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玲
现代社会中,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所具有的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具有自主发展的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具有文化知识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具有社会参与的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部编版教材更注重选择古代经典名家作品和优秀的文章,比如著名作家巴金的《鸟的天堂》《海上日出》,朱自清笔下的《匆匆》以及作家郭沫若的《白鹭》。
一、古诗文的价值
古诗文是中华文化中最深入人心、影响深远、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文学体裁。本文中的古诗文指适合儿童成长需要,易于接受,便于学习而精选出来的古诗和古文。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对古诗文安排适合当今小学生的诵读。
古诗文学习能够让小学生汲取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对于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认同中华民族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良好的文学修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古诗文教学与经典诵读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教师构建古诗文教学的课堂新模式。
二、古诗文教学的现状
目前,一些古诗文教学过于烦琐,失去了古诗文的美。课堂上,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回答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到什么,你体会到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等问题,这并不可能提高学生的古诗文诵读、理解能力。
我们不仅要从表层上去学习古诗文,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古诗的内涵,从中获得熏陶,提高自身素养。根据学生学情,我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体验诗词音律之美,汉语言文字的美。学生的审美能力自然而然得到了提高。那么我是如何进行古诗文教学呢?笔者认为把古诗文与经典诵读进行整合是比较好的策略。
三、语文古诗文教学策略
(一)认真诵读和品味,领悟古诗文之美
1.引导诵读,品析语言美
古诗文是一种书面语言,具有声韵规律和鲜明的节奏。因而读起来节奏感特别强。因此,老师要善于抓住古诗文的韵脚,让学生读出古诗文的平仄押韵;诵读时,要求学生读得清晰、准确、有节奏。在教学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体会作者所用的修辞方法,比如古代诗仙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老师要实实在在地引领学生理解诗的大意,让他们注意停顿和韵脚,大声诵读,同时强调要读出气势。
2.启发想象,体悟画面美
古诗文的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画面感,一首古诗是由或多或少的意象组合起来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发小学生展开想象,让古诗文中的物、景和人在他们的脑海中动起来,形成一幅不断活动的画面,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身临其境地进入古诗文所描绘的情境,进而深刻感悟处在这样情境中的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中的两句诗“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是写景的,但诗人却融情于景。上课时,教师要运用黄蝶和菜花引发小学生回忆自己追黄蝶的经历,这样,小学生就能体会出诗歌中追黄蝶儿童的动作、神态等。这样,古诗的画面就动了起来,教师适时安排小组讨论后,学生自然而然地想象出古诗中所描绘的动人画面,进而深刻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喜爱的之情。
3.品析诗句,领悟意境美
古诗文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语言精练,短短几个五言句或七言句,包含丰富的内容。我们只有深入品析诗句,才能领会古诗文所描绘的意境。
比如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中的“溪头卧剥莲蓬”,教师引导小学生体会“卧”字表达的情感。一个“剥”字不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儿剥莲蓬的动作和姿态,也表现出小儿时而仰卧,时而侧卧,时而俯卧,不停地变换姿态,从而表现出小儿的“亡赖”。教师抓住关键词,让小学生感受到古诗的内容美和语言美,进而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对乡村生活的喜爱
之情。
(二)轻叩古诗文大门,提升古代诗文素养
1.学会运用,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部编版教材加大了古诗文的学习背诵篇目,学生背诵积累了一定量的古诗文后,教师应当鼓励他们学以致用,将他们将积累的古诗文与习作巧妙结合起来,使习作更有文采。
例如,需要写垂柳时,学生就可以运用“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写荷花时,就可以运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或者“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学生要根据习作的内容决定运用哪句古诗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把古诗文学习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激发学生的生活情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与能力。
2.举办古诗文诵读会,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每年学校会举办一年一度的古诗文朗诵会。每个班级都有展演一个古诗文朗诵节目。在快乐的诵读时光里,老师、学生一起诵读古诗文,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荣誉感,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同时,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会指导学生举办各种班级诵读会以及好书推荐会,培养师生诵读的兴趣和能力。
3.举行古诗文诵读竞赛,点燃学生的诵读热情
为了把古诗文和经典诵读进行整合教学,学校会引领师生举办各种诵读经典比赛,例如“诗韵书香诵读比赛”“古代诗文小报制作比赛”等。比赛时,语文教师会引领学生选择适合班级的经典诵读材料,并进行分工协助,安排训练。舞台上,小学生饱含深情,用抑扬顿挫的声调,让台下的观众入情入境。选手们得体的肢体语言和富有节奏的诵读,再现了中华古诗词的韵味,表达出学生对中华经典古诗词的理解。
总之,古诗文与经典诵读的整合,为教师和学生提升古诗文修养提供了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同时也让古诗文散发出的墨香和韵味。学生深入地学习古诗文,能提升文化素养,体会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和文化认同教育,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