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冰雅,张 俊,成亚男,赵怡璇*
(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电诊科,吉林 长春130041;2.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放疗科)
患者,女,50岁,发现右侧腮腺区肿物1年,期间未行任何特殊诊疗。专科检查:右侧腮腺区可触及一大小约3.5 cm肿物,无明显压痛,表面光滑,界限清楚,无波动感,压痛(-),肿物表面无破溃,为进一步治疗入院。
入我院头颈部外科后完善相关检查,超声检查:双侧腮腺及周围淋巴结,浅表局部肿块:右侧腮腺厚约2.6 cm,其内可见0.6 cm×0.9 cm的椭圆形淋巴结,腮腺偏右方可见1.4 cm×2.2 cm×2.5 cm的菜花样低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其内血流信号稀少。右侧颈部II区可见淋巴结样回声,较大的1.3 cm×0.5 cm。左侧腮腺厚约2.1 cm,其内可见0.9 cm×0.5 cm的淋巴结样回声。左侧颈部II区可见淋巴结样回声,较大的2.9 cm×0.4 cm。 超声印象诊断: 右侧腮腺内占位,待除外癌可能,双侧腮腺内淋巴结略大,双侧颈部II区淋巴结显示(图1)。磁共振腮腺平扫加增强:右侧腮腺见类椭圆形长T1长T2信号,肿瘤大体部分位于腮腺浅叶,局部累及腮腺深叶,较大层面大小约25.5 mm×15.9 mm,DWI呈明显高信号,边缘较清,其内信号混杂不均,增强扫描呈明显延迟性强化,局部见小类圆形区域未见强化;双侧腮腺内另见多发小结节状稍长T2信号,DWI未见高信号,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咽旁间隙未见受累,扫描范围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诊断提示: 右侧腮腺多形性腺瘤可能性大。双侧腮腺小淋巴结显示。
行全麻下右侧腮腺肿物切除,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术中所见:右侧腮腺区可触及一大小约25 mm×15 mm椭圆形肿物,质韧,表面光滑,界限尚清,无波动感,活动度差。术后给予生命体征监测、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术后病理:(右侧腮腺)上皮-肌上皮癌,神经周围有浸润,切缘未见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S-100(部分+)、CD117(部分+)、CK8/18(部分+)、p63(部分+)、CD56(-)、SMA(少量+)、CK7(+)、Ki67(阳性率10%)(图2)。
腮腺肌上皮癌是一种较少见的涎腺肿瘤,约占所有涎腺肿瘤的0.2%,由于业界对该肿瘤缺乏足够认识和诊断标准,致使该肿瘤的报道数可能远低于实际存在的数量[1]。肌上皮癌最早由Shel chon于1943年首次描述, Dardick于1995年完善了对肌上皮癌的阐述,加深了业界对该类肿瘤的认识[2]。该肿瘤好发于中年(平均年龄55岁),男女比例约为1.7∶1,多发生于腮腺,亦可发生于其他涎腺或腺体外组织,如皮下软组织、皮肤等。
从病理学角度讲,肌上皮癌是一种尚未被充分认识的具有宽泛形态学谱系的肿瘤实体,因与其他肿瘤相似,尤其是与富于肌上皮细胞的多形性腺瘤较难鉴别。肌上皮癌主要是由肌上皮细胞组成的恶性涎腺肿瘤,往往呈浸润性生长,造成局部组织破坏,同时具有转移的潜能[3]。肌上皮癌主要有三种亚型,玻璃样变型梭形细胞型及透明细胞型,其中透明细胞型最具有恶性潜能,是否浸润周围组织,是鉴别肌上皮瘤良恶性的重要组织学特征,其中免疫组化中Ki-67>10%,提示为肌上皮癌[4]。在显微镜下,肌上皮癌呈多叶状结构特征,中心常伴有坏死,形成真性囊性变或假性囊肿,在超声中表现为不规则结节内散在不规则无回声区。当然,不能以结节内存在囊性结构作为肌上皮癌的诊断依据,不少涎腺肿瘤如Warthin瘤,也存在囊性变。因此,对于肌上皮癌的鉴别诊断,应把更多焦点放在对周围组织的浸润上[5]。
本例报告即属于一种较少见的涎腺肿瘤,癌的成分倾向涎腺肌上皮癌,较少见。目前腮腺肌上皮癌在超声报道中不多,缺乏足够认识和诊断标准,同时缺乏特异性超声表现,需
A、B:腮腺内(肿瘤大体部分位于腮腺浅叶,局部累及腮腺深叶)可见1.4 cm×2.2 cm×2.5 cm的实质低回声肿物,形态呈菜花样,边缘不规则,内部回声杂乱,周边回声略增强,占位效应明显,与周围组织分界欠清,前界紧邻皮肤层,后方未侵及肌层,CDFI 示右侧腮腺区肿块实质部分血流信号稀少。C、D:右侧腮腺内可见大小约0.6 cm×0.9 cm的椭圆形淋巴结,皮质略增厚,皮髓界限欠清,内部及周边可见少量血流信号。
A:低倍镜下示肌上皮癌的组织学背景中见癌细胞,排列成呈多叶状结构特征,中心常伴有坏死,形成真性囊性变或假性囊肿(×40);B:高倍镜下示肿瘤细胞排列,可见透明细胞,细胞具有明显异型性(×200)。
结合临床资料和病理诊断。超声可以清晰、无创地显示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为临床提供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