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积会 鞠晶
摘 要:文章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探讨商务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模式。商务英语“一优三建一完善”的培养模式,整合企业与学校资源,有助于优化商务英语写作教材、建设商务英语写作教师队伍、完善商务英语写作课程设计,为商务英语写作提供实践实训平台,最大限度实现学校与职场的无缝对接,从而提升学生的商务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校企合作;商务英语写作;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0)08-0088-02
“校企合作”,即学校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资源,企业也从中受益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提出,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累积搭建桥梁,实现学习过程与产出过程的协调统一[1]。这一规划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企业资源,实现两种不同学习环境的对接,最大化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商务英语写作能力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商务英语写作能力决定了国际电子商务沟通是否有效,同时也决定了国际贸易活动开展得顺利与否。但调查显示,大部分用人单位认为新引进人才的商务英语写作能力不尽人意,有很大提升的空间。而在校企合作大背景下,整合双方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凸显企业资源在学生职场能力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将促进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因此,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探讨商务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模式有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商务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现状
综合各种问卷调查和对已毕业学生的访谈中可以看出,(1)多数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实习期间意识到其对商务英语写作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理解层面,缺乏独立解决企业相关业务的能力;(2)用人单位认为新入职人员的商务英语写作能力较差,不能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自如转换,这充分影射出了商务英语写作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现行的培养模式指导下,职前商务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与企业的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现有的商务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的框架和结构不合理,未能实现学校的培养与职场需求的无缝对接,也未能凸显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少与职场无缝对接的商务英语写作教材
大多数高校选用的商务英语写作教材凸显的问题是教材的语料和任务与真实商务语境不符,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简而言之,就是教材编写的需求分析不足,与职场应用脱节[2]。商务英语写作教材的编写一方面要以教学大纲为导向,体现教学理论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应该与实际的需求分析相结合,使日常教学的语料与职场应用的材料相吻合。现行的商务英语写作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因为缺少需求分析而使教材编写者无法了解真正的职场需求,進而导致教材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
(二)缺少从事商务交际活动的实务训练
有效的实务训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真实语料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真实语境下商务英语写作能力。各项调查显示,多数学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一方面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另一方面缺少校内的实训平台,进而使得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商务英语写作能力因真实职场锻炼的不充分而不能有针对性的提高。
(三)缺少与职场对接的商务英语写作课程设计
商务英语写作课程的设计通常采取如下模式:以教材为中心,课上讲解写作原则、分析写作案例;课后进行写作练习、批改与讲评。但该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真实商务情境中进行商务英语写作时不能游刃有余地完成任务,课堂和企业需求之间存在差距。
(四)缺少职场经验丰富的商务英语写作教师队伍
调查表明,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对商务英语写作课程的理论和课程设计研究较多,但自身普遍缺乏企业工作经历或实践工作经验。教师缺少包括商务英语写作技能在内的专业技能培训、缺少外贸行业参会亲历亲行的机会是目前商务英语写作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商务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策略
针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在培养学生商务英语写作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拟构建“一优三建一完善”的培养模式:优化教材、建立基地、建设平台、建设教师队伍、完善课程设计,具体模式如下文所示。
(一)优化教材
基于职场的语料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自然交际的需要,也能不断提升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自主意识[3]。因此,商务英语写作教材的选用应该凸显真实商务语境,关注教材的语料是否与职场使用的语料相符。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邀请企业相关专业人员指导并参与商务英语写作教材的内容编写及其布局。在涵盖外贸实践中最常见的贸易流程信函和最常见的公司内部信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采用真实商务情境中使用的语料,并注重任务的设计以及教材的体系性与互文性,即增加教材的互文性引导信息,完善指涉型互文、功能型互文和语类型互文,增加接近真实职场商务英语写作的任务设计。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收集商务英语写作的相关案例,归类整理后编入教材或者教材的补充文本,同时保证部分文本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总之,以校企合作为契机,优化商务英语写作教材,使其体裁覆盖面广,任务更接近真实职场场景,实现互文的最优化。
(二)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和企业双方按照实习实训方案,有计划、成体系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到企业实习,给学生提供直接学习和参与外贸经营活动的机会。通过顶岗实习,接触真实职场情境,延伸课堂教学,凸显实践教学,建构理论知识—企业实习实训—实践能力链。这一方面为教师的教授、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提供平台,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企业教学资源,增强学生职场体验的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提升其实践技能,进而提高商务英语写作能力。
(三)创设商务英语写作网络平台
校内实训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旨在提高学生商务英语写作能力。教育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鼓励学校进行信息平台建设[4]。因此,建设商务英语写作网络平台,搭建数字化学习空间,凸显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一体化和协作性学习,有一定的必要性。商务英语写作网络平台采取模块化建设:课堂教学模块、虚拟实训模块、校企互动模块。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模块完成教学管理工作,即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活动的开展、在线讨论答疑、在线测试等;教师通过整合各种商务英语写作测试软件和商务英语实训软件创建虚拟实训模块,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训练,同时教师在虚拟实训中加入BEC考试和国才考试的商务英语写作部分的模拟测试,充分锻炼学习者的商务英语写作能力和应试能力。校企互动模块则是通过企业人员在线交流、毕业生在线交流反馈、企业最新业务介绍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企业需求、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增强学习的动力。总而言之,商务英语写作网络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近职场”的网络空间,为师生互动搭建了平台,也为校企合作交流提供了新的途径。
(四)完善课程设计
商务英语写作课程的设计应该以贴近职场真实情境为导向。结合校企合作的真实语料,采用内容引导形式和一题多稿的话题任务设计技巧进行课程设计[5]。内容引导形式是指在进行商务英语写作任务设计时,凸显教学素材和内容的作用,文本格式其次。从校企合作获得的语料库中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为学生创设相对真实的职场情境,引导其分析范例,激发其用英语进行思维以及语言应用的灵感而后进行写作。一题多稿是指在任务设计的过程中,教师指定某一写作话题,同时指定该任务的不同读者群,要求学生采取不同的文本格式、语言和风格进行一题多稿的写作,进而从多角度、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商务英语写作能力。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提升商务英语写作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一环。接受专业技能培训、各类外贸行业参会、企业实训、校企同上一门课、考场实战等方式均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是学生获得优质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模式的保障。因此,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应该强化商务英语专业师资的技能培训,培养教师的商务实践能力,优化教师的商务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建设优良的商务英语写作教师队伍。
三、结论
总而言之,商务英语写作人才培养应当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职场人才培养为目标,建构学校和企业资源“双优互补”的开放式培养模式。本文提出的校企合作指导下的商务英语写作人才的培养模式,融合教育资源和企业资源,为教师的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提供知行合一的机会,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共赢。此模式的探索遵循在发展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进步的原则,是新形势下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方向。
参考文献:
[1]蒋贵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下的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改革——以《商务英语综合实训》为例[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3).
[2]周文萱,王瑞,石梁.我国商务英语写作教材回顾与问题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3]陈奕帆,章凤花.基于外贸公司的商务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6,(4).
[4]温春雨.高职商务英語写作网络平台的构建与实施[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5]刘小安.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商务英语写作课话题任务设计行动研究[J].职教通讯,2016,(15).
收稿日期:2020-04-30
作者简介:邹积A会(1977—),女,黑龙江肇东人,大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基于校企合作的商务英语写作教材的互文性研究”(WY201806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