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激活消费扩大内需的形势分析与建议

2020-07-20 05:04白士轩李云霞刘雅婷
经济论坛 2020年6期
关键词:消费

白士轩 李云霞 刘雅婷

消费对经济发展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高质量消费是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疫情的影响,河北省要坚定不移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把消费作为拉动内需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落实促进消费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在推动消费升级、优化消费供给、拓展消费需求、改善消费环境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打造消费新引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促进河北省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一、河北省居民消费现状

近年来,河北省出台了《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9—2020 年)》等一系列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为激发消费潜力、优化消费结构、提升消费品质、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营造了良好政策环境,产生了积极影响。

(一)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随着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落实,河北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持续稳定。2019 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34.2 亿元,同比增长8.4%,城乡市场繁荣稳定,城镇市场零售额13611.8亿元,增长8.1%;乡村市场零售额4322.4 亿元,增长9.5%;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1.2%,高于投资需求13.4个百分点,消费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二)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十三五”以来,居民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发展型升级、由物质型向服务型升级、由传统向新型消费升级的特征日益明显,居民收入用于吃、穿的支出占消费比重持续下降,文化、健康、旅游等消费规模逐步扩大。河北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由2015 年的26.05%和28.57%下降到2019年的25.7%和26.7%。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长较快,2019 年限额以上单位中,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2.1%,增速同比加快12.9个百分点,体育娱乐用品类、文化办公用品和通讯器材类分别增长96.2%、19.3%和53.2%。绿色消费成为新增长点,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中能效等级为1 级和2 级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1.2%,新能源汽车类增长138.4%。

(三)服务性消费蓬勃发展

服务业对GDP 增长贡献已超过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随着居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花钱买享受、买时尚、买轻松、买健康等正成为居民消费的新趋势,教育、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不断蓬勃发展。2019 年,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89.0 亿元,增长7.2%;旅游业保持量质齐升态势,2019 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7.83 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313.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46%和21.96%,对促进消费起到巨大带动作用;电子商务、网上零售、快递快速发展,2019 年河北邮政企业和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总量完成557.4亿元,同比增长46.6%,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22.7 亿元,同比增长30.7%,增速均居全国第一。

(四)消费方式呈现多元化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支撑的电子支付、网络购物、网络服务等新型消费模式不断涌现,“互联网+”快速进入交通、物流、餐饮、旅游、家政、美容、维修等各个领域,在激发需求潜力、扩大国内消费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强。传统消费形式逐步升级,体验式消费正在替代商品销售,成为驱动消费者去购物中心娱乐消费的主要动力。

二、当前消费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消费在促进河北国民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影响消费的体制性因素依然存在,消费环境、消费政策、消费设施等方面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尚有较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消费意愿和消费信心。

(一)居民收入水平偏低与消费价格偏高并存

图1

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两者具有很强的正向关联度,而物价水平则正好相反,物价越高,越会抑制人们的消费行为。河北省居民收入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9 年河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65 元,在全国排第17 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73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62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7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48元。在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消费价格却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019 年,河北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上涨3.0%,涨幅居全国前列,猪肉、药品、教育服务价格上涨成为CPI上涨的主要因素。较低的居民收入和不断攀升的物价水平导致居民实际消费能力下降。

(二)消费购买意愿持续走低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面对高额的房价、人口老龄化,教育、医疗和养老等生活压力,居民生活消费意愿受到极大影响。调查数据表明,2015—2019 年河北消费者信心指数分别为88.4、94、95.3、99.9、99.9,分别低于全国水平16、12、17、23、26.7个百分点,消费者购买意愿不足对消费品市场制约作用明显。2019 年河北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987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483 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372 元,分别低于全国水平16.6%、16.3%和7.2%。今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082 元,河北省4225元,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高品质产品和优质服务供给不足

河北省日用消费品产品结构主要以农副食品加工、纺织原材料、化学纤维等传统初级产品为主,消费类产成品、高品质产品相对较少,产品质量、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落后于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低端供给过剩、产品积压,而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不足。服务消费存在研发设计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物流快递、人力资源服务等发展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社会领域公共服务存在供给不足、质量不高、发展不均衡问题,托幼、养老、家政、健康、旅游、休闲等领域满足中高端消费的本土品牌缺乏,难以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生活性服务业不发达,部分消费需求外溢现象突出。从国家统计局反馈的数据看,2019 年前三季度,按卖家所在地分,网上零售额1723.7 亿元,同比增长22.2%;按买家所在地分,网上零售额2569.5 亿元,同比增长24.8%。河北居民在外省网上购物额及增速均大于本省商家通过网络卖出的零售额,“消费外流”现象突出。

(四)消费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消费环境是影响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尽管近几年河北省消费市场环境有所改善,但仍差强人意。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热点消费领域(住房消费、汽车消费、旅游消费)企业信用信息不透明;部分领域(健康、养老)产品与服务消费后评价机制未得到建立;全过程产品和服务安全防范机制不健全,消费市场监管体制机制不完善,虚假广告、假冒伪商品、价格欺诈、侵犯消费者权益等现象仍时有发生,特别是农村集贸市场表现得尤为突出,服务质量差,售后服务无保证,致使消费者利益受损,消费信心下降。

(五)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市场产生严重冲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对旅游、餐饮零售、交通运输、电影等消费领域冲击严重。据河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河北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684.2 亿元,同比下降23.7%,其中城镇下降24.7%,乡村下降3.4%。汽车类消费下降38.7%,机电产品及设备类下降42.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32.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31.1%,金银珠宝类下降46.6%。一些生产企业由于假期延长、交通管制等原因正常生产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从供给方影响了相关领域消费的持续稳定。

三、促进消费的有效措施

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最根本的是要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同时消除影响消费的体制机制障碍,畅通消费过程中的“堵点”“痛点”,从供需两方面协同发力、标本兼治,把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

(一)增加居民收入,夯实消费增长基础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增加居民收入是扩大消费需求之本。要释放消费潜力,提升消费水平,就必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使收入分配政策更加合理有效,同时稳定居民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1.把“稳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增加人民收入的基本途径和积极措施。一是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新基建”既是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一种创新产业。新基建领域的大规模投资,将使河北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速度加快,而经济结构变动的同时,也会给就业创造新的机会。以新基建的核心内容之一5G建设为例,据估计,2020年5G正式商用后将直接为社会创造约54万个就业机会;随着5G 应用范围的扩展与应用领域的深化,2025 年5G 将提供约350 万个就业机会;到2030年,5G 将带动超过800 万人就业,而间接带动就业的规模更是将达到1150 万个。河北要抓住机遇,统筹规划,积极布局,明确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和优先顺序,与传统基建一起发力,加快形成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二是加紧谋划推进重点项目。谋项目就是谋就业、谋民生、谋发展。要在条件成熟的重点片区、重点产业及公共卫生设施、环保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等领域,推出一批建设条件成熟的补短板项目。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围绕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发展平台、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领域,谋划一批龙头性、带动性强的大项目。三是认真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加大金融支持、减轻税费负担、优化政务服务等方面精准服务中小微企业,为企业生产经营解困,助力企业健康发展,千方百计让受疫情冲击的小微企业活下来,不裁员、少裁员,稳定就业大局。

2.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一般情况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其边际消费倾向趋于下降,高收入人群的消费比例要远低于中低收入群体。因此,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应重视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收入能力和低收入人群保障水平。一是要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目前河北省有42.4%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城乡之间消费差距明显,2019 年河北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4.1%。近一半的人口规模只有四分之一的消费额,农村还有很大的消费潜力。促进农民消费最终要提高农民收入,根本上要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立足村情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农村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潜力,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农村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卫生事业,提高农村文化教育医疗水平,推进农村增收减负。二是促进企业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及时修订和提高企业工资指导线和最低工资标准,引导企业提高职工工资水平。2020 年,全国已经有多个省份调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其中北京、天津等6省市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超过2000 元。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对增加职工收入,特别是对提高低收入职工的工资水平将起到直接拉动作用。河北目前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1900元,可根据实际情况稳妥慎重调整各档次最低工资标准。三是适时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水平,适度提高津贴补贴和改革性奖励性补贴标准,着力缩小与京津收入水平差距。

3.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是衡量国民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要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鼓励居民通过动产、不动产投资,将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转化为经营性产权;开展股权、债权、知识产权质押、抵押融资,依法增加红利、租金、利息等财产性收入。深化金融改革,支持金融机构开展消费金融创新,发展信托、融资租赁和财务公司,培育专业理财机构,发展个人理财行业,引导资产管理、融资、代理等中介服务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居民资产增值。推动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建立土地承包权、经营权交易制度,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

(二)提升供给质量,推动消费升级

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为抓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培育新兴消费,形成较强带动力的消费新增长点,构建激发消费潜力的长效机制。

1.提高产品供给质量。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品味有了很大的改变,人们更青睐高品质的工业产品和绿色健康农副产品。要适应社会消费需求,全面提升产品质量。一是完善产品和服务标准。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建立政府主导制定标准与市场主体自主制定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鼓励企业制定实施高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全面实施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围绕新型消费品领域,构建新型消费品标准体系,以标准实施促进质量提升。推动服务业标准制定修订,加快制定基础和通用标准,带动行业提升标准水平。在旅游、中医药、养老、家政、餐饮等重点领域遴选一批服务质量标杆单位,推动建设相关行业服务标准,选择部分服务业探索开展服务标准准入制试点。二是实施服务标准制定工程。加快质量安全、品种规格、兼容性、售后服务、回收再利用、检验方法及河北优势特色产品地方标准的制修订,探索建立适应消费扩容提质的新标准体系。三是实施品牌创建工程。适应时尚化、舒适化消费需求,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设计能力,打造一批影响力大、生命力强的知名品牌。加强对中华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标志、驰名商标等品牌的培育和保护。推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精心组织实施工业品、农产品、服务产品、文化旅游产品“四品创牌”行动,打造一批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品牌。

2、发展新型消费业态。顺应商业变革和消费升级趋势,鼓励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商旅文体等跨界融合,加快培育商品消费领域和服务消费领域的新业态、新模式。当线下经济实体因疫情而面临困境的时候,网上消费已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码”上推介、“码”上洽谈、“码”上交易、数字新零售正在以新的技术和理念改变人的生活,释放出更大的消费潜力。要积极引进国内知名品牌电商,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出台促进网络消费的激励政策,支持线下经营实体向场景化、体验式、互动型、综合型消费场所转型。发展线上零售、餐饮、问诊等服务,畅通便利社区居民的消费网络。发展壮大在线教育、智慧健康、医疗养老,实施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智慧旅游建设工程等专项行动,扩大数字经济消费规模。针对外需订单萎缩态势,支持企业网上洽谈、网上办展,主动抓订单、促合作。推进消费大数据平台建设,引导商贸企业、社会机构建设相关领域大数据库,探索推动建立大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实时全面掌握河北消费动态,增强分析预测、消费预警、消费拓展和政策响应能力。

3.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围绕居民吃、穿、用、住、行等领域,聚焦消费细分市场,加大特色产品研发和供给,开发新需求,形成消费新增长点。培育发展绿色消费、信息消费、文体消费、健康消费等,探索体验式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促进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支持绿色智能家电销售,扩大升级信息消费,提质扩容旅游消费,支持文化体育服务消费,扩大健康养老消费,健全家政领域消费。

(三)改善消费预期,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解除群众后顾之忧,提振消费信心,让消费者“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最大限度释放消费潜力。

1.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应对危机、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使居民即期和未来在养老、疾病、伤残、生育、死亡、灾害等方面均有基本生活保障,降低预防性储蓄,增加即期消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养老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适时调整基本养老金标准,积极稳妥地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和被征地农民的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健全失业、工伤保险制度,扩大保险覆盖面。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继续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增长机制,加强社会救助和帮扶,实现医疗救助城乡统筹。

2.调动消费积极性。调查发现,每1元消费券能带动3.5元的新增消费,这部分新增消费会进一步打开消费增长的空间。只有当老百姓有钱可花并有信心花钱,才能恢复萎缩的消费并激活产业链,最终发挥出消费拉动经济的强大作用。当前,可考虑针对低收入群体和贫困家庭采取一次性或阶段性现金补贴的方式,以纾困和改善民生,更大范围、更大力度鼓励支持居民消费。健全良好的消费宣传引导推介机制,合理引导社会消费预期,通过向居民发放不同形式的消费券,对餐饮购物、旅游消费、体育锻炼消费实施补助,扩大居民消费、活跃市场。

3.降低居民消费成本。首先要把房价稳定下来。城镇居民购房支出是家庭最大项支出,居住成本过高必然挤占其他方面的消费。据调查,目前家庭资产以实物资产为主,住房占比近七成,房贷是家庭负债的主要构成,占家庭总负债的75.9%。房价偏高不仅加重了还贷压力,也挤压了消费空间,限制部分人的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提升。必须长期坚持楼市调控大方向和“房住不炒”定位不动摇,着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减轻刚需群体的购房压力。强化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租赁住房供应,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积极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降低购房成本占居民消费的比重。其次,要大幅降低居民的水电煤气收费标准,提高居民的医疗和报销标准,提升居民所得税的上限标准。另外,可把九年义务教育延伸到十二年,并涵盖幼儿教育(托儿所/幼儿园)。年轻人是河北的消费主力,住房和小孩教育是年轻人最大的生活负担,通过大幅降低生活成本,把他们的消费能力培育起来,释放出去。

4.深入开展扶贫消费。扶贫消费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和服务,帮助贫困地区增收脱贫的一种方式。大力实施消费扶贫,有利于动员社会各界扩大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消费,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产业稳定发展,最终提高贫困地区家庭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开展扶贫消费,应本着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创新机制的原则,着力激发全社会参与消费扶贫的积极性。一是提升采购力度。各级党政机关、国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金融机构、大专院校、医疗单位等消费关键力量,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贫困地区产品。鼓励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多种方式,采购或推销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发挥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等政策机制作用,加大产品线上线下推广销售,全面提升采购力度。二是打通流通瓶颈。加强贫困地区网络基础设施、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网点建设,完善流通服务基础设施和网点体系,打通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三是提升供给质效。加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供给,开展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构建全链条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信用体系,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质升级。通过消费扶贫最大程度化解疫情对消费扶贫不利影响,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四)规范消费市场,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规范消费市场秩序是消费平稳增长、不断升级的有力保障。一是加强消费领域诚信建设。要进一步优化河北信用环境,加强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加快五级信用平台建设,实现信用信息互联互通。推进消费领域信用记录建设,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公示机制,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共享查询、公开公示、联合奖惩等作用,形成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的褒惩机制。健全“红黑名单”管理制度,加大对“红名单”守信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对失信“黑名单”企业实行跨部门联合惩戒。积极开展诚信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形成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社会环境。二是健全监管体系。加快建立统一、权威、高效的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体制。实施市场环境净化工程,农村市场整治工程,电商平台治理工程。实施市场信用管理和数字市场监管,大力加强12315 体系建设,破除行政区划壁垒,推动京津冀消费维权一体化协同。加大价格监管力度,扎实开展反不正当竞争、公用企业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实施食品药品安全工程,坚决守护药品、食品安全,为放心消费提供制度保障。三是保护消费者权益。在涉及群众生命健康的领域,加大对消费者的直接赔偿力度。推动大型零售企业进行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制度试点。提高消费者的主体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提高消费纠纷的调处效能。

猜你喜欢
消费
绿色消费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设计是消费,也不是消费!
40年消费流变
消费降级了吗?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消费舆情
消费物价指数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