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强
内容摘要:古今中外的无数案例证明,优秀的雕塑艺术能带给人们文化的紧密归属与心理上的巨大慰藉,形成深刻鲜明的永久记忆。本文分析了我国古代的图腾雕塑、陵墓雕塑、佛教造像以及伴随新时期兴起的纪念雕塑给人们心灵慰藉的不同功能,并以北京奥运雕塑、汶川地震雕塑、2020“抗疫”雕塑为例,分析了雕塑艺术在不同情境下对受众心灵作用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心灵慰藉、 “抗疫”雕塑、图腾雕塑、陵墓雕塑、佛教造像、纪念雕塑
雕塑艺术作为一种很好的情绪抒发与交流手段,在传达人们的思想情感.促进人与人的心理沟通,协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密切人与社会的和谐程度方面,有着十分突出的独特功能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华民族文化数千年发展历程中,积累下了数量众多的具有心理抚慰价值的优秀雕塑作品。这些沉淀在民族记忆中的艺术作品以各种形式,在带给人们心理上的巨大慰藉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上的紧密归属。具体表现在:
一、图腾雕塑
在远古时期,我国每个部落,种族都曾以种动物,植物作为自己的图腾而加以崇拜,由此形成了各种形态的图腾雕塑。《拾遗记》卷:“帝子与皇娥泛于海上,以桂枝为表,结熏茅瓦旌,刻玉为鸠,置于表端。”这是最早关于图腾的记载,这个图腾雕塑显然是安置在木柱上的柱形乌饰。每个民族的文化不同,形成的各类图腾雕塑自然不同,但都有着基本的含义与相似的作用。这些被赋予特殊寓意的雕塑形式,以最原始的物化形态和浓厚的神秘文化色彩,讲述着各种神话故事,代表着人们对神秘力量的衷心崇拜,对渺小的个体力量的内心抚慰。但由于木石材质的关系,这些图腾雕塑很少能经过天灾人祸流传到现在。形式有小型雕刻,洞窟岩石浮雕,内容包括祈求生育,多产,丰收,表现形式多为符号式,反映了精灵崇拜和咒物崇拜的观念,也是人类运用象征手法用固化的实物表示心理愿望的种尝试,另个意义上则是记载了人类文化发展的一段历程。
二、陵墓雕塑
古人迷信灵魂不灭,特别是秦汉以来,统治阶级更加笃信天命,妄想死后继续享受无上的权力和奢华的生活,因此厚葬风气盛行,帝王和王公贵族不惜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建造宏大的陵墓建筑,伴随大量的人俑.归总物品等殉葬品,还在墓前或墓周围设置石柱、石兽,石人等大型陵墓雕塑,集中体现了特定历史时代的社会理想.审美形式和高超的艺术水平。整体而言,墓葬雕塑代表了两类人心理上的两种思维认知:一是对已经拥有的或对即将失去事物的怀念与留恋,二是对丧失生命者对自己造成的心理创伤的种特殊安慰。前者如秦始皇墓兵马俑与唐代皇陵的石人石兽,代表着统治者对权柄的热爱,希望死去后能够统治阴阳两界,延续权力的光辉与荣耀;后者比如魏晋时期墓葬里的画像石,画像砖,表现表现墓主人的礼仪及其生活场面,庄园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反映人死后灵魂升天的意识,使得墓室成为墓主人生前环境的缩影,体现了后人对逝者的缅怀,纪念与祭祀等心理活动。
三、佛教造像
佛教造像始自印度贵霜时代的犍陀罗,后传到中国而不断完善。我国古代佛教造像艺术是一门集宗教.历史,艺术及工艺的艺术,体现着深厚的宗教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在给人们艺术享受的同时,还能“抚慰人的心灵”,被人们认为是“抚慰心灵”的艺术作品,这是其他艺术品所不能代替的。佛教造像可以引导人们加强对现实生活中痛苦,失望与不满的忍耐,满怀对未来的希冀去生活。佛教造像既是艺术美育教育,也是道德精神教育,在古代能够让人们破迷开悟.断除烦恼.觉行圆满。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窟,大足石窟等石窟艺术是卓越的艺珍品,凝聚了深厚的宗教感情,体现了鲜明的时代风貌,展示了一段完整的历史画卷,令人抒怀赏心的同时,也得到精神上的洗礼。
四、纪念雕塑
“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波澜壮阔的革命,直至新中国成立。现代雕塑艺术几乎与此同时诞生、发展,以鲜明的主题.丰富的形式记载了中国大地上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助于人们缅怀优秀人物,纪念重大事件,增强国家情怀,热爱社会生活。建国初兴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庄严宏伟,有中国独特的民族风格,是新中国成立后首个国家级雕塑艺术工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雕塑纪念碑。上面镌刻着170多个人物形象,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中国人民100多年来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斗争史实。纪念碑既有民族风格,又有鲜明的时代精神,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表示着全国人民对英雄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让人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内心深受震撼而热泪盈眶。
可以说,不管是图腾雕塑.墓葬雕塑.佛教造像,还是新时期的纪念雕塑,都有对精神与心理上的重要抚慰作用,共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一种优秀的存在形式。在当前我国振兴民族文化的时代潮流中,这些历史长河中的瑰宝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同埋藏于河床被尘封的遗物,有待被重新解读而焕发新颜,为现代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做出应有的贡献。
历史的车轮进入新的时期后,如果从现代医学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雕塑艺术不仅可以慰藉心灵,更是上升为辅助心理创伤治疗的一种有效方式。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卷入战争的各國人民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损失与破坏,造成了难以抚平的心灵创伤。“二战”结束后,许多国家用艺术医治心灵创伤,开始了雕塑艺术和人的精神面貌、心理医疗等关系的探讨。英国政府注重雕塑艺术中人文精神的激励作用,邀请艺术家参与医疗机构的建设与设计,创作,设置了一批此类主题的壁画、雕塑作品;美国将雕塑艺术作为创造优美环境的重要因素,提出了“治疗环境”的概念;日本在 些医院设置了主题温馨的雕塑艺术作品来缓解病人情绪。1989年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艺术在医院”项目,通过召开“艺术在医院”国际大会,强调雕塑艺术对环境的营造、对人们心理作用的有益改善,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响应。我国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借助雕塑艺术,抚慰民众心灵,凝聚民族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各地医疗雕塑
我国很多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了数量众多的雕塑艺术品,借助人文艺术辅助医疗。比如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建有《生命天使》雕塑,美丽的天使用长剑刺穿代表癌症的螃蟹,表达杀死肿瘤、治病救人的理念。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广场上建有巨大的《葫芦》雕塑,以中国古代吉祥物传递纳福增祥,驱病除灾的寓意。厦门市妇幼保健院草地上的《棉枕头》雕塑,刻画了一个趴在枕头上笑着酣睡的新生婴儿形态,让人感受到人世间的美好真情。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雕塑由不同肤色的手臂组成个巨大的圆,传达着团结一心,圆满和谐的含义。这些表达弘扬人性、关怀生命、激励患者战胜疾病等主题的雕塑作品,让原本严肃,紧张甚至具有恐惧气息的医院环境有了人文生机。通过欣赏艺术品,使患者转移不良情绪,减轻躯体痛苦,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对治愈疾病发挥积极作用。
2.汶川地震雕塑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我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地震给人民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失去亲人、朋友的痛苦,以及对于地震灾害的恐惧,给他们带来了心理、精神上的巨大伤害。社会上往往能够提供物资援助,而对心理援助无能为力。因此,艺术家们发挥艺术的特殊功能,鼓舞人心,对受灾人民进行心理抚慰,激发战胜灾情的勇气,树立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周年”活动主会场中,两座用来纪念“汶川”特大地震的雕塑让人激情澎湃:一件是定格地震发生时间的汉旺钟雕塑,另一件是体现军民救援的雕塑:解放军,救援人员、医生以及志愿者组成的13人救援小梯队,抬着伤员,在碎石路上艰难跋涉着。所有人物各具形态,形象鲜明,洋溢着着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的高尚情怀,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与精神感召。
3.2020“抗疫”雕塑
2020年1月,武汉冠状肺炎疫情爆发,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抗击疫情,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以无私无畏的大爱精神、奉献精神,书写了一部部可歌可泣的动人诗篇。为凝聚决胜信心、传递温暖大爱,《雕塑》杂志率先发起了“2020抗疫阻击战雕塑作品”征集。本人创作了一件抗疫主题纪念雕塑《抗疫有我,请党和人民放心!》参展,以写实手法塑造了四个头戴口罩,身穿厚重防护服,脚蹬防菌鞋套,战斗在抗疫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形象。人物目光坚毅,神情庄严,毅然站立,挥拳向前,洋溢着一种英勇抗战,义无反顾的精神风貌。这是医务工作者的有力宣言,传达着最美逆行者众志成城、团结抗疫,誓要打赢抗疫攻坚战的信心与决心。综观本次抗疫行动中的艺术作品,均遵循习总书记“再接再厉,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指导思想而创作,充满震撼人心的正能量。 幅幅精彩纷呈的雕塑艺术作品,体现着对“抗疫”战场的记录,对“逆行者”的敬仰,既是艺术家真实情感的流露,反映出艺术家们“有信仰、有情怀、有德艺、有担当”的精神风貌,也如同吹响必胜的号角,呼吁人们鼓起勇气,众志成城、共克時艰,以艺术独有的力量来给人们以精神的振奋与鼓舞,起到了传递温暖,传扬真情,传播正能量的作用。结语
中国艺术贯注重对“清远淡逸”的品格追求,对恬淡、适怀,清雅、高洁的心境营造,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时期,呈现出更加多元多维。开放包容的发展形态。对于雕塑家的雕塑创作而言,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给观众以心灵的美好启迪与精神的感人鼓舞,从而更好地实现艺术使命。
参考文献:
【1】陈绳正城市雕塑艺术[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8
【2】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3】徐自强,吴梦麟古代石刻概论[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
【4】李正晓中国早期佛教造像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5】殷双喜,永恒的象征:人民英雄纪念碑研究[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
【6】朱立元美学大辞典[M]上海:海辞书出版社,2014
【7】吴士新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论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