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歌剧咏叹调钢琴伴奏教学研究

2020-07-20 00:41田亮
戏剧之家 2020年20期
关键词:复调咏叹调钢琴伴奏

田亮

【摘 要】巴洛克时期,由于乐器的发展和歌剧的诞生,使音乐在内容和表演上都更加丰富多彩,并且与乐队、伴奏紧密结合在一起。巴洛克歌剧咏叹调的伴奏,从早期最基础的以通奏低音为主、以柱式和弦为辅,发展到17世纪中期的分解和弦,再到17世纪末大量使用复杂节奏型以及和弦外音。随着巴洛克时期音乐的不断发展,歌剧咏叹调的伴奏也趋于丰满和辉煌。学习巴洛克歌剧咏叹调的钢琴伴奏,对于加强钢琴基本功和技巧,增强艺术处理能力有很大帮助,同时能够加强和声、复调的知识结构。

【关键词】巴洛克歌剧;咏叹调;钢琴伴奏;通奏低音;复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9-0013-02

一、巴洛克歌剧咏叹调伴奏的教学价值

(一)巴洛克歌剧咏叹调伴奏的形式

巴洛克歌剧咏叹调常用弦乐五重奏伴奏,但根据教学和演唱需要,当代很多巴洛克歌剧咏叹调的伴奏都是由钢琴完成的。

巴洛克歌剧咏叹调伴奏的发展及其特点:

17世纪初,巴洛克早期歌剧刚出现时,咏叹调的伴奏还是以通奏低音为主,如蒙特威尔第(C.Moneteverdi)所作《让我死亡》就是典型代表,左手单音,右手使用多声部复调写法构成的柱式和弦。17世纪中叶,歌剧伴奏在“通奏低音”的基础上加以变化。左手依然是“通奏低音”做音响支撑,右手伴奏大量使用分解和半分解和弦,伴奏也渐渐有了无旋律伴奏的雏形,如切斯蒂(M.A.Cesti)所作《围绕着我崇拜的人儿》。而到了17世纪末,人们对于歌剧的整体音响效果有了更高的要求。歌剧咏叹调的伴奏渐渐摆脱了通奏低音单调音效的左手单音支撑,经过音、辅助音和附点等复杂节奏的运用,使伴奏变得更富有流动性和表现力。在旋律停顿时伴奏的作用被放大,能够支撑整个音乐的整体效果不因旋律停顿而终结。斯卡拉蒂(A.Scarlatti)所作《我多么痛苦》,该曲的速度较慢,旋律较简单,大部分都是四分音符、两个八分音符或两个十六分音符等较为简单的节奏型;钢琴伴奏部分,右手使用多声部复调写法构成持续性的柱式和弦或音程,而左手是在大跳之后使用流动性下行级进,而在下行级中又使用十六分附点音符加三十二分音符这样不稳定的节奏型,使得全曲情感压抑哀伤,情绪失落阴郁,却又有很强的抗争性。亨德尔作为巴洛克晚期的歌剧作曲家则成熟得多,《我悲叹为我的命运》选自歌剧《凯撒大帝》,该曲第一乐段为四四拍,伴奏使用左手八度通奏低音和右手柱式和弦的伴奏织体,全音符和二分音符的缓慢节奏听起来厚重沉痛。该曲第二乐段节拍换为八三拍,旋律节奏压缩,伴奏变为双手共同分解和弦,右手使用多声部复调写法,第三乐段节拍回归,但速度明显比前两个乐段快,旋律中十六分音符连续使用加上伴奏的大量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以及八度通奏低音,使得整曲情绪从沉痛、不甘转为抗争。

(二)巴洛克歌剧咏叹调伴奏的教学意义

巴洛克时期的声乐作品对于整个西方音乐发展史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巴洛克音乐复兴之风让世界音乐界重新发现和认识了巴洛克音乐的独特价值和无限魅力。巴洛克歌剧咏叹调更是以其高难度的华彩、漂亮的装饰音、优美的经过句成了经典中的经典。时至今日,巴洛克歌剧咏叹调的许多作品早已被列为世界各艺术院校培养学生的必唱曲目和国际声乐比赛的参赛曲目。国内声乐比赛中,演唱巴洛克歌剧咏叹调作品的也不在少数。因此,学习巴洛克歌剧咏叹调的伴奏,是有必要、有意义、有用武之地的。巴洛克歌剧咏叹调伴奏用于钢琴教学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基本功和技巧训练

学习巴洛克歌剧咏叹调的伴奏对于锻炼手指的独立性和灵活性是极有好处的。巴洛克歌剧咏叹调的伴奏,右手大多使用的多声部复调写法,也常常使用柱式和弦来伴奏,偶尔也使用音阶或者琶音。这些伴奏有难有易,想弹好这些伴奏,就必须加强对手指基本功的训练:如果是多声部复调写法的伴奏,那就必须要控制好每个手指的发力,至少让不同的声部清晰有层次;要是柱式和弦的伴奏,就要求手指要对琴键的距离感有所把控,才不会在柱式和弦快速变换连接的时候出错;如果是音阶或者琶音的伴奏,那就要求音与音在连接时,力度速度要尽量匀称、流畅。因此学习巴洛克歌剧咏叹调的伴奏可以在练习伴奏的同时,使手指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2.音乐处理方面

伴奏来主要是为旋律服务的,伴奏直接影响整首音乐作品的整体音响效果。多声部复调写法的伴奏不是单纯的独立的复调音乐作品,不可能像复调作品一样,旋律不停地在几个声部轮流出现。因此,伴奏者需要控制手指的力度,突出伴奏中的旋律,但是也不能忽视其他的声部,例如前面提到的《青青草坪》中,右手虽然是多声部复调写法,但是它是以歌剧旋律作为高音部出现的,因此你的伴奏依然需要突出旋律。而另外一个声部,就需要在主旋律声部有停顿的时候来支撑音响效果。如果是柱式和弦的伴奏,如《胜利啊!胜利啊!》通篇都使用的柱式和弦,旋律和节奏都较为简单,在弹奏伴奏的时候就一定要控制好力度。因为柱式和弦本来就会有很厚重和深沉的感觉,想要表达这种慷慨激昂、情绪高涨的感情,柱式和弦的演奏就必须有一种往上提的触感,力度也不能过强,不能干扰到旋律声部的清晰,在换和弦的时候尤其要注意。《我的荣耀和我的爱》的伴奏出现了上下行音阶,首先就要控制好上下行的力度,渐强渐弱、渐快渐慢都要合理有序,特别是在歌唱部分停顿休息,伴奏进入间奏的时候,伴奏必须加强力度控制,使全曲的情感不至于在唱段停止的时候有所中断,更好地配合旋律,使全曲统一富于表现力。

(三)巴洛克歌剧咏叹调伴奏对音乐理论的完善

1.和声理论

随着巴洛克时期單旋律乐曲和歌剧的诞生,为了让这些单旋律的作品更富表现力,采取了为这种类型的音乐加和弦伴奏的方式。“通奏低音”的出现,指示了伴奏中出现的和弦类型及和弦的构成,加强了纵向的音与音之间、音程和音程之间的联系,并且形成了这样的一些连续的进行,使和声的作用得到加强。大小调体系的确立以及和声的发展对于主调音乐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量正三和弦之间的相互连接,T-S、T-D、T-S-D使得巴洛克歌剧咏叹调作品的旋律和伴奏中转调都变得更为简单,更为流畅,更为自然,而属七和弦这个不协和和弦的表现作用也得到了更大的发挥。调性色彩的对比、和弦协和程度的对比、和弦稳定程度的对比,也使得巴洛克歌剧咏叹调作品内容的戏剧化进一步加强。

2.复调理论

巴洛克歌剧咏叹调作品伴奏中的复调织体模式,还处于一个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大多数巴洛克歌剧咏叹调作品伴奏的复调织体部分都出现在右手,且只有两个声部。虽然有明显的声部划分,但更多的是为了“通奏低音”和柱式和弦服务,并不像成熟时期的复调作品那样,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旋律线都具有独立性并有机协调地结合在一起。但是巴洛克歌剧咏叹调作品伴奏的复调织体模式,却是复调发展到成熟时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极为重要的部分。

二、巴洛克歌剧咏叹调伴奏的教学选材

(一)伴奏来源

现在存世的成书的巴洛克歌剧咏叹调作品,绝大部分都是各出版社出版的钢琴伴奏版,比如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意大利歌曲集》中的歌剧咏叹调作品,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维瓦尔第男声咏叹调20首》和《亨德尔歌剧著名咏叹调选集》等等,因此我们的教材选择有较大的自由。

(二)分类分级

根据巴洛克歌剧詠叹调作品伴奏的难易程度,把它分为三级。

1.初级:左手以“通奏低音”为主,右手以柱式和弦为主,速度较慢,整体难度较低。《让我死亡!》《胜利啊!胜利啊!》以及亨德尔的《让我痛哭吧》就属于初级。

2.中级:左手以“通奏低音”为主,右手是半分解或者分解和弦,速度适中。《尼娜》《我怀着满腔热情》等等曲目就属于这一类。

3.高级:有较为复杂的节奏型,复调伴奏织体清晰有层次。亨德尔的《思念的痛苦》(选自歌剧《奥托内》)、《对于疾风的威胁》(选自歌剧《奥托内》)、维瓦尔第的《我将失去我美丽的爱人》(选自歌剧《达里奥的加冕》)、《我紧紧拥抱你》(选自歌剧《阿特纳依德》)都属于这个级别。

三、巴洛克歌剧咏叹调伴奏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协调性问题

关于协调性的问题,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双手的协调问题,这个是比较基础的问题,多练习就可以解决。而更多的协调性问题更多来自多声部复调写法的伴奏,是单手控制的两个声部之间的协调。如果只是简单的二声部,节奏也比较缓慢的还好一点,如果比较复杂的话,对于钢琴新手来说,确实是一个比较大的考验。因此,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只能多练习基本功,加强手指独立性和控制力了。

(二)声部突出问题

声部突出问题,主要是看旋律在哪个声部,当然通常情况下旋律都会出现在右手的高音部。可是也会有例外,比如无旋律伴奏,有可能支撑性更强的声部出现在左手。因此,想要弹好一首巴洛克歌剧咏叹调作品的伴奏,首先要确定在伴奏中,旋律性更强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声部到底在哪,然后再通过左右手不同的力度控制,达到突出旋律声部的目的。

(三)喧宾夺主

无论是练习曲、乐曲、流行歌曲还是巴洛克歌剧咏叹调作品,伴奏永远都是为主旋律服务的,它可以很有表现力,但绝不能抢了演唱声部的风头。伴奏的存在是为了让音乐更富表现力,让唱段更富感染力,让音响效果能够更加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因此,力度、速度控制对伴奏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四、结语

巴洛克时期,由于乐器的发展和歌剧的诞生,使音乐在内容和表演上都更加丰富多彩,并且与乐队、伴奏紧密结合在一起。巴洛克歌剧咏叹调的伴奏,从早期最基础的以通奏低音为主,以柱式和弦为辅,发展到17世纪中期的分解和弦,再到17世纪末大量使用复杂节奏型以及和弦外音。随着巴洛克时期音乐的不断发展,歌剧咏叹调的伴奏也趋于丰满和辉煌。将巴洛克歌剧咏叹调钢琴伴奏融入钢琴教学和钢琴伴奏教学中,对于加强学生钢琴基本功和增强艺术处理能力有很大帮助,同时能够加强学生的和声、复调的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尚家骧(编译).意大利歌曲集[I].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5.

[2]贾棣然(译配).亨德尔歌剧著名咏叹调选集[I].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

[3]贾棣然(译配).维瓦尔第男声咏叹调20首[I].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复调咏叹调钢琴伴奏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
王宝钏
——寒窑咏叹调
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乐感的培养与钢琴伴奏的实践学习
宗教音乐人
人生咏叹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