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进
与之前再贷款再贴现等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相比,此次新创设的两个工具具有更为显著的市场化、普惠性和直达性等特点。
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于6月初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关于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其中,新创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作为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
“与之前再贷款再贴现等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相比,此次新创设的两个工具具有更为显著的市场化、普惠性和直达性等特点。”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一是市场化,央行通过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激励金融机构,但不直接给企业提供资金,也不承担信用风险;二是普惠性,只要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对普惠小微企业办理贷款延期或发放信用贷款,就可以享受央行提供的支持;三是直达性,央行新创设的两个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货币政策操作与金融机构对普惠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直接联系,保证了精准调控。
「应延尽延」
覆盖小微贷款本金约7万亿元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小微企业普遍出现了资金周转困难。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2021年3月31日,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对其他困难企业贷款协商延期。
“也就是说,今年年內到期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均可以享受一次延期还本付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郭凯介绍,只要普惠小微企业在申请延期的同时承诺保持就业岗位基本稳定,银行即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本息延期,做到应延尽延。此前已经享受过展期政策的贷款也可以享受这一政策。预计延期政策可覆盖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本金约7万亿元。
为了鼓励地方法人银行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央行创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提供400亿元再贷款资金,通过特定目的工具(SPV)与地方法人银行签订利率互换协议的方式,向地方法人银行提供激励,激励资金约为地方法人银行延期贷款本金的1%,预计可以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延期贷款本金约3.7万亿元,切实缓解小微企业还本付息压力。
“这一政策工具可以较好克服总量型货币政策的不足,提升货币政策效率。”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认为,由于海外疫情对全球经济、产业链循环影响时间与范围超预期,有必要相应延长小微企业贷款,避免抗风险弱的中小微企业资金链断裂。
「提供优惠」
带动小微信用贷款约1万亿元
小微企业经营风险大,银行发放贷款时,一般要求有抵押担保。目前,中小银行发放信用贷款的占比只有8%左右。为缓解小微企业缺乏抵押担保的痛点,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比重,央行创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提供4000亿元再贷款资金向地方法人银行提供优惠资金支持。
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介绍,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主要面向经营状况较好的地方法人银行。最近一个季度央行金融机构评级为1级至5级的地方法人银行可申请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对于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于2020年3月1日至12月31日新发放的期限不少于6个月的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央行通过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按地方法人银行实际发放信用贷款本金的40%提供优惠资金,期限1年。支持计划惠及的普惠小微企业要承诺保持就业岗位基本稳定。预计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可带动地方法人银行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约1万亿元。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小微企业贷款的主要问题是信用风险较高,因此银行一般都要求抵押担保,而这正是小微企业不具备的,这也导致了融资难融资贵。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正是针对这些问题“精准点穴”。
“总的来看,这项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一方面可以加大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高贷款可获得性,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地方中小银行支持小微企业的能力。”温彬说。
「30条措施」
着力于中长期制度建设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证监会、外汇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落实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信贷支持政策、开展商业银行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等7个方面,提出了30条政策措施。
《意见》要求,各金融机构要不折不扣落实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信贷支持政策,开展商业银行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全国性银行要发挥好带头作用,内部转移定价优惠力度不低于50个基点,5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40%,开发性、政策性银行要把3500亿元专项信贷额度落实到位,以优惠利率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商业银行要将普惠金融在分支行综合绩效考核中的权重提升至10%以上,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首贷、无还本续贷。鼓励保险机构发挥保险保障作用,提供针对性较强的贷款保证保险产品。
《意见》明确,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支持作用。引导公司信用类债券净融资比上年多增1万亿元,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3000亿元,释放更多资源用于支持小微企业贷款。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加快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优化新三板发行融资制度,引导和鼓励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专注投资中小微企业创新创造企业。
“延期还本付息和信用贷款支持两项政策工具主要侧重于量的支持和结构性支持,有明确的政策目标取向,是短期政策,这是为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采取的一种临时性政策安排。”潘功胜表示,《意见》着力于长期性、制度性推动,通过督促商业银行加快观念转变和业务转型,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和政策安排,使其真正敢贷、能贷、愿贷、会贷,促成“质”的改变。
延伸
阅读
总量政策和结构性政策
文│魏枫凌
正是基于财政资金总量吃紧以及使用效率不足的制约,政府工作报告才对货币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如何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加大货币政策创新力度,提高金融支持针对性和精准度,提了五点措施:一是延长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二是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三是改进政府性担保机制;四是加大债券市场融资支持;五是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
货币政策分为总量政策和结构性政策,总量政策通常较为间接,作用对象也更广泛,而结构性政策则更有针对性。总量政策诸如普惠的降准降息、公开市场操作、量化宽松,结构性政策则是仅针对部分领域降准降息、对部分领域的再贷款、对特定私人部门金融资产的资产购买计划等等。易纲提出的上述五条措施,其结构性特征主要体现在每条都旨在支持中小微企业,并且尽可能降低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货币政策的总量政策传导效率不高,传导时滞较长,加上在给定货币外溢效应和有限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前提条件下,货币政策对直接支持财政大规模融资和支出也存有担忧,因此,从人民银行自身的目标实现来讲,也会更倾向于采用结构性政策。然而,货币政策首先是总量政策,各国央行在传导渠道效率不高的情况下才被迫创新了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即便是结构性政策,用多了也会产生总量政策的效果。因此,加强结构性改革,尤其是在根源上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使得财政支出政策和货币总量政策能够更有效,是中长期要做的事情。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助理张晓慧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上发表署名文章时首先表示,在疫情中切实支持中小企业,让它们得到真正的实惠而不是额外的债务负担,恐怕不仅仅是简单提供资金所能实现的,只能依靠体制机制的改革,所以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坚定地推动改革。
(编辑 周静 charm112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