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生
水做的植物,风一拨弄,即发出窸窣的天籁。这便是苇,青苇。
那年,三碗从乡下来。三碗是外婆的内侄,从小就没了爹,想在城里落脚,外婆收留了他。三碗在城里待了十天,不习惯,要回乡下。
三碗带我去乡下。那个靠近黄海的小村庄,四周是大片大片的青苇。三碗的家,房顶是用苇片盖的,床是用苇席铺的,门沿挂的是遮阳、挡蚊虫的苇帘,从里屋往外看,筛下稀疏的光影。就是从那时起,青苇便摇曳着我的童年。
芦苇的青是一种兀自的青。攥一把,一滴一滴的青汁沁在手心,有一种香。不知是谁说过,每个人都是一株有思想的芦苇,立在风中梳理自己。我想起一些人,他们曾站在水边。
一株是孙犁。荷花淀里的那些芦苇纵使被割倒了,被捋成一片片,也会在那些水生女人的怀里跳跃,不一会儿工夫,“就编成了一大片。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在孙犁笔下,苇是一种韧劲,一种柔美。
一株是汪曾祺。《沙家浜》里的苇叶,在春来茶馆的窗后忽隐忽现。其实在写《受戒》时,汪曾祺让小和尚明子和农家少女小英子划船经过芦苇荡,听见船桨拨水的声音:“哗!哗!”汩汩水声,似曾相识。等到若干年后,贾平凹到常熟一游,不禁感慨唏嘘:“记住了这片可能是中国最干净的水,和水中浩浩荡荡的芦苇。”
还有一株是德富芦花。名字中嵌入苇的影子,文字里,“带有泥巴的芦根处有小螃蟹在爬着。在满潮的时候,一望无垠的芦花在水上映出倒影”;“芦间不仅是鲻鱼、虎鱼、虾等愿意栖息的地方,就是苍鹭、鹬鸟等也把这里当作隐身之所”。德富芦花的文字,隔着纸页,是扑面入怀的自然和乡野气息。
像青苇一样,秉性高洁的文人擅长白描,峰岫尽头是白云,笔力穷尽,平淡是真。
夏日葦荡有一种遮蔽性,它契合少年的心思。乘一叶小舟,穿行在密密的苇丛中,青苇被船头挤倒,又爬起,一个人的恣肆,只在少年的内心汩汩流淌。
那年秋天,我从乡下回来。三碗的来信接踵而至,我念给外婆听:“在我最苦闷、彷徨的时候,是您给了我帮助……经人介绍,我认识了邻村的一个胖姑娘……冬天,要到海边去打苇,挣些钱,把房子修了,把亲定了,新的生活才刚刚开始……”三碗就像《人生》中的高加林,又像他家房前屋后的青苇,一个回乡的知青,不向命运低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
摘自《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