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琪涵
【摘 要】纵观历史的长河、朝代的变更,古今中外的大部分诗人、作曲家、思想家等,都被月亮变化莫测的神秘、明亮高洁的气质、纯洁美好的象征而吸引着。从音乐美学的角度来看月亮: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有着不同的经历、思绪,发出不同的感慨、结论,这些共同汇聚成了月亮之“美”。本文主要以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与德彪西《月光曲》为例,以比较的方式浅析两部作品如何体现月亮的宁静之“美”。
【关键词】月光曲;贝多芬;德彪西;对比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0-0061-02
有不少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为世界音乐宝库增添了绚丽的光彩,在不同时代背景下诞生的优秀作品甚至成为时代的象征。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与德彪西的《月光曲》都是世界佳作,虽然曲名相近,但是审美感受、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的不同,注定了两部作品展现出了不同的魅力。
一、从立美主题中做对比
立美主体的心理结构,与特定时代、民族群体审美心理结构有较直接的联系[1]。在贝多芬与德彪西所存在的时代,他们的审美意识必然受到所属时代的社会状态、结构、经济发展状况、思想意识、文化潮流的影响。
贝多芬是浪漫主义的音乐创始人,他的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月光奏鸣曲》就是在维也纳时期 (1793-1802年)所创作,此时的他了解到法国大革命的状况,接触到法国革命时期的音乐,贝多芬受到了法国资产阶级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等人文主义思想影响,贝多芬的创作思想发生了改变,他大量的重要作品都反映了当时的乐观主义和强烈的革命激情,他抛开早期奏鸣曲中老旧的古板的规矩,追求形式的完美和内容的深刻性,他崇尚自由、痛恨封建压迫,这种思想也逐渐渗透在《月光奏鸣曲》中。
德彪西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者。十九世纪末正值欧洲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度的大变革时代,浪漫主义艺术在此时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同时西方的美术中心在法国,有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受官方学院派的影响,渴望用最美的一瞬间的印象来作画,随着油画《印象——日出》的出现,被定义为“印象主义”。这时的艺术家们想在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和创作基础上做出革新,其中包括德彪西,他受特定时代、民族群体审美心理结构的影响,大胆突破传统音乐的框架,受以莫奈为代表的法国印象主义画派的影响,同时又得到马拉梅为代表的象征主义诗歌的启发和熏陶,注重描绘瞬间印象,向“印象主义”靠拢,《月光曲》就是很好地抓住瞬间印象通过音乐描绘的例子。
相同的是贝多芬和德彪西的审美意识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受特定时代、民族群体审美心理结构的影响。不同的是他们生活在两个不同时代的总体审美意识下,对他们的立美主体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从参照点中做对比
1801年貝多芬创作出《月光奏鸣曲》,这首作品是他送给自己倾心的朱莉·圭奇贾迪伯爵夫人的,这段感情以失败告终。他把自己在爱情中的美好向往以及爱情失败后的痛苦在音乐中宣泄出来,而并非真正地描绘月光。后来题目“月光”是来源于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在他觉得第一乐章是描绘费尔伐里斯吉特湖上的月色美景。
德彪西的《月光》选自《贝加莫组曲》中的第三首,在德彪西追求革新自由的风格中,吸收了当时印象主义绘画派的技巧,并将这种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月光》就是德彪西早期印象主义的最典型的代表作品,通过音乐描绘在宁静的夜里,月亮挂在高高的月空与群星相伴,微风轻拂树叶微摇的唯美画面。
通过对比可看出两部作品虽然都由“月光”来定名,在内容中也都有对月亮高挂空中之美的描写,但是真正的参照点[2]是不同的,贝多芬用凄美的月光来代替自己失败的爱情故事,而德彪西则真正描写月光梦幻朦胧的美感。
三、对比《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与《月光曲》的个体审美意识
贝多芬作为古典乐派的音乐代表人之一,他创作的大部分作品都与当时社会存在的实际现象有关,因为受专制制度的影响,贝多芬想要在作品中展现自己对革新的向往,所以希望听众在他的音乐中听到他内心的想法。听贝多芬的音乐就像在读贝多芬所写的文章一样,他把自己的内心变化赋予在文章中,文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往往都会用不同的音乐创作与技巧体现出来。以《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为例,#c小调单三部曲式结构,整体速度为慢板,第一乐章充满了痛苦、悲伤的基调,通过前文所述可以通过读文章的方式来体会贝多芬笔下的月光之美。第一乐章第一主题由慢速、很弱的三连音为故事的发展奠定了较为悲惨的感情基调,同时用比较均匀的音乐把“读者”带入舒缓安静的氛围内,在缓缓升起的明月下,贝多芬与德国伯爵的女儿朱丽叶·圭恰尔迪相爱了,由于此时的贝多芬已经患有耳疾,朱丽叶·圭恰尔迪的出现好似宁静的月光照进了贝多芬绝望的心中,使他重燃对生活的信心。第二主题中三连音开始转入了高音区,可以说这是第一乐章的高潮部分,三连音低音区与高音区相互交错表现出贝多芬内心的躁动,他与朱丽叶·圭恰尔迪的美好爱情使贝多芬燃起了对生活的热爱,此时的月亮正是最为皎洁之时,虽然偶尔有云彩经过,但也挡不住它洁白的光芒。第三乐章中音乐变得舒缓起来,表达了贝多芬淡淡的悲伤,他们的爱情故事以朱丽叶·圭恰尔迪另嫁他人为结局,悲剧故事结束了,月亮也逐渐消失在空中,暗示贝多芬也重新回到了被耳疾折磨的绝望生活中。
《月光》是德彪西于1890年-1905年间所写的《贝加莫组曲》的第三首,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作,用轻薄的笔触、清淡朴素的音调,描绘出一幅轻纱薄雾、月色朦胧的迷人景色,欣赏德彪西的作品就如同在欣赏一幅绘声绘色的画卷。《月光》采用复三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使用了大量的弱音记号,营造了夜色朦胧的效果,使人仿佛看到云层若隐若现地围绕在月亮周围,月光透过轻薄的云层洒在水面上,让听众产生梦幻的感觉。第二部分,大量琶音的使用,掺杂着独立分解的和弦、泛音,内容开始丰富起来,像一阵微风吹过云雾散开,空中的星星调皮地眨眼睛,让听众清楚地“看见”美轮美奂的星月交织的景色。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主题再现,在这一部分里,激动的情绪开始转变,表现出了一种月亮穿越了云层挂在夜空的最高处,是月亮最明亮、最迷人的时刻,这一部分虽然是主题再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乐曲的进行,作者开始添加一些临时变音记号,正是利用不同音色的描绘,给听众创造出不同的音响效果。最后结束在琶音上,就像天空渐渐泛白,柔和的音色给听众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两部作品之所以成为时代佳作,是因为我们在聆听音乐的同时也听到了两位作曲家的心声,更多的是立美意识的认同,两位不同风格、不同乐派的时代作曲家,通过创造自身价值来丰富音乐之美,是世界音乐史上不可多得的音乐大师。
参考文献:
[1]修海林.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04,364页.
[2]修海林.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04,3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