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三江源生态移民就业问题

2020-07-23 07:08李明娟
知与行 2020年3期
关键词:就业

李明娟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青海作为三江源头、中华水塔,是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三江源生态保护区自成立以来,政府部门及专家学者就持续关注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问题。基于此,国家决定建立三江源生态保护综合实验区以加强生态保护,由此出现生态移民这个关键词,继而带来生态移民的系列问题。2004年三江源地区唐古拉山镇200多户移民响应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移居青海省格尔木市新建长江源移民村,该移民村移居时间长达十五年之久,但经济发展并没有跟随城镇化步伐同步发展,生态移民后续就业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这对民族地区稳发展、促团结带来阻碍作用。细致分析生态移民离开草场后的基本生活、政府补偿、家庭收支等情况,认为当前移民主要面临文化水平低下、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单一、移民观念滞后阻碍后续发展等一系列就业问题,生态移民后的各项就业保障措施难以及时跟进,深刻影响着生态移民后的基本生活。由此,提出加强技能培训以扩大就业渠道、加大教育投入以提高移民素质、转变移民传统观念以增加就业机会、发挥政府引导以完善就业机制等相应的解决对策,希冀对其他地区生态移民工作有所借鉴。

[关键词]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就业

[中图分类号]D63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20)03-0079-06

目前全国范围内,很多地区的牧民生活方式不再传统单一,而是向多元化发展。生态移民逐渐融入城镇是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三江源移民藏族村,是从海拔4 700米以上的唐古拉山镇搬迁过来并失去草场的移民,所研究的重点就是该村生态移民的后续生计及就业问题。本文在调研移民村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试图探析这些移民失去草场后的生活状况、就业情况,发现生态移民就业困境主要来源于观念落后、文化水平匮乏以及基本交流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要解决这些阻碍和难题,帮助他们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生活水平,就要改變目前存在的状况。因此,从政府层面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帮助移民解决就业难题,从生态移民自身层面讲,也应该转变传统观念等做出相应改变,这为生态移民更好更快地融入城镇化,提高生活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生态移民基本情况

生态移民,旨在强调“生态”二字,从搬迁原因看,是由生态环境因素所导致,原居住地的人口容量超出该区域的环境承载能力,为保护和修复该区域的生态环境,从而使人类搬出该区域,可以减小自然环境的持续性的人为破坏,使生态环境得以恢复;从移民角度看,生态移民搬迁到设施条件较为齐全的地区,可以逐步改善生态移民的生存情况往优良方向发展。

唐古拉山镇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属于内陆高寒气候区,平均海拔4 700米,距格尔木市区420公里,常年高寒缺氧,气候恶劣,条件艰苦,生态环境极为脆弱。2004年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唐古拉山镇200多户移民群众离开祖辈放牧的草场、离开世代居住的帐篷,告别游牧生活,迁至格尔木市南郊区的一个新村,2006年8月民政部门正式批准为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格尔木市是长江源村村民的“第二故乡”;长江源村总占地面积525亩,为纯藏族村。如表1所示,全村生态搬迁移民245户568人,其中男性为269人,女性299人,劳动力人口数为395人,占总人口数的69.5%,60岁老人43人,学生130人;村敬老院五保户13户,村级组织健全,有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团支部、妇联等组织共7个;全村党员43名,团员37名。

二、生态移民搬迁原因

政府施行政策对三江源移民进行生态搬迁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从移民层面看,第一,唐古拉山镇恶劣的气候环境不适宜人们长期生产生活,而且移民在草场长期放养牛羊,使草场不断退化,不仅影响了草原畜牧业,而且也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目前我国九成可利用的天然草场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并以每年200公顷的速度递减。”[1] 天然草场面积不断缩减,移民不得不四处买草养牛羊,显然这不是能维持移民生存发展的长久之计,移民必须转变这种单一的生存方式。第二,唐古拉山镇距离格尔木市区路程远,道路崎岖,出行极其不便,唐古拉山镇的医疗卫生条件落后,出现严重疾病不得不前往市区医院就诊,但交通不便,往往会耽误最佳治疗时间,长期下来很多移民患上了高原性慢性病,如肺气肿、气管炎、关节炎、脊椎病等,这些病痛一直困扰着移民们的生活。第三,教育乃国之大计,唐古拉山镇移民的孩子们上学也是一个难题,当地的学校条件艰苦,师资薄弱,这些客观因素阻碍了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

从政府层面讲,一方面,三江源生态环境的保护愈加受到国家重视,在2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中,生态环境保护是维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中之重,政府考虑到长江源头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因而施行易地搬迁政策;另一方面,移民长期依靠自然经济生活在草场,整体发展落后于城镇化发展,长此以往不利于民族团结稳定发展。

从移民自身层面看,并非每个移民家中都有牲畜和草场来维持生计,部分移民以买卖牛羊作为经济来源,能维持基本生活需求。但一些移民既无草场也无牲畜,每个月只能到附近的开心岭煤矿打零工补贴家用,这直接影响了移民家庭的基本生活水平。同时,当地移民缺乏良好的文化素质教育,没有其他技能去挣钱,经济来源非常单一。简言之,这种生存方式直接影响移民未来各方面的综合发展,所以部分移民考虑到孩子们的教育和家庭未来发展,致使他们不得不搬迁至市郊生活。

三、搬迁后生态移民现状

生态移民搬迁前长期生活在草原,整体生活方式比较单一,当他们搬迁到格尔木市南郊之后,就相当于在短时间内完全脱离了草场,融入了城市生活,与之前的生活方式相比,各方面都有很大不同。面对生存方式以及生活环境的整体变化,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及经济收入都存在问题。

(一)基本生活情况

移民搬迁至格尔木市长江源村,心理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移民离开长期居住的草场,在新环境下内心避免不了会产生陌生感,他们完全脱离了牛羊和草场,没有其他技能,对未来的计划表示迷惘。据调查,长江源村青壮年劳动力为395人,男性劳动力人口为178人,女劳动力人口为217人,自主创业40人,占劳动力人口数的20%,外出务工人员80人,占劳动力人口的10%,很明显,全村将近有一半的劳动力,而70%的劳动力在家待业,处于失业状态。

(二) 政府补偿情况

政府补偿方式为一次性补偿和每年等额发放草场费,但是政府征地制度存在缺陷,补偿机制不完善。首先,一次性补偿,是根据移民草场占地面积大小补偿,经过调查,多数移民家庭补偿金约30到40万,也有家中草场面积大的移民,补偿费是普通移民家庭的两到三倍不等,还有部分无草场的家庭补偿就很少。这类补偿对他们来说是一次性高额补偿,但是从长远看,政府没有考虑到移民的草场增值情况,因此造成的损失是一次性补偿所不能代替的。同时,因为生态移民缺乏正确的理财理念,部分生态移民将钱花完后就造成之后无生活保障[2] 。第二类补偿方式为每年发放草场补偿费,每户约为两万到三万不等。除此还有困难补助,具体办法是对15岁以下60岁以上的移民每年每人发放5 600元,其中对最早搬迁的127户移民每年另补助3 000元。另外还有燃料补助每户每年3 000元,综合下来移民人均年收入约22 828元。

(三) 移民家庭支出

移民的食物支出和住行支出是主要支出,除基本衣食费用外,还包括家庭教育医疗等这类高额费用的支出。政府补偿金叠加起来还算可观,但加上这些杂七杂八的费用这些补贴无法满足生活需求。很多移民反映补贴费用不够家庭支出费用,有移民谈道:“现在搬迁到了移民村,不像在草原上,吃的是自家牛羊肉,取暖烧火用的也是牛粪,很多地方不需要用到钱,而自从搬迁到移民村,光冬天取暖费就要2 000到3 000左右,一个月至少70元的电费。”[3]

(四) 移民收入情况

第一,2008年市委市政府帮助村民考驾照做运输的惠民政策,部分中青年在政府的帮助下考取了驾照,家中经济允许的七户人家买了翻斗车,偶尔给工地拉建筑材料来获得报酬;第二,政府部门在长江源村开了藏毯厂和传统手工制品加工厂,对部分移民作了两到三期的手工培训。在这类工厂上班对移民而言是比较传统的工作,部分在家的移民就可以去这些工厂上班,一方面解决了部分生态移民不愿外出打工的困扰,另一方面,部分妇女照顾家中老少的同时,也可以挣得一些补贴家用的生活费用;第三,其他外出务工人员多是在服务业或工地打零工。

通过走访发现,村内有12个藏式茶馆,最低的年收入2万,最高的可收入9到10万,但一半以上茶馆(7家)年均收入都在7万元。开商店的移民收入和藏茶馆收入相差不大,都是本地移民在消费;开餐厅的只有6家,收益也在年均7万左右。除此还有娱乐厅、民族手工加工室等,这种类型的店收入偏低(见表2)。

四、生态移民就业困境

移民的草场被收之后,大多数生态移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很大变化,他们除了依靠政府发放的各类补偿费外,只有自己主动去寻找工作获取额外经济来源,通过就业来改善目前的生活状况,通过调查,移民在寻求工作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多的困境,导致就业率低下,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生态移民文化水平低下导致就业途径单一

移民在搬迁之前居住在草原,以放牧为主,忽视教育重要性,这导致了许多移民缺乏一定水平的文化教育,移民中大部分都是小学以下文化水平,70%的生态移民文化素质低下,尤其老年移民文化素质更低,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就更难[4]。文化水平限制就业能力,只能找一些不要求专业技术性的岗位,在饭店、工地以打零工為主,工作稳定性差[5]。可以看出落后的文化水平对生态移民寻找工作带来了很大阻碍。

(二) 移民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单一,获取难度大

政府组织开展专门的职业培训,多为传统简单的行业,如民族手工业、餐饮烹饪、快递行业等服务业,且培训不够精细化,缺乏统一的领导和规划,使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能很好地与市场资源接轨,导致许多培训重复和资源严重浪费[6]。据调查,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参加培训的人并没有轻松就业,且培训结束后颁发的结业证书很多企业不认可,就业率难以提高。长江源村当地劳动力人口为395人,是全村总人口数一半以上,而当时参加政府组织的职业培训人员大约只有200人左右,实际通过培训立马获得工作上岗的100人不到。这就说明,全村将近400人的劳动力,政府培训只对四分之一的劳动力起到了真正就业的作用。除了参与政府组织的就业培训,部分移民依靠自己寻找工作,长期在牧区生活的他们缺乏主动性,不懂得寻求人才交流中心的帮助是他们不易获得工作的因素之一,剩下的将近300个劳动力,他们当中有资金的人开始尝试自主创业,自主创业的家庭有35户左右,而且大多缺乏创业经验。22户左右人家做些小生意补贴家用,如在村内或去市区租场地去贩卖民族纪念品、青藏特产等东西,每月收入600元左右,通过这些方式去获得经济来源。很明显,全村顺利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移民非常少,移民生活质量能否得到保障,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三)移民观念滞后阻碍后续发展

第一,生态移民在草场以家庭经营为主,“以牧为本”的传统观念刻印在他们的思想中,因此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他们普遍认定草场和牲畜是基本生活保障的来源,移民们不愿走出牧场去城镇就业。另外他们难以掌握市场信息,无法准确预测市场变化,加之移民们缺乏积极寻求岗位的意识,这种保守、退却的心理,阻碍移民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移民的整体经济发展,这就最终直接导致了移民的生活质量不高,也很难提高。第二,生态移民搬迁到各民族融合的市郊,不同风俗习惯导致他们很难适应或很难融入他们的生活当中,格尔木市是一个人口杂居地,有汉族、藏族、蒙古族、回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习俗和生活习惯,全市将近一半的人都来自其他省份,人口结构复杂,生活习惯习俗都各有特色。由于民族间不同的生活习俗和思想观念,移民们在迁入市郊后很难融入新的环境,更难适应城市化的生活节奏。

五、完善生态移民就业措施建议

总的来说,长江源村移民在就业方面存在“低层次、单一化”的问题。长期从事畜牧业的移民,由于和城市化发展长期脱轨,加之文化素质不够高,因而只能从事传统简单的劳动力工作,工资低、稳定性差、强度大,长期以往,生态移民缺乏积极的就业意识,这些情况都不利于生态移民的稳定及繁荣发展。因此,政府应发挥自身优势,搭建寻求岗位的信息平台,引导生态移民积极寻求工作岗位、改变消极落后的就业观,促进生态移民尽快、精准就业。从而使生态移民更快融入城镇化发展,促使生态移民跟上社会发展步伐,解决就业问题,提高生活水平及促进全面发展。

(一)提升技能培训,扩大就业范围

生态移民就业时缺乏技术能力,政府的各种经济补偿并不是解决移民长期发展的办法,重要的是帮助移民提升他们的技术能力,并且扩大移民寻求工作岗位的渠道,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为生态移民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为此政府可以依据移民的就业意愿和技能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培训,建立信息平台,指导移民尽快获得工作岗位,解决移民们就业渠道窄的问题;同时要考虑到移民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因此在培训时不能一刀切,而应该有针对性地提出培训方案。比如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且文化水平较低的生态移民,可以从家政服务、清洁工等不需要过多文化知识的方向入手;而且,政府可以依据民族特色,鼓励移民向民族特色的方向发展,出资鼓励移民创业,打造藏餐、藏茶馆、藏饰品、藏族风俗展示厅等一系列民族特色风情园。

(二)加大教育投入,提高移民综合素质

教育是国之大计,也是每个民族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不重视素质教育,就会阻碍他们整体的生存和发展。第一, 政府既要普及文化知识,也要开展专业职业技术教育,使移民能够掌握实用性工作技能,从而实现移民由简单的体力劳动型向技术型的转变;第二,提高移民的汉语水平,避免汉藏语言交流障碍,这也是找到工作岗位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全面加强教育重要性的宣传,使十五年义务教育普及得更全面,使移民意识到教育重要性。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提升上去后,移民自主择业能力就会大大提升,从而转变消极又被动的就业观,充分增加就业机会。

(三)引导生态移民转变传统观念,增加就业机会

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广大移民逐步改变传统观念,积极适应市场需要,调整产业结构,由单一牧业向多种经营转变。 全国范围内各地区移民都积极适应社会需要,改变传统落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方式的发展,所以移民过于传统化的经济观念导致他们缺乏争取工作岗位的意识,同时也缺乏扩大就业范圍的能力。因此要改变落后传统的观念,首先要转变这种落后的就业理念,移民的发展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他们必须消除陈旧腐朽的就业理念,增强积极就业的意识,移民自身要树立积极进取、获取多渠道就业的新观念,积极寻找就业市场,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从而提高自己的就业机会。除此,还要转变生态移民的消费观和金钱观以及有效的择业观,政府应举办各种理财、消费、就业的培训课程,面对一次性补偿费用,要懂得合理使用,懂得理财,避免超标准消费[7]。

(四)政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完善就业信息发布机制

移民们在寻求工作的过程中很难及时、准确地获取各方面的就业信息,获取就业途径的办法较少。通过走访,大部分生态移民的工作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的,但是也有一部分的生态移民在市区并没有亲戚和朋友,因此进城后逐渐通过其他方式获得就业机会,这样即耗费时间,也没有效率[8]。因此,可以发挥政府优势作用,政府可以通过组建就业信息统计、发布信息机制,组建就业信息平台,及时将就业信息发布到信息平台上,使广大移民能及时了解到相关就业机会的信息,让移民有就业信息来源的渠道,可以提高移民找工作的效率,避免他们盲目寻找工作,帮助移民有针对性地选择就业。这对于促进移民快速定位就业方向、及时获得就业岗位、稳定就业、减少盲目就业有很大的帮助。

六、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城镇化进程加快,生态移民易地搬迁政策也逐渐扩大到各个地区,为了生态保护以及移民发展不可避免地要根据搬迁政策融入城镇,这也是为了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必要途径。本文通过对移民村的简要研究,分析说明当下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失去草场的移民融入城镇后他们的生活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们的生存问题是否得到好的解决,如何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群体,这些对于生态移民来说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各界相关学者对该主题也进行了大量的探讨,面对现实问题提出了很多可观的解决措施。本人在这些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该地区生态移民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一步了解该移民村目前存在的一些困境,如移民对自身后续长期发展没有思考,移民传统观念滞后等这些急需解决的问题,相对应地提出了一些应该如何解决的措施,改变他们的传统观念这是一个长期工作,要在生态移民融入城镇化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乃国之大计,在政府的引导下提高教育文化水平,为促进就业和提高综合生活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目前比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除外,要解决就业问题,在初期还是要依靠政府发挥服务职能,引导生态移民改变就业观念,要坚持生态移民的主体地位,通过培训和教育来提高生态移民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得生态移民在择业时有自己的竞争优势,来扩大就业范围。总而言之,移民身份的转变与社会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密切相关,生态移民融入城镇与社会共同繁荣进步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1]格根焘力.论社会保障对生态移民的权益保护[J].法制博览,2015,(19):94-95.

[2]梁倩.青海省失地农牧民生存、就业和后续发展问题探析[J].鄂州大学学报,2014,(9):16-17.

[3]杜发春.三江源搬迁移民的后续生计和就业类型——基于格尔木昆仑民族文化村的调查[J].民族经济研究,2014,(4):142-149.

[4]琼达,次旦欧珠,次桌嘎.当前西藏城镇化过程中被征地农移民安置模式调查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8-9.

[5]陈晓伯,云秀清.内蒙古农移民社会保障制度问题及对策研究[J]. 社会研究,2013,(12):88-89.

[6]赵燕.新形势下农牧民转移就业问题研究[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2018,(2):118-119.

[7]潘朱洁.拉萨市失地农牧民的就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拉萨:西藏大学,2017.

[8]岳富贵,田毅.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内蒙古农牧民就业问题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93-95.

〔责任编辑:徐雪野〕

猜你喜欢
就业
阿勒泰市就业扶贫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浅析当下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对策
高职院校班级企业化创新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