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德泉
苏州人很会生活,苏式美食,苏帮莱肴还有苏式面点,色香形味韵都特别考究。千年的文明衍生了以“苏”当头的苏式文化生活,经常听苏州人说,出门两大事:吃面与听书。悠闲生活可见一斑。
苏式面点花色品种多达五十多种,还有时令新品,重工重料,注重汤水,工艺大有讲究,简单一碗面其实不简单,色、香、味全在,品相极好,不仅老苏州独有情钟,就连邻近苏城的杭嘉沪、湖锡常的食客都会慕名赶来。苏式名牌面馆如:同德兴、朱鸿兴、观振兴、陆长兴、陆振兴、裕兴记,带“兴”的好似名店,其实也不是,更老更有名声的两家是黄天源和五芳斋。不过各家有各家的特色与招牌,如黄天源的炒肉面,同德兴的枫镇面。
☉ 苏州三虾面
苏州人更讲究的是按时令吃面,怎么说法?春天有三虾面、夏天有枫镇面、秋天有蟹粉面、冬天有羊肉面,只有在这个季节吃味特别鲜美,过季不候。
说书先生(评弹演员)讲起吃面,全是美食家老吃客,他们一年四季闯荡江湖,见多识广,吃面可当风雅事。
某年暮春,正值河虾旺季,苏式面店裕兴记隆重推出一年只做一时节的面点“三虾面”。何谓“三虾面”?老吃客一听便知,由虾脑、虾仁、虾仔调料做成面浇,面做成拌面,而不是汤面,这样才不会流失面浇的珍贵,鲜美无比。评弹名家赵开生先生正好来苏光裕书厅演出,说唱《珍珠塔》细致入微,调动各种手法让听众饱尝其精华,好一比美食“三虾面”回味无穷。名家演出天天爆满,凭啥?名响艺高有特色。演出在掌声中结束,有两位赵开生先生的书迷即“赵迷”去后台拜望赵先生。见面后他俩盛赞赵先生的艺术,听了十分过瘾,并同时发出了邀请,先开口的一位蛮有把握地说:“赵先生,明天请倷‘松鹤楼’吃大餐。”赵先生连忙婉拒。后开口的一位胆怯地说,“赵老师,明天请倷吃碗面阿肯赏光?去‘裕兴记’吃三虾面,阿好?倷一定要去格。出虾仁、出虾脑、出虾籽,啥个功夫?鲜美无比,就像倷刚刚弹唱的‘进房门又出门’一层又一层地描绘,味道赞噢。”这位“赵迷”将三虾面的手艺味道与赵开生的书艺作了番比较。赵先生会意一笑,欣然应邀。苏州评弹与苏式面点都是精工细作,追求品质,赵先生老吃客也,正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又一年初夏,“同德兴”名店重磅推出时令招牌面——枫镇大面,苏州老吃客、时尚客,蜂拥而来。评弹名家杨振言老先生与两三好友清早特从上海赶来为尝尝名闻遐迩的枫镇大面,早已订座,临窗一桌。堂内是古色古香一袭苏式装饰,吃客与服务员川流不息,生意兴隆;窗外是小桥流水,枕河人家,不时还传来弦索叮咚,吴侬细语。杨先生笑容可掬,只见他打开了话闸子:“啥叫枫镇面讲拨倷听,相传,乾隆年间,在枫桥镇上面馆张姓店主正为缺钱进料发愁,郁闷之下喝酒浇愁,昏沉中误将喝剩的残酒倒入吊高汤和浇头的锅中, 后来发现未加酱油等调料的汤和白焖肉居然澄清喷香,食客大增,从此改营白汤面。恰巧某年夏天,乾隆下江南游寒山寺路过枫桥,循香味进店吃面,喜得皇上御赐‘枫镇白汤大肉面’金字招牌,此后300 年来枫镇大面名闻遐迩。”原来如此,同来之友应声附道,周边吃客早认出大名鼎鼎的名家杨先生,好不高兴,遇上名家说书,吃面吃出了外块。
店经理闻听前来招呼,见了杨先生似见老友,殷勤招呼热情周到,并主动介绍起“秘招”:“枫镇面的面汤非常特殊,须用肉骨、黄鳝骨、虾脑、螺蛳肉等鲜物文火熬三小时,鲜美方能吊成。面浇采用优质五花肉,加作料放到锅中焖四个半小时才能起锅,白肉出盘后还要撒上白糖、葱,酒酿用冷开水冲淡后放在面上,才有酒香,味道鲜美,焖肉细嫩入口,很难做,但精细、鲜美的白汤面最适夏令食用。”经理还在滔滔不绝,不知谁出一言:“杨先生的书艺和同德兴的枫镇面有异曲同工之妙。”先生忽觉面香扑鼻,原来香醇汤白清澈见底的枫镇面已到眼下,嗅觉、视觉、味觉一齐对焦,杨先生连声称赞,不禁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