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华
缺血性脑卒中的致残率、致死率极高,据有关数据表明[1],在存活的患者当中就有60%~80%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且15%患者直接丧失自我生活管理能力,对其生存质量造成了直接影响。目前临床上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西医治疗手段多以溶栓、抗凝以及降纤等方法为主,有效恢复与改善缺血损伤区域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同时保护缺血脑组织免受代谢毒物[2]。据多个研究已表明[3],康复治疗是提升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与降低其致残、致死率的最有效方法,在患者早期进行相关康复治疗能显著降低其肌痉挛、肩痛以及手腕肿等并发症现象发生。“治痿独取阳明”是穴位按摩法的主要治疗原则[4],分别以拿、揉、、按等轻重手法选取特定穴位,结合肢体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从而产生舒筋作用,提高了患者运动恢复能力。“神经调衡理论与技术”是宫长祥教授探索出的宫氏脑针疗法[5],经中医药管理局“高新适宜技术”认证后,该治疗方法已在婴儿瘫、截瘫以及脑瘫等多个疑难病中均获得良好疗效[6]。基于此,本文将探讨中医宫氏脑针结合穴位按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中男11例,女9例;年龄54~78岁,平均年龄(62.21±10.49)岁;居住情况:独居3例,与配偶居住12例,与子女居住5例。观察组中男8例,女12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0.16±11.74)岁;居住情况:独居5例,与配偶居住9例,与子女居住6例。试验组中男13例,女7例;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62.38±11.74)岁;居住情况:独居6例,与配偶居住10例,与子女居住4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居住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7]: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梗死时间≥24 h;上肢偏瘫、无精神疾病及家族史;患者及家属自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下肢深静脉血栓;伴有心、肺、肾等器官衰竭;伴严重认知障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依从性差,不愿配合研究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实施常规康复与药物治疗。患者发生脑梗死24 h后应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查,维持氧饱和度>94%,若出现血压升高现象,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降压处理,使舒张压≥11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收缩压≥200 mm Hg,并密切注意患者血压变化。同时注意患者血糖水平,当患者血糖>10 mmol/L时给予胰岛素治疗,为其控制体温、提供营养支持以及常规他汀类药物降脂,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灵)抗血小板以及等药物治疗,并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及时疏导患者不良情绪。康复师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相关运动训练,分别进行关节被动屈伸、肌肉牵拉、揉按肩胛骨、捻手指、推拿及床边坐位、站立与行走等针对性平衡、康复训练。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宫式脑针治疗。将宫氏脑针以每1.5~2.0 cm选一点的方式从枕外隆凸开始,沿头部的正中线至头顶,随后同样的定点距离,从头顶至前发际沿正中线,2针/次,隔天1次,连扎6次。
1.3.3 试验组 在对照组和观察组基础上结合穴位按摩治疗。为预防患者上肢水肿、压力性损伤、肩手综合征、头颈偏斜、肩关节半脱位、肘关节拘挛等不良病症发生,分别以揉捏上肢、揉捏肩颈、揉按肩井、揉捏肩臂、揉捏肩穴、按揉手臂三穴、揉按前臂、弹拨小海、揉按手掌以及推捏手指等方法,分别采取不同穴位进行按摩,具体方法如下。
1.3.3.1 抚摸、揉捏上肢法 患者将身体呈功能体位并仰卧于病床上,引导其将健手掌置患侧肩部前侧的同时保持放松且均匀呼吸,尽量把注意力放在治疗部位。口头开始指导患者吸气,健手适度用力,慢慢开始沿患侧上肢前侧向下抚摩到掌心,呼气时用手背沿患肢后侧向上抚摩到肩背部;采取同样准备体位,引导并适当协助患者,以适度力道用健手指指腹放于患侧肩部前内侧,逐渐沿着上肢内侧往下揉捏直至腕部,接着用患指背侧缓慢向患肢后侧往上揉捏至肩部,将该动作反复抚摸10~20次。
1.3.3.2 揉捏肩颈、肩井法 同以上准备体位一样,指导患者将健手指指腹放于患侧肩峰处,力度适中沿肩上部逐渐以斜向上位揉捏至肩颈部,该动作重复揉捏10~15次,健手指指腹放于患颈间斜方肌与侧肩处,采取适中力度揉捏10~20次左右;最后以中指端按揉位于肩峰与第7颈椎棘突下连线的中点肩井穴3~5次,10~15 s/次。
1.3.3.3 揉捏肩臂、肩穴法 健手指指腹置于患侧肩臂三角肌外上方,以适中力度,揉捏10~15次沿着患侧外向下揉捏至三角肌下缘;引导患者将健手拇、食二指指腹分别放置于患侧肩峰前下方的肩髑穴与肩峰后下方肩髑穴处,以力度适中的力道揉捏2 min,最后用于掌心上下抚摩10~15次。
1.3.3.4 按揉前臂、手臂三穴法 健手指指腹分别置于患肢腕部,力度适中,沿肩上部和前臂前后两侧向上揉捏至肘部,该揉捏次数反复进行5~10次,随即以拇指及食指分别置放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和桡侧腕屈肌之间的内关穴以及桡、尺骨之间的外关穴,力度适中按揉5~15 s,健手指指腹分别置于患侧手臂肩髑、合谷穴与曲池上,适度用力各按揉3~5 s;重复按揉3~5次。
1.3.3.5 弹拨小海法 口头指导患者将健手4指指端置于患肢肘部后内侧小海穴,以适中力度弹拨,直至无名指与小指感觉发麻、发酸为最佳效果,该弹拨动作次数5~10次。
1.3.3.6 揉按手掌、合谷法 患者将健侧拇指与食指分别置于患肢大、小鱼际的前后两侧,以适中力度向上揉捏至腕横纹处,并反复揉捏15次左右,接着以拇指指端置放于掌内第二、三掌骨间,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的劳宫穴,以适中力度按揉1~2 min;健侧手掌置于患肢手指背侧,力度适中的向上揉捏至腕背横纹处,次数10~20次。随即以拇指指端置于手背拇、食二指肌肉隆起处的合谷穴,反复按压30~60 s。
1.3.3.7 推捏手指法 健侧拇指与食指分别置于患侧肢手指内外与前后两侧,力度适中向上推捏至掌指横纹处,每指依次推捏3~5次。
1.3.3.8 按摩要点 因患者除运动障碍外,患侧常伴随感觉障碍,过程中叮嘱患者手法以规律、系统性由轻而重进行按摩,力度保持适宜,切记不可过猛,嘱咐患者除各关节周围外,避免追求穴位的胀、麻、酸感而用力按压,以免造成创伤。按摩胸部时手法要轻缓,力度不可过大,防止损伤胸助骨,自我按摩1次/d,30~50 min/次,按摩量可随着患侧感觉及运动障碍的减轻逐渐增加,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运动功能 选用Fugl-Meyer运动评定表[8]对患者治疗第2、4、7、12天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定,该量表由上肢8项与下肢6项组成,其中还包含若干不等的子项目,均以0(无法完成该项功能)、1(可完成部分)、2(能够顺利完成)为3个评定标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状态越好。
1.4.2 日常生活行为能力 采用ADL[9]对患者第2、4、7、12天的日常生活行为能力进行评定,该量表共有包括10个条目选项,分别为0、5、10、15分4种评分标准,本研究选取其中行走、穿衣、床椅转移、进食这4个维度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进行对比。<20分:完全需要依赖他人;40~21分:重度功能障碍,明显需要依赖他人;60~41分:中度功能障碍,生活需要一定的帮助;80~61分:生活自理良好,具有基本自理生活能力;100分:不需要依赖他人。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能力越好。
1.4.3 步行能力 选取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表[10]对患者第2、4、7、12天的步行能力进行评定,分别根据两组患者在步行时需要旁人帮助次数的多少,评级最高分为5分,以0、1、2、3、4、5级评定。0级:不能行走,或需要2人协助行走;1级:无法保持平衡,需1人连续扶持行走;2级:可独自行走,但需要1人间断性扶持以保持平衡;3级:可独自行走,但无法正常步行,需1人在不接触身体的情况下在旁监护;4级:在上下楼梯或上下坡行走时较为困难;5级:可随处行走。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三组不同时间段Fugl-Meyer运动评分比较 治疗第2、4、7、12天,试验组患者Fugl-Meyer运动评分分别为(11.88±2.75)、(14.34±3.07)、(23.48±3.30)、(30.99±5.32)分,均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0.09±2.03)、(12.84±1.56)、(20.43±2.78)、(27.81±3.74)分和对照组的(10.06±1.49)、(12.71±1.20)、(20.11±1.62)、(25.33±2.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三组治疗不同时间段ADL评分比较 治疗第2、4、7、12天,试验组患者ADL评分均高于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三组治疗不同时间段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比较治疗第2、4、7、12天,试验组组患者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显著优于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三组治疗不同时间段Fugl-Meyer运动评分比较(,分)
表1 三组治疗不同时间段Fugl-Meyer运动评分比较(,分)
注:与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三组治疗不同时间段ADL评分比较(,分)
表2 三组治疗不同时间段ADL评分比较(,分)
注:与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aP<0.05
表3 三组治疗不同时间段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比较(,分)
表3 三组治疗不同时间段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比较(,分)
注:与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aP<0.05
缺血性脑卒中又称为脑梗死[11],为中老年人中的多发病,主要因全面神经功能及突然发生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的缺损,导致患者出现卒然昏仆、视觉缺陷、吞咽困难、偏瘫及麻木无力等临床病征[12]。因现代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脑卒中的致死率与逐渐下降,致残率却仍旧较高,相关数据表明[13],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伴有上肢功能障碍的高达83%,其中45%的患者都不具备自我生活能力,且伴有排便功能障碍、抑郁症、肩手综合征、失眠等后遗症[14],对患者及其家属生活质量带来极大影响。随着临床医学的多学科领域交叉与合作,中风偏瘫的康复逐渐倾向于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其中包括熏蒸、针灸、中药、推拿以及艾灸等治疗方法[15]。穴位按摩是通过特殊的中医疗法,通过手肘施力于躯体的特殊位置,以刺激人体经络穴位,具有调整机体脏腑功能、活血祛瘀与疏通筋络等优势[16]。宫氏脑针是以调节神经功能失调为治疗特点,通过改变具体实相结构与调整神经功能,从而影响大脑,促进病情恢复[17]。
3.1 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运动功能障碍属于脑卒中患者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近年来较多的学者研究表明[18],康复医学作为新兴的临床学科,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给予相关康复治疗可有效降低其致残率与一定恢复患者相关功能障碍。因此,本研究通过对照组实施基础药物治疗后,指导患者开展关节被动屈伸、肌肉牵拉、揉按肩胛骨、捻手指、推拿及床边坐位、站立与行走等针对性平衡和康复训练[19]。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宫氏脑针治疗,试验组采取中医宫氏脑针结合穴位按摩治疗,为预防患者上肢水肿、压力性损伤、肩手综合征、头颈偏斜、肩关节半脱位、肘关节拘挛等不良病症发生,分别以按揉手臂三穴、揉按前臂、弹拨小海、揉按手掌以及推捏手指等方法,采取不同穴位进行按摩[20,21]。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第2、4、7、12天,试验组患者Fugl-Meyer运动评分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宫氏脑针结合穴位按摩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患侧肢体疼痛与运动功能障碍,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3.2 日常生活能力与步行能力恢复情况 平衡能力是人体每日开展活动的关键,而脑卒中患者由于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平衡症候群,平衡能力的丧失造成患者无法独立完成行走、日常洗漱、进食、站立以及个人卫生等自理行为,进而引发废用性肌萎缩、痉挛与病理性损害等不良后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与病情康复[22]。本研究通过点按劳宫穴、合谷穴以及小海等穴位与脑针治疗后使患者身体经络疏通、滑利关节、气血通顺以及阴阳调和,从而引发其中枢神经环路联系,促使残存运动神经细胞达到兴奋状态,使得上肢血管与神经出现胀、麻、酸重感,并开始肌肉反射性与收缩,从而提高患者病情恢复[23]。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第2、4、7、12天,试验组患者ADL评分及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均优于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宫氏脑针结合穴位按摩可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环与软组织缺血、缺氧状态,从而加快肢体恢复。
综上所述,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予以中医宫氏脑针结合穴位按摩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与日常生活行为能力,同时有效改善其步行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该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并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