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课中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策略

2020-07-23 16:38张巧玲
求知导刊 2020年20期
关键词:迁移能力一轮复习知识体系

张巧玲

摘 要:中学物理一轮复习中,教师可以尝试在常规模块复习中引导学生多维度地迁移,可以从一境多思、一具多用、一法多用、经验追寻本质四个维度引导学生横向拓宽知识框架,纵向巩固知识框架,在学生脑海中建立枝繁叶茂的知识树,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关键词:一轮复习;迁移能力;中学物理;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20-0073-02

引 言

复习教学的目标定位是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在学生的脑海里建立起整个中学物理知识模块框架。一轮复习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随着复习内容的增多,学生越来越疲乏,教师也会感到疲倦,部分教师甚至认为复习课是枯燥无趣的。基于复习现状,笔者首先思考了常规复习存在的弊端,并在实践中发现,复习课中应该留出一定的空间引导学生去联想,这会使枯燥的复习课变得更具有自主性和生命力,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常规一轮复习课模式的弊端

1.简单的知识堆疊课

很多时候,教师会把一轮复习课上成简单的知识章节累积课,在上课开始尝试用思维导图模式构建知识框架,但以简单灌输为主,假象性地系统全面建立章节知识框架,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进行思维提炼,更多的是灌输,甚至只是记录笔记,并没有提炼成学生大脑中的知识框架。之后,教师会让学生大量刷题,希望让学生在刷题中巩固基础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缺乏对题目的深入思考,缺乏针对性、梯度性,更缺乏总结提炼与升华。整个过程并没有真正让学生在自己的认知中建立结构化的认知,只是让学生陷于繁多的知识堆叠与题海战术中,更难实现对学生由“知识中心”到“核心素养”的培养。

2.不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

一轮复习课中,由于教学的目标定位是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于是,很多教师非常注重基础题练习,导致一轮复习过于简单化,缺乏挑战性。一轮复习是对整个中学阶段物理知识的回顾与建构,一轮模块式复习是一个很长的周期,在单一模式下会渐渐形成比较固定的环节,容易造成学生短期隐藏性偷懒,不再自我突破,最终导致学生学习效果较差。因此,在复习课中,教师应该创造一些“良性干扰”,如每周微检测、适当的难度题等,或者不断地调整复习模式,打破单一化教学模式,或者创造“合意难度”,这样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复习效果。

3.知识缺乏连贯性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建立模块框架,利用思维导图,但是笔者发现,部分教师不太注重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联系,思维导图中的每个分支都是独立的,缺乏连贯性,更多的是纵向发展。教师复习课中不注重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建立模块间的纽带,只注重思维的纵向生长,忽视了横向交叉分享,使得整个知识框架过于单一,不够丰富[1]。

针对以上问题,物理教师需要探索更有效的复习教学模式。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在一轮复习课中,教会学生运用联想的方法可以成功规避以上问题,同时可以促进学生已有知识的重新建构,促进学生认知的内化与升华,进而使他们实现学习进阶。

二、迁移统整知识内容的策略

迁移是复杂的思维过程,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从一现象想到另一现象、从一模型想到另一模型、从一规律想到另一规律的心理活动。复习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使用迁移方法,可以使学生建构新的知识框架,促使知识变成学生的心智模型,促使知识的深层进阶。笔者将用以下几个案例说明在教学中是如何引导学生使用迁移方法的。

案例1:同一情境多维思考

课本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研究(见图1)。笔者借助常规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多维迁移,发散思维。

问题一:为什么小车能够在水平方向继续向前运动?(迁移到惯性)

问题二:在水平方向运动时,根据小车实际受力情况作出小车受到的力示意图。(检测学生的受力分析能力,迁移回顾学生学习过的力的相关内容,并画出力的示意图)

问题三: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小车将会做什么运动?(根据小车受力情况分析运动状态,感受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问题四:从能量角度,三辆小车到达水平面都具有什么能?来源是什么?大小关系如何?(迁移到动能和动能的影响因素,让学生理解动能与势能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问题五:最后小车静止,机械能哪去了?(迁移由于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机械能转换成了内能)

问题六:三次实验中,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分别为W1、W2、W3,它们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能量守恒的角度分析做功情况)

问题七:本实验选择小车而不选择小木块的好处是什么?(减小斜面上受到的摩擦阻力对实验造成的影响)

案例2:同一工具多次使用

问题:这里有很多小木块,其他实验器材可无限补充,你可以设计出哪些实验呢?其中包含哪些物理知识?

设计1:用刻度尺测量小木块的长、宽、高。(刻度尺的使用)

设计2:测出小木块的质量。(托盘天平的使用)

设计3:添加细针,测量小木块的体积。(量筒的使用,排水法测体积)

设计4:测量小木块的密度。(方法一:补充托盘天平、量筒、细针。方法二:补充溢水杯、小桶、弹簧测力计)

设计5: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小木块重力。(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设计6:测量小木块受到的浮力。(称重法)

猜你喜欢
迁移能力一轮复习知识体系
思维导图引领下的高三一轮复习
CS2013指导下的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设计与翻转实验教学实践
构建知识体系的专题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和探索
智能信息处理实验课程建设
高中化学学生知识迁移学习力研究
数学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利用高考试题,提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能效比”
大学生就业路径分析
促进学习迁移,提高教学效率
对照说明 立足实际 多措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