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丹妮
摘 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趋扩大,居家养老已经升级到社区养老的层面,是社会公共事业的重中之重。2017年,顺应多年以来社会各界的呼吁,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进入试行阶段。公共服务也需要社会的力量来实现惠民。社会慈善团体通过开展社区服务、志愿者团队建设、培训、社区养老、社区健康服务、社区康复指导,进行扶老、助残、济困、救孤等慈善公益相关服务。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讨非营利组织对社区养老、社区公益服务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老龄化 惠民服务 社区养老 非营利组织 慈善公益
一、引言
随着老年型年龄结构初步形成,中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是进入新时代人口发展面临的重要风险和挑战,养老问题也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痛点。当前国内养老机构不够完善,再加上国人对家庭的重视,绝大多数老人倾向于居家养老,而居家养老的烦恼之一就是个性化的需求却很难得到满足。从理论上讲,有市场机制、公共服务机制和公益社会组织机制三种途径可以解决老人的居家养老问题。而社会组织也可以为低收入老人或失能老人提供居家养老个性化服务,但就当下而言,社会组织在开支与资源之间存在巨大缺口,存在慈善不足(philanthropic insufficiency)、狭隘性、家长作风、业余性等问题,让我们不禁向往第四条道路,就是社会企业。
二、社会企业概念
所谓社会企业,就是旨在解决社会问题、增进公众福利,而非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投资者拥有企业所有权,企业采用商业模式进行运作并获取资源,投资者在收回投资之后也不再参与分红,盈余再投资于企业或社区发展。社会企业实际上是市场机制与公益机制的混合模式,运用商业手段来实现社会目标,兼具企业的效率导向和社会组织的公益性,对于解决贫困人口的居家养老有较大的优势。
三、国内外社会企业现状
社会企业在西方世界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回应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合约失灵和志愿失灵的问题。相对于市场机制,社会企业不存在价格门槛,向几乎所有的消费者/用户开放;对于公共服务机制,社会企业自负盈亏,由一部分消费者为另一部分消费者买单,不增加公共财政的负担;相对于社会组织,社会企业的经营者具有更强的企业家精神,通过商业活动创收为社会项目筹措资金,从而不像社会组织那样高度依赖外界捐助者。
作为一种边缘化的公益组织形式,我国社会企业的发展面临法律困境、人力困境、信任困境、知识困境。所谓法律困难,我国目前在法律上对于社会企业没有明确规定,没有社会企业这样一种单独的注册类型,而注册为一个社会团体,就无法享受相应的税收和政策优惠;所谓人力困境,第三部门收入偏低,不容易吸引高素质、高技能的从业人员;所谓信任困境,公众对于社会组织相对陌生,不了解其运作模式,因而缺乏认同和信任;所谓知识困境,社会组织的从业者往往缺乏市场运作和资本运作的专业化知识。
四、社区养老公益服务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相关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作为公共管理职能的履行者,要在完善非营利组织和提高服务质量上起到积极作用。如何把握放权与管理的尺度,促进非营利组织发展,正是体现政府智慧的关键所在。明确政府权责,继续加大对非营利组织的政策扶持力度;规范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之间的购买公共服务行为,逐渐形成一套有效的非营利组织财政支持系统;政府要依法逐步地建立和完善非营利组织机构的资金流入与流出机制,对其收入来源、收费的具体标准和绩效评估等一系列问题制定配套的政策和法规,以有效促进非营利组织加快发展和社会公益服务事业的进步。
(二)协调各方资源,增加资金筹措
政府要發挥主导作用,增加对公益事业的投入,实现资金投入的多元化,为非营利组织提供更多的扶持,保证非营利组织机构的建立、运转、维护和人员工资等需求。同时借助社会力量,拓宽捐赠渠道,建立起合理的筹资机制,坚持多主体、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方案,更多地借助和利用社会资本和市场的力量,来弥补政府计划组织协调的缺陷和财政资金的不足等问题。
(三)加大人才培养,完善激励措施
志愿者是开展公益活动的核心资源,政府要强化对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的培养。完善志愿者培训体系,积极鼓励社工人才到非营利组织进行指导、任职或兼职,利用社会力量,拓宽人力资源的来源渠道,通过“聘任制”或者“合同制”等竞争手段,实现工作人员自由流动。非营利组织也需要完善激励措施,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四)培育社会支持体系,增强社会认同感。
政府在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科学指导和有力监管的同时,也要利用媒体资源对非营利组织进行宣传、对公益活动进行表彰,提升志愿服务的号召力,增加公益活动的透明度,增加公信力,增强社会认同感。
参考文献
[1]王琼.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全国性的城市老年人口调查数据[J].人口研究,2016,40(01):9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