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除草剂对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

2020-07-20 07:02陈荣俊张杰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禾本科穗数除草剂

陈荣俊,张杰

(1.宁波市海曙区鄞江镇人民政府,浙江 宁波 315151; 2.宁波市海曙区集士港镇人民政府,浙江 宁波 315171)

小麦是宁波市重要的冬种粮食作物,单季稻—小麦种植模式是宁波地区主要的一种粮食生产方式。2018年统计数据表明,宁波市小麦的栽培面积达1.1万hm2,平均产量4.560 t·hm-2。在小麦的生产过程中,除了病虫害以外,杂草危害也是小麦减产的重要因素,一般可造成小麦减产10%左右[1],严重的甚至会绝收。宁波地区危害小麦的杂草主要是看娘麦等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的危害程度较小。目前,市面上除草剂品种繁杂,农户往往难以选择。本试验从市面上选购5种生产中常用的禾本科类小麦除草剂进行杂草防除效果试验,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合宁波地区小麦田禾本科杂草防除的高效除草剂。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宁波市海曙区鄞江镇洋家畈农场进行,前茬作物为单季晚稻,试验的小麦品种为扬麦20。

参试的除草剂有5种: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麦极,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谷舞,江苏省农用激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9%精恶唑禾草灵水乳剂(骠马,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5%唑啉·炔草酯乳油(大能,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3%甲基二磺隆油分散剂(世玛,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为小麦田中的禾本科杂草。施药器械采用台州市路桥新宝家喷雾器厂的金花3WBD-20L型喷雾器。

1.2 处理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处理1,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300 g·hm-2;处理2,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52.5 g·hm-2;处理3,6.9%精恶唑禾草灵水乳剂1 200 mL·hm-2;处理4,5%唑啉·炔草酯乳油1 200 mL·hm-2;处理5,3%甲基二磺隆油分散剂450 mL·hm-2;处理6,清水对照(CK)。小区面积150 m2,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于2018年12月24日施药,药液量为450 kg·hm-2。施药时小麦处于3叶1心期。

小麦于2018年11月15日播种,撒播,播种量为225 kg·hm-2,基肥施小麦配方肥375 kg·hm-2,在小麦拔节期追施尿素150 kg·hm-2,硫酸钾112.5 kg·hm-2。

1.3 调查项目与方法

安全性调查。施药后观察小麦生长情况,调查是否有叶片黄化、卷曲、植株萎蔫等药害症状发生。

防效调查。分别于施药前,施药后25 d进行,即分别于2018年12月23日、2019年1月19日进行调查。调查时每个处理随机抽取3个点,每点0.25 m2,称量杂草地上部分鲜重。计算防除效果。

小麦产量调查。小麦成熟收割前每个处理随机抽取3个点,每点1 m2,调查小麦产量、有效穗数;另外每个重复取25个穗,调查每穗粒数、千粒重等产量因素。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剂的安全性

试验发现,唑啉·炔草酯处理的小麦,在用药后麦苗略微黄化,但后期生长恢复正常;其他药剂处理的小麦均和对照一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药害症状[2]。

2.2 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

药后25 d,药剂处理的禾本科杂草基本处于僵化、死亡状态,各除草剂均有一定效果,各处理之间的防效差异显著(表1);其中处理4防效最好,达到97.8%,禾本科杂草基本死亡。

表1 5种除草剂处理对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的防治效果

2.3 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从表2可知,除草剂处理后,小麦产量比对照增产,且各处理产量均比对照增产显著,其中,以处理4产量最高,达6.582 t·hm-2,比对照增产28.5%。有效穗数以处理4最高,达393万·hm-2,比对照增21.7%。小麦每穗粒数也以处理4最高,达42.8粒,比对照增3.6%。各除草剂处理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不显著,处理2最高,为41.9 g。

表2 5种除草剂处理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从表3可知,通过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药后25 d防效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药后25 d防效和有效穗数2个因素间的相关系数在5%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产量和有效穗数间的相关系数在1%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其他因素相互之间也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系数未达显著水平。

表3 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药后25 d防效之间的相关系数

3 小结与讨论

化学除草剂的使用可以有效控制小麦田杂草危害,降低人工除草成本,化学防除仍是保障小麦生产的重要措施[3];本试验中5种除草剂处理均对小麦田禾本科杂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且各除草剂处理之间差异显著,其中以5%唑啉·炔草酯乳油防效最好,药后25 d的防效达到97.8%,田间禾本科杂草基本死亡,这与尹素芬等[4]的研究结果相似;除草剂处理后,小麦产量均增产[1,4-5],比对照增产幅度在6.3%~28.5%,其中5%唑啉·炔草酯乳油处理产量最高,达6.582 t·hm-2,增产28.5%。除草剂处理对产量构成三因素的影响依次为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这与尹素芬等[4]研究结果一致,其中对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的影响显著,对千粒重的影响不显著,这与党建友等[6-7]研究结果一致。通过两因素之间的相关分析可知除草剂处理防效和小麦有效穗数的关系呈极显著正相关;小麦产量和有效穗数呈显著正相关;其他因素相互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但未达显著水平。通过分析可知,除草剂处理对小麦的增产作用主要体现在小麦单位有效穗数的增加,这与尹素芬等[4]研究结果一致。

除草剂5%唑啉·炔草酯乳油使用后,小麦植株在短期内会出现黄化,但后期很快恢复正常,且对小麦田禾本科杂草防效好。在大田生产中要注意除草剂的轮换使用,避免因常年使用同一种除草剂导致杂草快速产生抗药性。

猜你喜欢
禾本科穗数除草剂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小麦黄淮冬麦区北片国家区试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变异分析
纳米除草剂和靶标生物的相互作用
封闭式除草剂什么时间喷最合适
高产小麦构成要素的解析与掌握
芦根及其混淆品的鉴定
禾本科植物之王
玉米田除草剂的那些事
生物除草剂,馅饼还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