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智慧教育正在引领新一轮中国信息化发展的新浪潮,智慧教育已经成为智能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主旋律。借由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学校教育管理赋能、使能,并实现学校教育管理与智能管理的有机智慧共生,将能够为教育事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巨变。现代教育管理正在由传统的“管理技术+”,向“信息技术+”与“智慧教育+”深度融合的智能教育与智能管理的深度融合,进行着整体化“智”理的嬗变跃迁。
关键词 学校教育 “智”理 智能教育+ 智慧教育 智能管理
优先发展教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与国家级战略,大而言之,旨在通过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小而言之,旨在通过教育事业的渐进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科技化、信息化,以契合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诉求。客观而言,相对于工业技术无人工厂等的极速智能化发展,教育事业的管理水平亟待大幅提高。人类从原始时代经过农业、工业、信息等三个时代,正在大踏步地跨进智能时代。学校教育亦必将从传统管理模式,彻底走向人工智能辅助的“智”理模式。这已经成为智能时代潮流下,教育因应时代发展的一种大势所趋。
一、学校教育从管理向“智”理的人工智能智慧使能
1.学校教育从管理向“智”理的智慧化使能
从发达国家现阶段智能化教育管理发展可见,未来四年美国的“智能教育+”将会为全美教育市场带来惊人的高达48%的复合增长率,而与此相悖的则是国内智能化教育的踯躅不前。曾经,在乔布斯与盖茨针对教育领域的对话中,乔布斯提出了经典的“乔布斯之问”:“为何IT几乎改变了所有领域,但却唯独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如此之小?”这一问,引出了学校教育传统上过度受缚于机械式管理的万般无奈。一方面整个教育自上而下的体制、机制、模式难以撼动,使得基于AI的智能教育管理,仅仅停留在信息化辅助管理的浅表层面;另一方面,教育领域实际上存在着教育效果因师而异、教育成果因校而异、教育理念因阶段而异等无法抽象化表达的差异性。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均为学校教育的智能化发展带来了看似难以逾越的屏障与鸿沟。因此,智能化的学校教育管理,必须尽快引入人工智能的智慧辅助手段,为整个学校教育管理带来基于人工智能介入的学校教育管理的“智能化富生态”,即通过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端化、区块链等在学校教育管理领域的富集,实现学校教育管理的智慧化使能。
2.学校教育从管理向“智”理的纠偏化使能
学校教育“智”理在物联智慧设备的使能下,能够辅助教师建构起智慧化的主动纠偏课堂,既可以即时同步相关教学信息,又能够围绕一个乃至多个知识点,建构起结构化、系统化、智能化的事前纠偏教学“智”理机制。教师与学生均能够在课前、课中、课后,在智慧助手的协助下,及时发现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种即时的主动式反馈,能够不断提醒教师和学生教学进程中易犯的错误,使得整个学校教育过程得以在标准化、抽象化、高效化的氛围中进行,进而实现学校教育基于智慧化使能的“智”理。人工智能的使能,大幅提高学校教育的工作效率,打造出既因校而异,又能够校际互联、互通、互动的“智”理新模式。在人工智能的使能下,全面强化学校教育管理的教学体制、教学机制、教学模式,使得学校教育管理能够在提高智能化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系统化竞争力。教师与学生均能够在智慧设备、智慧流程、智慧助手等的“智”理辅助下,获得知识、技能、理念等的启发性、启迪性、启智性成长,进而通过提高学校教学授受的智能化纠偏使能,进一步优化教育品质。
3.学校教育从管理向“智”理的個性化使能
学校教育管理的智能化,要打破传统学校教育管理的被动态,更要打破传统学校教育管理的统一态,以主动式个性化的智能介入,实现学校教育管理全域系统化的“智慧教育+”表达。通过“智慧教育+”与“教育管理+”的深度融合,重塑整个学校教育管理过程,通过针对学校教育“智”理的主动个性化使能,令学校管理实现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核心关键技术驱策与依托的质的飞跃。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使得技术、信息、数据等能够与学校教育管理实现个性化的协同融合、协同使能、协同创新,为学校教育提供可视化的主动个性化的教育管理,实现教学、控制、管理三个维度上的个性化与智能化的升变。
二、学校教育从管理向“智”理的科技手段智慧赋能
1.学校教育从管理向“智”理的信息化赋能
信息时代的来临,为学校教育带来了信息化的助力与改观,但同质化严重的机械化程序与冷冰冰的数字,实际上并未能够彻底解决学校管理痛点[1]。在科技、通信、数据、计算、人工智能等的推进下,教育信息化正在进行着一系列触及学校教育管理本质的升变跃迁,并将由此引发一场教育形态与教育生态的彻底变革,尤其是人工智能针对学校教育管理的赋能,更将直接促进学校管理视域内诸要素的升级转型。传统的机械的管理工作都将为人工智能所全面取代,甚至一大部分仍然流于“讲授”“灌输”“填鸭”等模式化、刻板化、过程化的教师,亦将为人工智能所替代,不仅执教过程中的部分工作将交由人工智能完成,而且,许多非教化性的环节,亦可交由人工智能加以辅助执行。尤其是新一代的智能架构的参与,将能够透过大数据的挖掘与分析,获知教师与学生双方的授受程度、授受结构、授受匹配,根据教师和学生的授受情况,针对双方的薄弱环节进行主动式的信息化推送。这种基于信息化的主动赋能,既能够向教师同步国内外最新相关研究成果,同时,又能够向学生推送国内外相关知识与技能环节的相关参考内容。
2.学校教育从管理向“智”理的智慧化赋能
传统的教学管理无法科学量化为衡量标准,绝大多数的教师只能凭借积累的教学经验,进行有失科学性的教学实践摸索。而智慧化的教学管理,则完全可以实现全域范畴的教学授受状况的数据量化,以直观的统计数据为依托,使得教学管理成绩一目了然。学校教育“智”理的关键,在于科技与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AI融入、5G来临、光纤到端、万物互联等,均成为学校教育“智”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支撑。“智慧教育+”的有机融入,通过针对授受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捕捉,获得授受状况、授受状态、授受双向评价管理等关键数据,并透过授课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的表情甄别,获得整个班级的授受状态、授受情绪、授受反馈。在此基础上,即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个体,各自的预判数据,同时,以数据分析的结果,提醒并敦促教师与学生各自取长补短。基于智慧化承载,配合大数据、云端、数字化的学校教育“智”理,由纯经验化教学管理,向超前瞻“智”理提供升变建构的智慧化赋能[2]。
3.学校教育从管理向“智”理的区块链赋能
学校教育“智”理将为未来教育建构起未来学校的基本雏形,为整个教育管理,建构起涉及整个教师与学生授受生涯的全局跟踪记录与回溯档案。不仅记录全部授受状态,还将记录整个授受过程,并且,随时可以针对任意时刻的档案进行调阅,而且,还能够在大数据挖掘与分析的基础上,展开更加高级的非模式化研判,由此形成专属于每一位教师与学生的教育区块链,以此准确客观地评价每一位教师和学生,不再以简单的升学率和考试分数,对教师与学生进行评价。这条贯穿全部教育生涯的区块链,重点考核评价教师与学生在授受过程中,创造过什么、体验过什么、获得过什么、分享过什么,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奉献了什么,而不再仅仅考量教师教过什么,学生学过什么。这种综合考核评价的区块链,未来将取代传统的“一试定终身”的高考制度,成为国家择优选才与综合擢才的关键依据。班级相关的每一位同学、教师,都将在班级、学科、学校区块链中成为重要的环节,班级、学科、学校的整个区块链的考核评价,将成为学校以及上级教育机构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重要依据。由此可见,未来的学校教育管理将在全面、多元、综合、智能的智慧化环境中,实现基于区块链的全面赋能。
三、学校教育管理与“智”理的智慧共生
1.学校教育管理与“智”理的智慧驱动共生
学校教育从管理走向“智”理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其授受时空、授受效果、授受特质等,以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兴趣指标、性格特征等,都将成为学校教育管理的“智”理要素。真正的学校教育“智”理,将基于上述“智”理要素,经由智慧化的需求驱动完成人工智能与学校教育的智慧共生建构。这种智慧化的需求驱动,能够以点带面地逐步完善学校教育管理的提升诉求。以批改作业为例,传统的批改耗时费力,而基于智慧驱动的批改,则只需输入一份正确的答案,再对每一位学生的作业进行拍照,正误结果即刻显现。这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驱动,为学校教育从管理走向“智”理带来了共生基础。人脸识别、音视频识别、物联识别等,更加符合自然状态的智能驱动,正在成为智能化时代借以驱动学校教育“智”理的全新接口规范标准。由此方能由智慧驱动,驱策起学校教育管理的智慧交互,由智慧交互驱动起更为高级的智慧适应,从而实现适应学校教育“智”理的更多高级智慧应用,最终达致全方位的不受时空约束的智慧授受、智慧课堂、智慧校园[3]。
2.学校教育管理与“智”理的智慧交互共生
学校教育“智”理的智慧驱动共生,为进一步的智慧机器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代射频、声控、视控、智控等核心科技的发展,已经为人工智能在学校教育管理的语音识别与仿生应用等诸多方面带来了全面智慧交互共生与交互升变的可能,这些智慧机器具有教学全域交互性、开放性、可扩展性、人机友好性等未来交互特质,为学校教育管理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随着机器视觉、听觉的识别,以及更为高级的情绪、状态等复杂交互的全方位智慧提高,智能化学校教学管理的交互价值,将得到进一步的凸显。这种学校教育“智”理交互的突飞猛进发展,还将为教育事业带来智适应融合等更进一步的突破性智慧进展[4]。
3.学校教育管理与“智”理的智适应共生
学校教育管理与智慧驱动和智慧交互的共生,为全面“智”理扫清了发展障碍,开启了学校教育“智”理的智适应共生表达。具体的智适应共生,首先即是ABC全方位赋能教育的实现,A即人工智能;B即大数据;C即云端支撑。三者针对学校教育“智”理的全面赋能,以及其与学校教育管理的深度融合,为智慧教育云、智慧评课云、智慧多师云等带来更加全方位的智慧适应共生。未来的教育领域,还将进一步利用智慧化,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智”理智慧适应共生发展,从身份识别到教学数据分析等,涉及智慧教育、智慧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将进行一场深刻的“智”理革命。针对教师与学生进行无人为干预的客观科学授受评价、教学管理规划、家庭作业规划,甚至能够根据不同学生个体的薄弱环节,给出针对性的教学强化与作业强化。智慧适应共生的未来,将逐步实现真正意义上有教无类的因材施教。智慧适应共生的教学管理,不仅能够给出授受个体的状况图谱,还可以给出整个学校以及整个教学辅助管理机构等一目了然的状况图谱,教学管理者和授受个体,都能够清楚地意识到工作与学习方面的种种不足,意识到未来的教育教学发展方向。这样的教学管理,才有可能为整个教育事业带来真正意义上的质的飞跃[5]。
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以及人工智能针对教育领域赋能、使能,及其与教育的进一步深度融合,学校教育亦将由传统的管理阶段步入到智慧化的“智”理新时代。人工智能的注入使得学校教育管理具备了智慧接口交互驱动、智慧授受分析、智慧教学服务、智慧机器全面介入等未来无限发展的可能。客观而言,未来的学校教育,将真正意义上实现有教无类的无差别教育、差异化因材施教的有差别教育,以及二者深度融合的智适应教育,教育视野的无极化智能发展与智能管理,必将赋予教育事业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李振,周东岱,王勇.“人工智能+”视域下的教育知识图谱:内涵、技术框架与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9(04).
[2] 朱珂,王玮,杨露彬.“5G+无人机”技术的教与学:场景、路径与未来应用展望[J].远程教育杂志,2019(04).
[3] 王荷娜,曹晓纯.人工智能背景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对策[J].智库时代,2019(32).
[4] 黄荣怀,周伟,杜静,等.面向智能教育的三个基本计算问题[J].开放教育研究,2019,25(05).
[5] 郭绍青.“互联网+教育”对教育理论发展的诉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7(04).
[作者:保云(1983-),女,江苏南通人,南通科技職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杨 子】
*该文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追梦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2017SJBFDY572)、江苏省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研究会一般课题“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机制与平台建设研究”(2017JYDJ-YB0117)、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党建暨思政研究重点项目“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品牌的构建与实践”(TKY2017A02)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