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勇 严俊杰
摘要 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对高职院校培养“完整的人”,践行通识教育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划分通识课程领域的基础上,从实证调研切入,运用单因素综合模糊评价法确定各通识课程领域的重要性,重构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为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构建提供保障。同时,为提高通识教育效果,高职院校必须培育学生形成正确的通识教育意识,建立高效的通识教育课程运行机制,改革课程体制和课程设置模式,鼓励教师开展通识教育研究与教学。
关键词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模糊综合评价法
基金项目2016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湖南省高职院校通识课程体系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XJK016BZY005)
作者简介 刘小勇,男,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通识教育;严俊杰,男,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 (2020) 03-0083-06
一、高职院校通识课程领域的划分及重要性差异分析
借鉴美国社区学院、港台地区课程领域划分的成功经验,立足内地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实际,结合通识教育专家的权重判断,以及教师、学生、用人单位三个课程选取主体对各自所需的相关领域课程作出的自身判断,确定通识课程领域以及各通识课程领域的重要性程度,为高职院校从实际出发划分课程领域、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实现各方利益的均衡提供参考依据。
(一)课程领域划分
纵观美国社区学院、港台技职院校均基于系统论设置了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结构整合与平衡的课程内容,几乎涵盖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通过多元修习使学生形成了均衡的知识结构。借鉴美国社区学院、港台地区技职院校对通识课程领域的划分标准,内地高职院校通识课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人文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应用技能、核心课程和跨学科课程等与通识教育总目标纵向贯通、课程之间横向分工的六大课程领域,每个课程领域都能体现通识教育总目标的不同要求。事实上,这一划分是基于高职院校这个整体所做出的,各高职院校亦可据实做出不同的划分。
人文艺术领域:这一领域课程帮助学生认识人类文明和发展,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供理想价值判断。
自然科学领域:这一领域课程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以及运动规律,以及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
社会科学领域:这一领域课程帮助学生认知社会现象和发展规律,使学生具有认识、参与以及批判社会的能力。
应用能力领域:这一领域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生存的最基本技能,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快速融入社会,包括社交礼仪、信息处理、沟通表达、写作、跨文化交流等等。
核心课程领域:这一领域课程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奠定理论基础和开拓专业视野,是与专业课程相关的课程,但并非专业课程本身。
跨学科领域:是指打破原有学科界限,寻找两个或多个学科之间的共同点,对知识进行整合的课程形式,以此开阔人的视野、拓宽人的思维以及拓展知识领域。
(二)课程领域重要性模型建构及其研究方法
1.课程领域重要性程度模型构建
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最大隶属原则MAX (bj),可以确定各通识课程领域的重要性程度[2]。
2.研究方法
综合运用专家评分法、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等计算方法,对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各课程领域的重要性程度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价。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将课程选择主体划分教师、学生、用人单位三个层次,通过专家评分法确定三个层次的权重系数W,即c1、c2、C3。其次,通过问卷调查,确定三个主体对六大通识课程领域的模糊评价等级数据,构建判断矩阵R。最后,结合课程领域重要性程度模型,运用单因素模糊评价法和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各课程领域的重要性程度MAX (bj)。
(三)数据来源
各项数据均来源于调查问卷。通过向教育专家、省内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以及高职院校对口的用人单位发放、回收和整理问卷,其中,向教育专家发放问卷20份,教师100份,学生400份,用人单位5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
(四)课程领域重要性差异分析
利用课程领域重要性模型,结合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可以运用单因素模糊评价法对人文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应用技能、核心课程和跨学科综合课程等通识课程领域(或因素)的重要性程度进行计算和量化。以人文艺术领域为例,通过专家评分法确定教师、学生、用人单位三个主体的权重,通过问卷统计数据得出三个评价主体对人文艺术领域在通识课程中的重要性模糊评价等级,具体如表1所示。
根据表中三个主体的评价等级数据,建立人文艺术领域的单因素判断矩阵:
结合三个主体权重W=[0.245 0.302 0.453],得出人文艺术领域的综合评价向量:
在此基础上,根据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MAX (bil)=0.564 5。根据这一评价结果,可以得出人文艺术领域在通识课程领域占有很重要地位。这是因为当前社会越来越重视人才的综合素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还要了解和学习多学科知识。长年以来,高职院校侧重技术性和专业化,忽略人文素养的内涵属性,因此,为了纠偏高职院校在通识课程体系设置时,理应考虑课程的均衡,增强人文艺术领域课程的设置。
运用同样的方法对各课程领域进行单因素模糊评价,得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应用技能、核心课程和跨学科综合课程等课程领域的重要性程度分别是:0.4718、0.4877、0.5399、0.4490、0.338 8。根据通识各课程领域的重要性程度,可以判断出人文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应用技能、核心课程和跨学科综合课程六大领域在高职院校通识课程领域均占有重要地位。在这六大课程领域中,高职院校尤其要重视核心课程和跨学科综合课程的开设。通识核心课程的目标是在不偏离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强化与社会问题的紧密联系,这一领域课程是学生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专业入门的准备课程。同时,它既是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促进专业与社会相互结合的有效途径,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通识人才的重要条件。通识核心课程是体现学校特色和專业特色的重要课程领域,因此,各高职院校理应根据学校和专业实际情况,开设足量的通识核心课程。而跨学科领域课程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课程,其强调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学习和了解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掌握跨学科领域课程知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工作,这也高度契合了通识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初衷,因此,跨学科领域课程在高职院校中亦应得到高度重视。
相比传统的思辨、定性描述以及论述等主观研究方法而言,通过单因素模糊评价确定各通识课程领域的重要性程度,则更加科学和理性,结论更加可靠和客观,其结论能为高职院校通识课程领域划分和体系建构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而是否将通识课程均划分为六大领域仍可商榷,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通识课程模块架构,但不论怎么划分课程领域,通过量化评价确定各课程领域重要性程度这一方法,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具有更为实用的价值。
二、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重构
基于系統论哲学和均衡课程观指导,运用领域分布与综合相结合原则,根据通识课程领域重要性程度,从课程领域来思考课程内容选择,构建呈现基本素养、基本技能和专业特色等多个面向的课程结构,是高职院校通识课程体系从割裂走向统整、从失衡走向均衡的应由路径。
(一)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设想
1.通识课程目标
高职院校通识课程设置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既要注重知识的获取,也要注重自我学习能力、健全的心智和完整人格的养成,从而实现培养“全人”的通识教育目的。首先,通识课程要满足学生对具有适应性、终身受用的基础知识的获得,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其次,通过通识课程要让学生掌握分析、表达、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基本技能,为他们未来的职业选择奠定基础;最后,要让学生能对专业领域相关的背景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有所了解,对专业发展前沿问题和相关信息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从而使其专业功底更加扎实。
2.通识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包括课程的知识构成和形态构成,反映的是课程体系中各课程的组成及其比例关系,其具体规定了组成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以及各学科内容之间的比例关系,明确了必修与选修的课程形态。总的来说,课程结构是课程理念和课程设置价值取向的重要体现,也是能否帮助学生形成均衡知识结构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通识课程应从培养“完整的人”的目标出发,在课程结构方面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统合,同时注意按照学生的需求和学科领域将通识课程进行模块化划分,扩大课程覆盖面,以此来消解专业教育知识狭窄的弊端,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3.通识课程内容
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一方面,要突出以人为本理念,把学生未来发展的综合需要和能力培养放在首要位置,使学生有足够的知识宽度、自我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去适应未来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注重凸显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和跨学科课程的设置,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了解专业前沿,认知专业发展方向,并注重整合不同知识领域,通过融会贯通的学习帮助学生完整地认知和理解世界。
4.通识课程修习
通识课程修习形式主要有必修、限制选修和自由选修三种形式。一般来说,除教育主管部门规定课程外采取必修方式外.承担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学的通识课程亦应采取必修形式;对与专业关联度较大的课程可以采取限制选修方式,学生在通识课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选修;而那些与专业关联度不大的课程,则可以采取自由选修的方式。总的原则是,要扩大学生选课自由度,通过多学科领域选修开拓学生的通识视野,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和平衡的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二)构建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新体系
高职院校立足于“完整的人”的培养定位,注意知识的普遍性和完整性,为学生提供涵盖广泛知识领域和范围的柔性通识课程体系,让学生能够获得具有普遍和持久价值的知识和技能。首先,基于系统论哲学,确立与通识教育总目标纵向贯通、课程领域横向关联的通识课程目标,将通识教育目标贯穿到整个通识课程体系,使每个课程领域既能体现通识课程总目标的不同要求,又能体现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其次,高职院校要按照领域通观全局的视野,运用领域分布平行课程模式,根据课程领域的重要性差异,从课程领域维度来设置课程,课程领域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最后,围绕各知识领域,根据课程目标进行具体课程的规划和设计,具体细化通识课程的构成,从而构建能为学生提供“统整的知识”的通识课程体系。
根据学生多元修习和均衡知识结构的需要,可以把高职院校通识课程体系具体划分为基本素养领域、基本技能领域和专业特色领域[3]。第一,基本素养领域旨在反映人类已有的科学文化领域,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科技素养,这一领域课程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普遍与持久价值,具体包括人文科学和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个学科领域。第二,基本技能领域是学生学习、工作中长期用到的几项最基本能力,包括语言表达、信息处理、逻辑思维、判断推理、社交礼仪等,这些能力一旦被掌握往往终身受用,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应用技能类课程属于这一领域。第三,专业特色领域是围绕专业知识开展的相关科学知识领域,介绍专业背景和前沿知识,把专业发展与社会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既能为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提供宽厚的基础,也能通过知识的交叉和融合启发学生多向度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领域课程包括核心课程和跨学科领域课程。三大领域课程的分类充分体现了基本知识与兴趣需求的统一,学习做人与学习做事的统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促进个性发展的统一。之所以把高职院校通识课程体系划分为基本素养、基本技能和专业特色三大类,其目的就是要给学生确定知识广度的最低标准,使通识课程体系有一个明确且合理的框架结构,确保通识课程的系统化。
构建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新体系,既要注重课程领域的科学划分,也要明确通识课程修习方式和通识课程内容。在课程修习形式方面,基本素养领域课程在修习形式上采取限制选修,基本技能领域课程适合采取必修制度,专业特色领域课程往往采取自由选修的方式,进一步改进传统的公共基础课的繁琐和重复设置与修习形式问题。在课程内容方面,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获取不同领域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通过各领域知识学习,促进学生知识学习的融会贯通,拓展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思维空间,获得基础性的文化知识、价值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培养独立学习和研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新体系实施策略
构建科学和高效的通识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条件,要将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引入应然的发展路径之中,课程建设与环境优化理应相互促进。高职院校只有调整观念,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改革课程设置体制,鼓励教师投身于通识教育研究和教学之中,才能有序推动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发展。
(一)培育正确的通识教育意识与理念
通识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实踐,如果没有正确的理念指导,其教育实践就会变得盲目和无向。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理念,可以为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和文化环境。一方面,要进一步厘清通识教育内涵,更新教育思想,认识到通识教育是一种使人拥有健全人格,促进人的自我解放的教育,它的价值目标是“人”的培养,体现为培养“完整的人”的基本定位。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是解决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危机的重要途径,应贯穿高职教育的全过程,作为一种教育实践,应紧密整合专业教育以使学生能够获得连贯有效的通识教育[4]。另一方面,要纠正对通识教育的错误认知。高职院校对通识教育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误认为通识教育目的就是使学生具备一些专业知识以外的基本知识,而应认识到通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传授,更是要掌握应用知识的能力;误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事实上通识教育能为专业教育打下宽厚的学习基础,而专业教育也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途径;误认为通识教育就是加强人文教育,事实上,通识教育不仅仅包括人文教育,还包括科学教育。因此,我们加强通识教育必须重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整合,注重人文精神培养的同时,也要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
(二)建立高效的通识课程运行机制
目前,高职院校大部分没有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机构,而是将通识教育职能分散由教务处、学生处、基础课部、思政课部、二级院系等部门来承担,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和组织,致使通识教育和通识课程的管理呈现松散状态,也使得当前的通识课程流于零碎,因此,高职院校应成立“通识教育委员会”“通识教育中心”等专门的通识教育机构,负责统一规划、管理、组织、协调、评价全校的通识教育和通识课程实施。此外,高职院校应建立一套完善的通识教育制度,这些制度包括课程开发申报制度、课程设置制度、课程选修制度、学分制度、课程评价制度、资金支持制度等,从制度上保证学校通识教育的改革和实施。
(三)改革课程体制和课程设置模式
当前,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基本上是按照公共课(必修课、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个层次来设置,除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通识必修课,通识课程大部分是以选修课形式存在的,既混淆了通识课程与选修课的逻辑关系,也存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张皮”的割裂现象,在当前学分总量限制条件下无法很好地实现通识教育总目标,也无法使学生获得连贯而系统的通识教育[5],因此,打破现有“三个层次”课程体制和课程设置模式,构建符合通识教育要求的课程体制和课程设置模式,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是高职院校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通识课程的规划设计要注意协同合作,要组建以课程专家、通识课程教师为核心,以专业课教师、学生、用人单位为咨询对象的课程规划团队,利益相关者之间充分讨论、沟通,形成具有共识的通识课程。此外,课程规划应兼顾通识教育的理想目标与高职院校的现实条件,从学校资源、专业类别、学生兴趣与需求和教师的教学能力等方面实际情况出发,有选择性地开设通识课程。另一方面,要注重通识课程的系统性和层次性,方便学生学习、统整和类化相关通识课程。
(四)鼓励教师开展通识教育研究与教学
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是通识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教师大多出自专业教育模式,本身并不具备通识素养,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比往往处于边缘化状态,愿意承担且专注通识课程的教师不多,“双肩挑”现象比较普遍,再加上某些学科教师的数量不足,只能因人设课,这些都制约了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教师通识教育能力培养,鼓励教师开展通识教育研究和教学。作为教师也要认清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努力提升自身素养,做到学有专长,又能涉猎广泛,既要专精,更要博览,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结构完整的通识型教师。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通识课程教学不应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教师要注重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树立方法论意识,引导学生“发现知识”,让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而且能领悟到知识背后的方法论,以及隐藏在知识里面的文化属性和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宋晓秋.模糊数学原理与方法[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76.
[2]张震,于天彪,梁宝珠,等.基于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的供应商评价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27 (10): 1142-1145.
[3]周聆灵.我国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1: 137.
[4]鲍贤杰.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新体系的构建[JJ.职业技术教育,2015 (14):16-20.
[5]杨扬.全面发展视角下的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职教论坛,2016 (20):53-57.
[责任编辑秦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