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学生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2020-07-23 08:53包红岗
中文信息 2020年6期
关键词:心理韧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观幸福感

包红岗

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教育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心理学术用语,指的是大学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许多特征,大学生不完全等同于社会上的青年,测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需要有其特殊的评价标准。目前许多大学生出现休学、退学、自杀、凶杀等反常现象,这都反映了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关键词:心理韧性 主观幸福感 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6-0-01

心理韧性指的是学生在面对困难时是否有足够的毅力去克服困难,能否化逆境为顺境。主观幸福感指的是大学生在面临生活中的一系列事情时获得幸福感的能力。一个人的心理韧性越强、主观幸福感越高,则他的心理健康程度越高。

一、大学生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是因个体而异的,高校教师在分析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时,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适合特定社会环境以及政策影响下的心理健康评判标准,获得准确的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信息。提高学生的心理韧性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情商,增强学生抵抗风险与困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能够促进学生自我调节的能力。主观幸福感指的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幸福的水平,主观幸福感是十分主观的,学生面对一件事并不完全由于社会的幸福评价体系而决定,主观、自身能动性发挥着较大的作用。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以及获得幸福的能力水平,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综合素质,能够提升学生的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有利于学生内心达到和谐,找到自我,更加有利于学生为完全进入社会提前做准备。

二、提升大学生韧性以及主观幸福感,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策略

1.促进文化育人水平

教师要深入解读专业文化,阐明背后的历史背景与主要精神,让本来在纸面上的文字活起来动起来,让专业文化走进学生内心,科学运用心理学的迁移原理。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感悟文化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这样能让广大的青年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感受文化熏陶和精神灌溉,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同时能够推动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使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培育优良的精神,造就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例如,高校音乐教师在讲授音乐乐理知识后,要向学生讲述音乐发展背后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拓宽学生视野。同时也可以在每节课上课之前为学生播放经典的乐曲,在班级内结成小组,让小组内自行讨论乐曲的感受,相互交流经验,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听曲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激发学生思考自己的观点。

2.引导学生积极融入时代发展的步伐

专业教师可以结合当下学生的审美,播放短视频作品,短视频一般只有10到20秒,更加直接、有效的方式,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并且短视频是目前广为流传的娱乐方式,教师将娱乐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还剩下几分钟之时,播放这些短视频。在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犯困的时候,也可以播放这些短视频。运用新兴的传播手段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融入时代发展的步伐,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避免出现因为与时代不容所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利用短视频,促进短视频的成熟化发展,提高短视频的艺术水平与欣赏水平。

例如,高校教师或是辅导员可以引领学生积极拍摄短视频传達专业知识,运用娱乐的手段,巩固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在2020年初新冠状病毒蔓延的背景下,可以引领学生参与快闪的拍摄与制作,通过艺术的手段表达学生对于新冠状病毒的关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集体主义情怀。与时事相结合,跟进时代发展的步伐,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娱乐方式,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心理任性与主观幸福感,帮助学生积极地融入社会与集体,并且激发学生树立自我意识,不断地促进社会成熟化发展。

3.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应该只注重专业知识教学,更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情感交流,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也能加强自身工作的乐趣,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师生互动交流的主要场所一个是在课堂上,第二是在具体的班级、组织事项中。在课堂上,教师要在传授专业知识之余,让学生多发言、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打造轻松的班级氛围,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精神、道德以及理性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真正学习到有价值的知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要培养学生的个性,辅导员要理解学生的个性,在组织以及班级事项中要放权学生,让学生做好管理工作,减少一些非必要性的规章制度,以免学生的个性受到压制。在自由放松的环境中,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氛围。

结语

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并且从三个方面为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出了意见,分别是促进文化育人水平、帮助学生融入时代发展的步伐以及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相关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特殊化特点,提出具体性的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学生的韧性与主观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刘雷.体育锻炼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幸福感影响的实证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2):76-77.

[2]叶雪颜,蒙碧婷,唐宇婷等.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医生,2016,(6).

[3]刘辉菊,刘刚,于晓荷等.完善自我评价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幸福感有效性的干预研究-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J].年轻人,2019,(37).

猜你喜欢
心理韧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新趋势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耐挫力的策略研究
档案工作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西藏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高危学生心理韧性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的实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