进入较深一点的模块任务,便于学生知识的拓展。在按专业分层次教学的基础上,对实验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实验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以便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相适应。将实验内容按照模块进行分层次设计,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分别完成不同层次的模块任务。
(三)按学生评价分层
因此,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的多少,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衡量分层教学方法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一般采用完成“任务”(操作)的形式来进行考核。由于每一层学生的教学目标不同,所以他们的考核标准也不同。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来说十分重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教给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必然要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而如果再以一张试卷或是统一的操作来评价学生的学习,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任务驱动”的思想
每章都阐明了本章的实验教学内容、实验环境准备和实验目的。每个章节再细分为层次实验模块。计算机这门课强调的是它的应用性和工具性。所以,实验教学改革方案的编写紧紧围绕实践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强调动手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把“任务驱动”的思想引入计算机公共课的实验教学改革当中,强调学生对计算机操作任务的完成。把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和实验内容按章节划分。每个实验又分为实验目的要求、实验操作过程和重点分析与补充知识、练习题等几个部分。实验目的要求让学生了解做完本次实验后应该达到的水平,实验操作过程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重点分析与补充知识主要阐明该次实验的重点,练习题主要让学生通过练习的方式加深对实验内容的掌握。实验操作过程中配备了大量的图片供学生参考,辅助学生完成实验内容。
(五)师资队伍建设
对参加课程建设的青年教师要严格要求,压担子。在教学工作的同时参加科研或生产实践,开展各种教学研讨活动,在提高教学质量中发挥作用,形成稳定的教学梯队。师资队伍建设应紧紧围绕“理论+实践型”队伍的建设展开,形成以“理论+实践型”教师为主体的高中级职称教师占一定比例的,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好、技能水平高的教学群体。高水平的主讲教师是实验教学建设的保证之一,要为主讲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和成长的环境,保护他们进行实验教学建设的积极性,不断地提高教育水平。
三、实验教材建设与辅助实验教学课件制作
教材编写過程中强调内容的实用性、文字的通俗性。同时该书还配套有《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程》,并配有随书光盘,光盘内容主要有:电子教案、课件、实验素材及综合练习的答案及解析,是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和上机实践的有用工具。《计算机文化基础》是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2000版)的要求而编写,目的是适应高等院校计算机“非零起点”的公共基础课教学任务。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与信息化社会、计算机系统组成、操作系统WindowsXP、文字处理Word 2003、电子表格Excel2003、PowerPoint2003、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Internet的使用、数据库基础知识和信息安全。
四、考核方式
针对计算机公共课实践性强的特点,开发了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考试系统,该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在局域网下完成考试的整个过程,该系统包括报名、题库、考试环境、考试监控,答案回收、自动阅卷、成绩分析和证书打印等子系统。
(一)考试学生端
考试学生端则是直接面向考生的,为考生提供友好的人机界面,可以简单而快捷的完成考试需要的各种操作。
登录过程中,对考生的考号进行两次校验,防止输入错误考号;考试的全程,能保证试题及考生答案的保密性,考试正常结束后,考生的试题及答案信息能够在考试机上及时清除;考试过程中,由于停电或考试机异常重新启动,造成考试中断,本系统能保证考生试题、考生答案及考试时间等信息不受影响。
(二)题库系统
题库系统也是整个考试的核心,本系统主要用来实现试题入库、试题管理、随机抽题、试卷生成等功能。本题库能够管理的题型主要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Windows操作题、Word操作题、Excel操作题、PowerPoint操作题、FrontPage操作题、In-ternet模拟环境操作题。
(三)成绩管理系统
本系统可以实现自动阅卷功能,并能实现按题型进行成绩分析及打印功能,根据分析结果,了解学生的总体考试情况,相关数据可用于指导教学。
基金项目:辽宁科技大学2020实验教学改革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