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智 李 琛
近年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一带一路”战略步伐的加快,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在此背景下,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更便于开拓海外市场,经营海外业务,如持有国外资产,投资海外项目以及跨国并购等。另一方面我国其他企业也更加愿意走出国门,跨国经营,获取更高收益。这就需要我国商业银行在海外市场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从侧面来看这也给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驱动力。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无论是境外资产规模、营业收入以及分支机构均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市场已经具备了一定竞争力,并且已经有能力和意愿去开拓国际市场、经营跨国业务、成为世界银行。
然而,相比于全球的顶级国际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验匮乏。全球最早进行跨国经营的商业银行可追溯到12 世纪的意大利商人银行。而1917 年我国商业银行才开启了国际化的篇章——中国银行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在这短短百年期间,我国又发生了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步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停滞不前。况且海外市场的金融风险要比国内市场复杂得多,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对于海外市场的风险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又考虑到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银行处于绝对的核心地位,因此管理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中的风险对于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一定的意义。
国外商业银行较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验更为丰富,相关文献也较为充裕。早些年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国际银行减少他们的风险,因为他们可以通过扩张在其他市场和分散他们的风险进入全球资本市场。Laeven(2007)研究了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多样性是否影响其市场估值。我们发现存在多样化折扣:从事多种活动(如贷款和非贷款金融服务)的金融集团(比如银行)的市值低于将这些金融集团拆分成专门从事单项活动的金融中介机构的市值[1]。Demsetz(1997)研究表明:不同地区的贷款回报并不完全相关,那么国际多元化的银行可能会更安全,因为它们较少受到影响个别地区的冲击的影响[2]。
但后来经济学家们发现情况可能并非总是第一种观点那样。如果分散投资于风险较高的活动,即使这些活动的回报与现有投资组合没有高度关联,也可能增加整体投资组合风险。尤其在20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人们发现风险似乎可以在各国之间快速的蔓延,跨国多样化的理论可能并不有效,国际银行可能由于市场特定因素而增加风险。Berger(2016)研究表明了国际化与银行风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这与“市场风险假说”的实证优势相一致,“市场风险假说”认为国际化会由于国外市场的市场特定因素而增加银行的风险[3]。Berger(2013)基于美国银行业数据研究国际化对于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国际化产生的市场特定风险效应(marketspecific effect)的作用比多元化效应(diversification effect)更大,因此国际化经营增大了银行的风险承担[4]。Buch(2013)分析了银行国际化对德国国内市场力量(勒纳指数)和银行风险的影响,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对银行全球化的好处提出了质疑。文章指出在国际上活跃的大型银行获得了巨大的市场力量,而国际活动不一定会降低银行的风险,相反那些在大量外国持有资产往往会增加银行风险[5]。Buch(2013)研究银行生产率与国际化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风险承担水平高的银行更倾向于向海外扩张[6]。
就目前国内文献来看,对于银行的国际化经营以及银行自身的风险承担的研究越来越多,而研究银行国际化与风险承担之间关系的文献却极为稀少。2019 年10 月25 日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AIF)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 浙江大学金融研究所(IFR) 共同发布《2019 年全球银行国际化报告》。该报告选取来自38 个主要经济体的106 家银行深入分析,并指出,我国银行的国际化程度稳步提升,各家国际市场业务份额的逐步提升也会对其国内业务的风险传染也会加大[7]。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假设1:目前我国上市银行的国际化程度越深,其承担的风险越大。
本文以我国2004—2018 年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截止2018 年境外数据较为全面的7 家上市银行,分别为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数据来源于CSMAR 中国上市公司金融行业财务数据库及Wind 金融终端。
1.被解释变量。本文设定的被解释变量为银行的风险承担。常见的衡量银行风险承担的代理变量有:Z 值、贷款损失准备占贷款总额的比重、核心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预期违约概率(EDF)等。其中,Z 值通常衡量的是企业破产的概率。基于我国特殊国情,不少学者认为我国银行业是存在政府的隐形担保的,不存在破产的可能。并且银行破产风险的概率不能很好地来衡量我国银行在国际化过程中主动承担风险选择;核心资本充足率衡量的是银行自有资本抵御风险的能力,对于本文也同样不适用;EDF(预期违约概率)是比较合适的指标,但是由于我国EDF 函数尚未建立,无法获得我国银行的EDF 数据。基于以上情况,本文将采用不良贷款利率(Nplra)来衡量银行的风险承担,以贷款损失准备与贷款总额之比(Dllrl)作为辅助稳健性考察指标。
2.解释变量。本文设定的解释变量为银行国际化程度。在实证研究中,一般有以下几种指标来衡量企业的国际化指数:银行的海外资产与总资产之比、海外利润与总利润之比、海外营业收入与总营业收入之比、海外分支机构数与总分支机构数之比、海外雇员数与总雇员数之比。基于目前数据的可得性,本文将以海外营业收入与总收入之比来衡量银行的国际化程度。
3.控制变量。为了更好地描述我国上市银行国际化对风险承的影响,还需要控制其他影响银行风险承担大小的因素,包括银行特征、宏观经济环境等。
银行层面,本文主要控制了银行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存贷款比例等变量。国际上的主流观点是银行规模是国际竞争成功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Hirtle(1991)认为风险承担随着银行规模的变化而变化[8]。之后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Berger(2012)研究表明规模较大的银行具有更强的吸收风险的能力[9];De Haan(2012)认为银行规模可以降低其收益波动,即银行规模越大,其收益的稳定性越高[10]。徐明东(2012)等研究发现银行资产规模、资本充足状况及宏观经济环境对于风险承担的影响并不具有一致性。一方面资产规模越大、资本状况越好的银行具有更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银行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可以提高自身的风险偏好水平;另一方面这样的银行往往会受到政府更多的关注和更严格的监管,从而减少收益不稳定的业务,降低了风险水平[11]。Delisa (2011)研究表明,银行的盈利水平较差会降低银行承担风险的意愿,但是随着银行不断地发展,较差的盈利水平往往会成为银行主动去承担更高的风险、获得更好的收益的动因[12]。
宏观经济环境方面,Maddaloni(2011)研究表明经济越繁荣,当期违约率越低,银行越可能被动承担风险[13]。所以本文参照我国现有研究银行风险承担的文献,选取了M2 同比增速、GDP增长率作为宏观层面的控制变量,银行业景气指数作为行业层面的控制变量。
综上所述,本文将以下变量作为控制变量:银行层面: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存贷款之比、资产规模。
宏观层面:M2 同比增速、GDP 增长率。
行业层面:银行业景气指数。
4.调节变量。本文的调节变量为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银行收入的多元化效应也是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重要因素之一。 Demirguc(2010)[14]、Baele(2007)[15]发现,对非利息收入的依赖性越强,回报的不稳定性越低。同样,Stiroh(2006)发现银行总风险与收入来源多样化之 间 存 在 负 相 关[16]。Laeven (2007) 的研 究 表明,净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相等的公司是完全多样化的[17]。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假设2:我国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越高,越能越弱国际化对风险承担的正向影响。
为了检验银行国际化与风险承担的关系,本文建立以下模型:
从表1 可以看出我国上市银行国际化程度指标最大值为0.2522982,最小值为0.0013995,说明这7 家上市银行的国际化水平相差较大。事实也是如此,我国商业银行和工商银行的国际化程度远远高于其他5 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贷款损失准备与贷款总额比这两个指标的差距也较为明显,说明我国上市银行的风险承担也存在较大差异。由于这7 家银行上市时间存在差异,所以部分数据存在缺失情况。
为防止实证分析出现异方差的问题,影响模型的稳健性,故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对本文模型进行White 检验。White 检验的原假设H0 是变量为同方差。
本文对各模型的White 检验Chi2 值分别为56.26、 67.80、 57.42, P 值 为0.0601、 0.0695、0.0691,因为P>0.05,所以同意原假设,本文模型均不存在一异方差。
由于本文使用了7 家商业银行13 年的面板数据,所以在回归分析之前需要进行Hausman 检验已验证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本文对模型进行Hausman 检验结果为各模型的Chi2值分别是33.76、32.82、35.80,P 均为0.0000,因为P<0.05,故本文模型均拒绝原假设,采用固定效应模型。
本文将逐步研究四个Model,Model 1 中仅研究控制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ROA、ROE、存贷款比例、企业规模、M2 同比增速、GDP 增长率、银行业景气指数7 个控制变量以及调节变量非利息收入占比。
Model 2 在引入控制变量的基础上,探究银行国际化程度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Model 2 表明银行国际化程度与银行风险承担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的正相关,即我国上市银行国际化程度越高,其风险承担水平越高。
对这一结果的解释如下: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分支机构主要集中于港澳地区和亚洲其他国家,地域分布不合理。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国际化进程中的多元化效应不明显,无法达到分散风险的效果。
表1 变量描述性统计表
表2 多元回归结果
Model 3 中加入银行国际化和非利息收入占比的交互项,银行国际化和ROE 的交互项与银行风险承担在1%水平上负相关,说明我国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越高,越能够减弱银行国际化给风险承担带来的正面影响。对这一结果的解释如下: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越高,说明商业银行对于资产业务的依赖性较低,业务更加多元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散风险。
本文在Model 4 中使用了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与贷款总额之比来作为不良贷款率的替代变量。该比值越高说明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也越高。结果显示,银行国际化对风险承担的影响在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进一步验证了我国上市银行国际化程度越高,其风险承担也越高。对于银行层面来说,境外的贷款安全性是肯定不及国内市场的,而其境外贷款规模越高,银行为了避免贷款无法收回而导致的流动性危机,必定会足够的贷款损失准备金。
本文以我国7 家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选取了不良贷款率、海外营业收入占比等多个指标,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检验我国上市银行国际化对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我国上市银行的国际化不但没有将风险分散,反而增加了其所面临的风险,即我国上市银行的国际化对其风险承担呈显著的正面影响,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对待海外业务需更加谨慎;2.我国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越高,越能够减弱银行国际化给风险承担带来的正面影响。
尽管银行的国际化会带来更多的风险,但是本文认为,在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的机遇大于挑战。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本文提出以下6 条政策建议:
在应对国家风险时,我国商业银行在构建全球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应根据不同的国家或者地区特点实行不同的风控策略。第一,准确识别与度量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国家风险。在构建全球网络的同时进行结构优化,将国际化业务重心放在风险较低且收益性较高的国家或地区,规避国别风险较大且与我国贸易往来较少的国家。第二,采取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目标主要是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拓展海外市场,提高业务产品创新能力,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成为世界一流的国际银行。
在识别国家风险时,我国商业银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评估国家风险:政局是否稳定、法律体系是够健全、洗钱活动是否猖獗、当前债权债务状况、市场准入条件等。我国商业银行在进入某一国家市场的时候必须对该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充分认知,构建一套符合当地风险敞口的风险评估体系。
我国商业银行除了降低自身所面临的风险敞口以及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以外,还可以与金融同业共担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可以与世界知名的金融信贷机构合作,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我国商业银行来评估那些周期长且资金需求巨大的项目的风险状况,如机场、铁路、公路等项目。我国商业银行还可以增加国家风险较高地区的信贷要求,比如要求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的时候要求企业购买相应的保险以此来降低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这样的方式不仅降低了中国企业和我国商业银行受到损失的可能性,也增强了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意识。
我国商业银行进入一个新的海外市场时,不仅要对东道国的当前的政治形态、经济发展状态有着充分的认识,而且还要使得开展的相关经营业务符合当地的文化环境。所以跨文化的经营管理是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在东道国竞争力的关键。与东道国银行合作,我国商业银行可以推出更加符合当地文化环境及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大大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适应融入当地市场的速度。
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在海外市场开展业务时,往往还会遇到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交易对手数据的获得以及数据真实性的判断等方面均存在难题。这些问题一旦发生,轻者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遭遇经济损失,重者我国商业银行被交易对手的违法行为牵连其中,造成更严重的声誉损失。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的应对措施是:针对相关业务购买大量的担保和保险。但是担保和保险费用成本较大,并不是最合理的规避风险的措施。完备的尽职调查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东道国银行在本土发展多年,拥有更完备的客户信息和客户数据,并且在应对当地的金融监管以及针对当地特定的金融风险管理方面优势明显。与东道国银行合作,不仅提高了我国商业银行尽职调查的效率,保证了获取数据的真实性以及结果的可靠性,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在东道国的客户质量得到了提升,也降低了巨额的保险费用成本。
我国商业银行在海外市场进行跨国经营时首先银行要符合东道国的监管要求并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以及新型经济体往往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监管存在漏洞,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这些因素往往给金融腐败、洗钱以及恐怖融资等违法行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为了减少这些方面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合规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可以雇佣东道国具有丰富经验的法律团队。较我国商业银行或者国内的法律团队而言,当地的法律团队对东道国的法律法规更为熟悉与了解,可以给我国商业银行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
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战略需要一支具备专业金融风险管理的国际化团队。这支团队的成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国际金融风险管理技能,还要有着丰富国际金融风险管理的经验。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国内外风控团队之间要多交流,可以定期举办座谈会,提高境外分支机构与国内总部以及各境外分支机构之间的联系性。
我国商业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可以雇佣和聘用当地人民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员工,为东道国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在东道国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而且可以使我国商业银行更快地了解和融入当地的社会文化,拉近与东道国的距离。这样我国商业银行在海外市场开展业务可以得到便利甚至可以得到东道国的庇护。
2008 年金融危机造成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其实银行的经营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较大。在经济低迷或者金融危机期间银行甚至会遭受巨额亏损。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和治理结构改善的完成,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实力不断壮大,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国际化进程显著加快。我国大型的商业银行属于国家控股的大型银行集团,与世界顶级银行集团相比,仍然大而不强。我国商业银行过分的依赖资产业务及利差收入,而国际知名银行渣打、花旗、汇丰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往往要高于50%。如果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我国商业银行在营业收入上的占比分配不合理就会被放大,不仅受到资本的限制,不良资产上升还会给我国商业银行其他业务带来沉重的负担。
所以,改善业务结构,减少对资产业务的依赖度,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可以削弱银行国际化对风险承担的正向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