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读思达”教学法的思考和实践

2020-07-23 08:57张荣丽
武夷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思达读思达平行四边形

张荣丽

(南平市第三中学,福建 南平 353000)

快速发展的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自然引导传统填鸭式的课堂转化到当下教学新形式:翻转课堂、学习共同体、慕课等。在《“读思达”教学法和核心素养教育》[1]教学法一文的启发下,引出了对这一教学法的思考和实践。

1 “读思达”教学法的内涵和外延

读思达”教学法包括阅读、思考、表达三个环节,阅读即信息输入,含读教材、读图表、读实物;思考即信息加工,含想象、推理、演绎等;表达即信息输出,含语言表达、笔头表达,关系到知识的展现、迁移、运用等。“读思达”教学法是翻转教学的一种新形式,以学生学习为本位,课堂建立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中心,学生经过这三个流程相对完整的学习,可以把学科知识迁移、转化、提高、内化为学科素养。教学法是面向所有学科、学段的“通式”教学法、基本教学法,用公式表示就是:学科学习(教学)=学科阅读+学科思考+学科表达[1]。

2 “读思达”教学法相关的研究成果

2013年9月台北中山女子高级中学张辉成博士提出“学思达”教学法,并首先在语文学科进行实践,统计至2016年9月,已有66个随时开放的“学思达”教学法教室,覆盖至台湾地区各个学科领域,被越来越多的学生所喜欢[2]。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原研究员江山野认为,当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后,课堂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教学中要尽可能让阅读学习替代一定程度的‘听讲’,讲解要针对学生阅读中产生的问题,或对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设置议题,组织学生进行互相答疑[3]。

日本学者佐藤学在《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一书中写到,让那种与物与教材对话,与同学与教师对话,与自我与自身对话的学习成为教学的中心。与物与教材对话即阅读,与自我与自身对话即思考,与同学与教师对话即表达[4]。

王永“指导自主学习”新课程教学改革实验,得出结论是[5]:阅读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起点,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容易把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书本知识与生活常识之间关联起来,自然地产生兴趣,激发出学习欲望;探究性学习也建立在对教材有意义阅读基础上,应用自主学习来扩充认知的背景,提高课堂探究性学习的起点。

3 “读思达”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数学概念指用简洁的语言对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的高度概括,一般包括定义、定理及推论,是学生学习数学、接受新知识的基础[6]。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的学习过程。

3.1 自主阅读与文本对话

阅读即信息输入,含读教材、读图表、读实物[1];当学生还不具备阅读能力的时候,必须把培养阅读能力作为教学重点。

3.1.1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为了让学生读进去,读出趣味,读出想法,教师指导学生按以下要求阅读:逐字逐句看教材,弄清每句话含义,特别是术语、符号、公式要多琢磨;对难理解的关键字句标上符号或写上角注、眉批;阅读教材后能在头脑中重建教材内容;提出疑问或谈出自己的感受。

3.1.2 指导学生学习书本例题

盖:盖上例题的解答过程;解:自己尝试解题,用铅笔解答在例题边上空白处;比:与例题解法比较;悟:归纳步骤、领悟原理;变: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这样指导学生学习例题,不仅解题,对例题中提出的问题还可能寻找到新的解法,好处很多。

3.1.3 检查学生阅读情况

检查学生阅读情况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检查阅读效果的形式是多样的。了解同学的动手情况即检查课本及预习笔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即提问学生;了解学生思维情况即让学生提疑难问题;采用测试的方式进行检查,针对测试中出现的问题展开教学。

3.1.4 解决情境中的问题

基于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设置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解决情境中的问题,使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比如北师大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小节《整式》的教学,我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见下图1图2):春节的热闹场面刚过,代数式王国里的很多成员还意犹未尽,各家族长纷纷召开家族会议,研讨振兴家族大计(我把需要用的代数式用彩色笔写在纸张上,贴在学生的胸前,让学生表演)。会场把门的是主持人2a,已入会场的有:3,a等,其他几个也顺利入场,但主持人2a却将2x+y、1/x拦在场外2a说:“你们不许进”,1/x、2x+y问“为啥不许我们进”,2a说“你们和我们不是同一类”用这种情景法设计能引出对问题的初始争论,把学生的讨论一步步引向更有深度的问题,教师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学生现有思维水平的边界上),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导讨论,而不是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也就是不代替学生思考)。

图1 问题情境Fig.1 Problem scenario

图2 具体问题Fig.2 Specific questions

3.2 思考问题与自我对话

思考即信息加工,含想象、推理、演绎等[1];当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时,“先学后教”成为课堂的教学常规。于是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先学中产生的问题可以给我的教学起到导航的作用。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小节“展开与折叠”,可以创设一个活动情境:将一个彩色正方体盒子的表面沿某些棱展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活动可操作性强,每个人都能动手,剪好的同学把作品贴到黑板上,学生产生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呢?”这个问题的出现,马上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通过这种探究活动,学生不仅获得对数学问题的解决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而且能从整体意义上领悟数学活动的意义。

3.3 表达展示与他人对话

表达即信息输出,含语言表达、笔头表达[1],关系到知识的展现、迁移、运用等,自主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探究是课堂教学的常态,表达是课堂教学的升华。

课堂呈现学生的教学情境必须选与当前学习相关的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立即解决的现实问题即课堂学习的中心内容尽量选与本堂课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发生的事件或问题[7]。如《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这节课随着课堂的进行先后提出下列问题。

问题1:沿着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擦去三角形ACD,只剩下一个三角形ABC,如图,你能重新画出这个平行四边形吗?

问题2:能说明你画的是平行四边形吗?

问题3:刚才同学们用平行四边形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把三角形ABC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你还有其它方法吗?

问题4:如果已知一个四边形ABCD,那么补充什么条件,使得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刚才我们已发现五个方法,你还能发现新的方法吗?

让学生表达,把自己的思考用作品的方式表现出来,与同伴分享,也是总结提高、深化理解的过程。

4 “读思达”教学法的课堂特点

4.1 动静相生的课堂

据研究,小学生的专注力在5~10 min,初中生的专注力在7~15 min,而高中生及成人的专注力则只有15~20 min[8]。传统课堂往往沉闷,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而“读思达”的课堂则把学生从这种束缚中解放出来,建立学习小组,小组长组织讨论,学生上台发表意见,师生共同解决问题。这种“动静相生”的学习氛围也能够使学生更加专注,全身心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4.2 高效学习的课堂

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学习金字塔”的研究显示,上课听讲只能记住学习内容的5%,阅读能够达到10%,讨论能够达到50%,而教授他人的学习效果最佳,能够达到90%[8]。传统课堂很少安排学生讨论时间和“教”他人的学习的机会,在“读思达”课堂,通过小组合作,通过学生给学生讲解,可以相互学习,巩固知识,达到高效学习的效果。

4.3 沟通表达的课堂

“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是21世纪最重要的核心能力之一,而表达能力是团队合作与沟通的基石”[8]。传统教学的学习检测主要以纸笔测验为主,学生的表达能力没有得到重视,初中生已不喜欢回答问题,更别说举手发表意见。在“读思达”课堂学生站在讲台上从容不迫地发表意见已成常态,争得面红耳赤的场面早已司空见惯,这是“读思达”教学法带给学生受益一生的能力。

5 “读思达”教学法三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在有些课型中“阅读、思考、表达”这三个部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有系统的、有结构的、有逻辑的学习,在这个学习系统内,三个环节可以是递进的关系,也就是在阅读的基础上深度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个性化表达。例如在学习《同底数幂的乘法》时课堂是这样进行的:问题1: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本第95页。根据乘方的意义填空,看看计算结果有什么规律。25×22=2();a3·a2=a();5m·5n=5()。

通过以上观察,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你能用一个式子表达这个规律吗?你能解释为什么吗?回顾法则的探究过程,我们经历怎样过程?读法则并思考:应用法则的条件是什么?问题2:分解法则。对于底数a(a不为0)与任意正整数m,n,am·an=?法则中等号的左边是两个幂相乘积的运算,等号的右边呢?等号两边的底数相同吗?等号两边的指数存在什么关系?

在有些课型“阅读、思考、表达”是随机组合,交织进行的。备课时需要做足功夫,哪些知识适合于学生阅读,哪些问题适合于学生思考,哪些内容适合于学生表达。如《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教师不再提问什么是角、边、角,这种不能启发思维的问题,而是从问题出发,从配玻璃入手设计了一个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有一块玻璃是三角形形状,碎成两块,要去配制一块与原来一样的玻璃该带哪块去合适?为什么?把学生引入疑惑阶段。教师为每一个小组精心准备两块“碎玻璃”(用硬纸片)要求学生把模型描一描、量一量、想一想,问发现了什么?在活动中,当学生的学习有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情况出现时,让不断的试错,不断的实践,才会顿悟,才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正是有了这种灵活的教学形式,才能够促进学生的独立阅读、才能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才能得到对知识的准确表达。

6 “读思达”教学法的优点

“读思达”教学法是能够让学科核心素养成功落地的教学新形式。课堂不仅充满活力,学生还获得更多的发言机会,能够到讲台这个聚焦点进行发表[2];课堂不仅动态生成,学生还获得更多的“兵教兵”机会,学习变得更为高效;课堂不仅因材施教,还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参与都到学习中来;课堂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辩证思考能力、准确表达能力。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读思达”教学法的宗旨,而这与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相吻合,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相一致。

猜你喜欢
思达读思达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读思达”教学法的数学学科实践
浅谈“读思达”教学法之思与行
营造“六和”数学课堂 彰显“读思达”魅力
平行四边形的烦恼
汽车轴承的疲劳耐久分析与研究
“读思达”教学法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探究
姜思达的人生三路向
找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