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研究

2020-07-23 04:06吴彬唐小松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3期
关键词:股骨颈螺钉股骨

吴彬 唐小松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骨科疾病,老年人是高发的群体[1]。跌倒摔伤和交通事故等外力因素是常见致病原因,因老年人通常患有骨质疏松等基础病,跌倒或碰撞时,易造成股骨粗隆间骨折[2,3]。当老年患者发生骨折,愈合后易出现髋内翻等,因此合理、科学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4]。为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本研究探究给予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5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观察组男23例,女10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7.49±5.35)岁;致病原因:交通事故6例、摔伤19例、高处坠落8例。对照组男22例,女10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7.45±5.36)岁;致病原因:交通事故6例、摔伤18例、高处坠落8例。两组性别、年龄以及致病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获得医学伦理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动力宽螺钉治疗方案,通过C型臂观察病情。对髋外侧切口,把股外侧肌剥离到股骨和大粗隆顶端,切开骨膜,暴露出股骨外侧皮质,显露出股骨近端和股骨转子。选取大转子下2 cm的地方进行钻孔,采用导针扩孔,测量钻孔深度,孔中拧入股骨颈螺纹钉,钢板放置在螺纹钉尾部,皮质骨螺钉拧入远端股骨干。固定完成后,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缝合皮肤,放置引流管。观察组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方案。患者采取侧卧位,进行腰硬联合,将臀大肌进行钝性分离,紧贴骨面将外旋肌群切断,切开关节囊,将骨折端和股骨颈位置完全暴露,将股骨大粗隆上端恢复,截骨位置于股骨小粗隆1.5 cm处。采用髓腔锉进行扩髓,注入骨水泥,装上加长型人工髋关节股骨柄,对髋关节进行复位,若关节活动度及假体对位良好、双下肢基本等长,缝合皮肤,放置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对比两组髋关节恢复情况;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指标。采取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arris)评估术后患者髋功能,评分≥90分为优;80分≤评分<90分为良;70分≤评分<80分为中;评分<70分为差。恢复率=(优+良+中)/总例数×100%。并发症分为:肺部感染、泌尿感染、压疮以及移位。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髋关节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髋关节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髋关节恢复情况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表3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表3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3 讨论

股骨大粗隆是股骨颈和股骨干相互连接的纽带,股骨粗隆需承受较大压力,摔倒或交通事故等外来因素是致病主要原因[5]。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关节囊外骨折,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髋部疼痛、肿胀是临床常见症状[6]。若患者未及时接受有效治疗,会导致患者行走和站立能力的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7]。若选取常规保守治疗方案(动力髋螺钉治疗方案),易出现髋内翻、肢体短缩畸形等情况,同时会发生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导致致残率提升[8]。

本文探究给予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术后髋关节恢复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给予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提升术后髋关节恢复率,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原因分析:目前,动力髋螺钉治疗是临床常用治疗方案,动力髋螺钉治疗以套筒侧钢板和拉力螺钉的方式对股骨颈和股骨干进行固定,在具有滑动性能的同时具有加压性能。老年人群通常患有骨质疏松等基础病,但动力髋螺钉治疗方案对骨质疏松患者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动力髋螺钉治疗方案治疗效果虽较好,但易出现局部坍塌、畸形或髋内翻等不良情况,导致治疗时间的延长。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新型治疗手段,能重建股距,显著提升股骨颈和股骨干的承受能力。给予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前,将股骨头、股骨颈周围软组织清除,防止截骨时因软组织的牵拉导致股骨距等骨折碎片被连带。手术过程中时刻关注股骨距和股骨大粗隆的血运,防止出现骨折不愈合。因股骨大粗隆是臀中肌止点,臀中肌能够有效防止人工关节脱位,因此完美重建股骨大粗隆十分重要。股骨距和股骨大粗隆良好复位,有利于提升股骨大粗隆对假体的把持力,有助于臀肌、股外侧肌维持张力。术后患者能尽快下床活动,且承重能力恢复迅速,术后并发症发生较低,能够有效加速髋关节功能恢复,缩短患者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提升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能降低并发症发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缩短患者康复进程,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股骨颈螺钉股骨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治疗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系统(FNS)比Hansson钉稳定性更好、固定更可靠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术后跟骨螺钉取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内固定螺钉要取出吗?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一种深孔螺钉防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