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和合”观的当代阐释与发展

2020-07-23 06:16孙鹤芳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创新发展传统文化

孙鹤芳

【摘要】中华传统“和合”观在历史和当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可以从治理文化、道德文化和国际文化交流三个方重新审视传统“和合”观,其在当代具备有助于培塑时代风尚和道德观念、化解社会内部矛盾、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的价值,我们有必要坚持并加强传统“和合”观念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和合”观  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D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0.10.018

“和合”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精髓,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就传统“和合”观的时代价值与当代转化进行过深刻思考和系统阐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都提到了“和合”。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上,通过“天人合一”“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知行合一”四个古语,从世界观、国际观、社会观和实践观等四个方面系统阐发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合”观,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又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演讲时阐发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合”思想。2018年6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欢迎宴会上致辞时指出:“儒家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这种‘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1]这些都充分说明“和合”观念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世界和平具有促进作用,充分挖掘“和合”观念的当代价值,唤醒了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潜藏于生命之中的“和合”理念,使人们的视域开始转向“和谐共生”多样统一的具体意义之存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旨。

当代中国文化视域中的“和合”观念

治理文化视域中的“和合”观念。在以张立文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们持之以恒地研究和共同努力下,关于传统“和合”观念的理论研究已经达到相当高度,人们越来越重视从传统“和合”观念中撷取精华、助力发展。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机械地看待“和合”观念,而要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和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视域中去审视它。

治理文化视域中的“和合”观念。从传世的文献典籍看,“和”“合”二字都有甲骨文或金文的原型,二字起初并未成词,而是各自单独使用,其中,“和”有演奏吹打类乐器之意,可引申为声音和谐;“合”则有器物扣合之意,可引申为物物融合、相互匹配。《国语·郑语》中的“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2]是目前学界公认“和合”二字连用的最早文本,意即商契能够和谐整合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关系”,使百姓生活和谐安定。“和合”在这里指的是协调整合、理顺关系的意思。之后,儒家更加注重把“和合”作为其核心的秩序理念,诚所谓“和,犹合也”,[3]这些都是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都是在诸多要素既相互矛盾又相互融合的复杂关系中的一体化共生存在,正是因为存在生理、心理方面的差别,种族、民族、宗教、文化、职业等方面的差异,无论一个社会的内部,还是国与国之间,和谐有序都是建立在承认分别、尊重差异的求同存异和最大公约数之上。“和合”治理观因为与我国历史上长期的农耕文明和农业经济相契合,一直保持着极强的生命力和连续性,在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社会关系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被推及至人类世界及整个外部自然。而正是在数千年的传承中,“和合”治理观逐渐发展出一套稳定的辩证方法,其承认并肯定外部世界于存在论意义上的客观矛盾性,反对把各种矛盾简单对立或孤立起來,主张通过“合”的统一性和协调性,使各类矛盾在不同事物承继性中得到“和解”,从而达到“和实生物”治理成效。

道德文化视域中的“和合”观念。通过总结提炼前人的思想,西汉的董仲舒首次申发了“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理论,正式把“和合”观念衍生至了道德伦理层面,并经由历代思想家、政治家的推崇和发挥,而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所独有的道德价值和理想追求。人们沿着《论语》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价值向度,把“和合”观念运用于人与人的日常交往和关系调适中,通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之幼”的推衍,形成人人向善的普遍性的社会道德观念,孔子曾把这种观念准确提炼概括为“仁”,后来逐步被阐释为“天心”并以之为基础构建起了宋明儒学的仁学价值体系。“和合”文化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也是一种文化范式,即不仅有助于人们确立积极的方向与理想,而且还为实现理想与志向提供了绵延的策略方法,即通过各类问题与矛盾的解决,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和合相生”,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境界提升与道德纯化。正是通过这种绵延不绝的传承发扬,以“和合”为核心的道德基因得以深深注入中华传统文化之中,与人为善、关系和睦的道德准则也得以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日常生活中,至今仍是炎黄子孙共通的价值观念。

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和合”观念。由于“和合”观念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社会观,内在地具有把客观世界视为普遍联系的整体化、关系式视角,并进而产生了传统中国所独有的“天下”观念,即视天下万邦皆为一体,相互之间应当和平共处、精诚合作,诚如《尚书·尧典》中所言“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因此,“和合”观念中的国际文化交流更加注重以德为先、以理服人、文以载道,注重的是“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立场鲜明地反对单纯靠武力甚至暴力解决问题,主张通过谈判、协商、对话等多种方式解决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种族之间的分歧争端与利益纠纷。在“和合”国际文化观的视野中,国际交往和外交关系的基本法则和最高理想,就是通过和平共处、和睦相处而实现守望相助、合作共赢,最终达到四海一家、世界和平“和合”境界。[4]在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的今天,这种坚持以和为贵、以合为要的外交理念为国际事务分歧提供了一个极其有益的解决方案,对塑造全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和世界经济秩序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尤其在应对协调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生态危机、社会危机、道德危机、精神危机、文明危机这五大危机方面,必将发挥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资源和文化基石。[5]

“和合”观念的当代价值

有助于培塑时代风尚和道德观念。人们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正变得越来越多元,利益原则甚至唯利是图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道德治理难题,这就需要在社会公共层面不断强化亲和友善、诚以待人、严于律己的交往价值理念,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开放包容、敦睦友善、博大进取的社群关系氛围。要把“和合”的内涵与品格注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积极发挥其对于完善人们的精神世界、传播正能量、统扬主旋律、引领新风尚的基础性支撑作用,促进全社会安和祥静、秩序和谐。要充分运用“和合”观念提升和涵养全体公民的自省、自立、自尊的意识,不断加强“仁爱”“兼爱”精神的培塑,在全社会营造团结协作、平等共生的人际环境和人文境界。要把“和合”理念与公民个人角色定位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全体公民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人社会属性的认知,实现自身价值与他人价值的和谐共生,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

有助于化解社会内部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我们不可避免地面临新的问题与风险,有的问题和矛盾又相互交织,处理起来并不轻松。这就要求我们从传统“和合”观中充分汲取养分,辩证地看待并处理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与矛盾,通过弘扬“和合”理念,进一步引导社会各界尊重不同组织成员之间的差异性,使社会成员在彼此尊重个体在个性、学识、能力等方面差异的基础上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尊重一切需要尊重的,协调一切可以协调的,看待问题更加全面,面对问题更加务实,处理问题更加稳妥,多用“和合”的思维和方法,通过相互对话、反复沟通、有效协商寻求解决问题的良方,最大限度地化解乃至消弭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巩固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在和谐安定有序的环境下持续健康发展。

有助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这些都不同程度体现出“和合”理念的当代精髓。由于主客观各方面的原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恶性事件仍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危及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合”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同生与共以及永续和谐,强调要有理性、有节制地利用自然资源而不是盲目无节制地过度开发,这对于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重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观念,加强污染治理和环境监管,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借鉴和促进作用。要做好“和合”的加法,遵循“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等生态伦理智慧,加强环境保护与有序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再利用、再循环,完善环保制度,加强环境监管,促进“五位一体”的战略发展。要做好“和合”的减法,倡导绿色消费,增强节约观念,杜绝浪费,不断增强全社会的生态意识,在社会治理中贯穿“和合”理念,实现美丽中国、增进人民福祉与实现民族永续发展的有机统一。

有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越来越成为命运共同体,不同文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或地区相互借鉴,互相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不断发展,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要。在“和合”理念中,不同民族国家应相互尊重、和谐共生,要彼此尊重经济、制度、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避免片面的“文明冲突”思维,不断增强国家及地区之间的合作。“和合”观念秉持的“以和为贵”主张、“协和万邦”理念和“和衷共济”诉求,对于打破民族国家的文明囿限和文化壁垒,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模式,在有序规范的秩序中追求“不同”的现存,从而有利于减少国际政治动荡,顺应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具有重要的战略思维导向作用和系统理论引领功能。要把“和合”文化的宣扬传承与塑造中国国际形象有机结合起来,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智慧。以“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为代表的“共商、共建、共赢、共享”的国际理念,生动体现了“和合”文化的当代布展,合乎不同国家、地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心愿,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是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和文化载体。

传统“和合”观念的创新发展

要加强传统“和合”文化的深入研究。虽然“和合”思想及其研究在学界乃至海内外得到的共识度较高,但研究方法还不够丰富,研究视角还不够宽阔,研究结论还不够系统,尤其是在“和合”文化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研究还远不够,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強“和合”观念的研究,彰显其应有的时代价值。要深入挖掘“和合”文化的内涵,注重提炼新时代“和合”观的核心要义和思想精髓,特别是要把一些语焉不详或者语义不确定的表述进行符合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需要的再阐释、再申发,在加强教学研商多部门交流互动的同时,有机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去,真正体现“以人民为中心”。要重视“和合”文化教育人才储备,营造传播发展的良好氛围,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文化内容。

要加大“和合”观念的宣传教育力度。目前的宣传视角往往偏重于“外”,即突出“和合”观念在中国对外交往以及构建世界新政治经济秩序的作用;而对“内”则略嫌不足,在很多有关中华传统文学的宣传教育中,“和合”观并没有得到足够多的重视。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级教育机构,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对“和合”文化的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和合”观念的教育引导,引导他们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通过身体力行和日常运用来学习“和合”文化,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社会要形成宽渠道、多维度的宣传教育体系,区分在校学生、社会大众、党员干部、特殊群体等不同对象类别,采取不同方式、不同形式地宣讲教育,使不同群体能够结合自身实际领略到“和合”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为己所用。

加大“和合”文化的弘扬实践力度。要注重“和合”文化实践的顶层设计,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吸引各类资源充分参与到“和合”文化建设中来,不断增强“和合”文化的发展活力。要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当代世界文化潮流,以“和合”思维推动“和合”文化与其他不同类型思想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借鉴,真正使人们认识并信服中华传统“和合”观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国与国的和合智慧以及当今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在把“和合”理念体现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开创性成就上,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崭新维度上,体现在世界舞台正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

注释

[1]《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欢迎宴会上的祝酒辞》,新华网,2018年6月9日,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8-06/09/c_1122962286.htm。

[2]《国语·郑语》,《国语集解》卷一六,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466页。

[3][唐]孔颖达疏、陆德明释文;[汉]郑玄注:《礼记注疏》,卷二十六:《郊特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4]田嵩燕:《以和为贵和合善治——中国古代和平理念与实践》,《学习时报》,2020年2月24日,第3版。

[5]王昕:《“和合论”是方法论,更是生存哲学》,《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月16日,第3版。

责 编∕周于琬

猜你喜欢
创新发展传统文化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