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

2020-07-23 04:07钟爱群王敏彭丹丹欧锦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3期
关键词:臂丛等待时间肩关节

钟爱群 王敏 彭丹丹 欧锦辉

肩关节属于机体活动中最为灵活的关节之一,具有精细活动与稳定机体的平衡系统作用;若肩关节发生损伤则会引发机体疼痛与出现肩关节问题;肩关节镜手术是治疗肩关节损伤的有效方法,该种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感染率低且恢复速度快等优势[1,2],但是,术后发生疼痛情况的几率极高。术后镇痛大多采用静脉自控镇痛的方式进行,但是,该种方式极易引发不良反应,常见头晕、恶心、呕吐等,应用局限性较高。臂丛神经阻滞具有众多应用优势性:起效快、镇痛效果明显等,属于上肢手术局部中应用的主要方式,可依据不同的穿刺入路分为三种阻滞方式:肌间沟法、锁骨上法与腋路法等。本文旨在分析不同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龄35~55岁,平均年龄(44.43±3.53)岁;体重43~83 kg,平均体重(66.76±10.21)kg。研究组患者男24例,女16例;年龄34~56岁,平均年龄(44.55±3.82) 岁;体重41~84 kg,平均体重(66.57±10.13)kg。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对局部麻醉(局麻)药物不过敏;②凝血功能正常;③此次研究数据资料经伦理委员会同意与批准,符合伦理学要求。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肺、脑合并症;②肝肾功能异常。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B超和神经刺激仪下臂丛神经阻滞,其中研究组予以锁骨上臂丛阻滞,对照组予以肌间沟阻滞。麻醉前30 min肌内注射0.1 mg苯巴比妥钠与0.5 mg阿托品;进入手术室之后开放静脉,对血压、心率等基本指标进行监测,并采用B超和神经刺激器双重定位,采用1%利多卡因(2 ml)进行皮下浸润,将周围神经刺激器正极通过一个电极与穿刺区域之外,并与其皮肤相连,负极与穿刺针相连并予以穿刺操作,起始刺激电流的强度为1 mA,频率为2 Hz,若刺激电流能引起相应的神经动作,逐渐减少强度0.5 mA还存在肌肉颤动则定位准确,注意电流强度不能低于0.2 mA还能引出肌肉颤动。研究组注入15 ml局麻药物,对照组注入15 ml局麻药物[3,4]。局麻药物配制:0.8%利多卡因与0.2%布比卡因混合液,同时可为1∶20万肾上腺素。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手术等待时间;术后呼吸功能指标(FVC%、PEF%、MVV、FEV1%、FEV1/FVC);(T0、T1、T2、T3)氧分压、氧浓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手术等待时间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手术等待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呼吸功能指标对比 研究组患者术后FVC%、PEF%、MVV、FEV1%、FEV1/FVC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氧分压、氧浓度对比 T0时,两组患者的氧分压、氧浓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1、T2、T3时的氧分压、氧浓度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手术等待时间对比(,min)

表1 两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手术等待时间对比(,min)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表2 两组术后呼吸功能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术后呼吸功能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表3 两组氧分压、氧浓度对比()

表3 两组氧分压、氧浓度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1 mm Hg=0.133 kPa

3 讨论

肩关节镜是常见治疗骨关节外科疾病方式,该种治疗方式与传统关节切开术相比,具有众多临床应用优势性:安全性高、切口小、适应证宽等,但是,毕竟属于术式治疗还是存在术后疼痛情况,严重疼痛会影响患者术后康复速度[5,6]。传统术后镇痛采用阿片类镇痛药物进行镇痛处理,但是会引发众多不良反应出现,如头晕、恶心与皮肤瘙痒等[7,8]。

臂丛神经阻滞具有用量少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势性,可划分为三种穿刺部位入路方式,肌间沟阻滞最为适合应用于肩部手术中,但是,肌间沟阻滞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高,单一应用的实际操作难度性较大[9,10]。单一经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则会导致基底部阻滞效果不佳的情况出现,且由于桡动脉主干处于腋动脉下方或后方,其位置较深,会形成屏障增加局麻药物难以向深处间隙扩散,延长了阻滞起效时间与手术等待时间,而肌间沟联合腋路进行臂丛神经阻滞能够避免单一入路的不足之处,且麻醉起效时间快、具有完善的阻滞效果,加之,联合麻醉优良率极高,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应用优势性突出。

综上所述,锁骨上臂丛阻滞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氧合指数的影响较小,其应用效果肯定。

猜你喜欢
臂丛等待时间肩关节
给学生适宜的等待时间
——国外课堂互动等待时间研究的现状与启示
右美托咪定和地塞米松作为臂丛神经阻滞添加剂的临床疗效
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怎么办?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结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患儿上肢手术的价值
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肩关节外科新进展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3D臂丛解剖动画在麻醉解剖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顾客等待心理的十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