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婧溢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自妇女运动以来,女性越来越关注男女平等。而女性在语言范畴的平等也以此为契机,进入了研究者的视线。
德国的妇女运动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 世纪40 年代一直持续到1933 年。这一阶段的女性致力于争取自己在经济、政治、社会及文化方面的平等地位。第二阶段是新妇女运动阶段,始于1967—1968 年的学生运动。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女性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不可低估,但是,社会方方面面的决定权依然掌握在男性手中,妇女仍处于从属的地位。妇女解放运动由此发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性别歧视”(Sexismus)一词随之出现,它指代人类对女性在特定方面及领域的歧视,相继出现的是“女权主义”(Feminismus)一词。自此,女权主义者为了平等地位开始了方方面面的呼吁与研究。女权主义者在研究中发现,女性不仅在政治、社会及经济地位上总是处于劣势,在语言系统及语言规则中,女性也处于劣势。于是,在20 世纪70 年代中期,德国及美国妇女运动的重点转到了“语言与性别”的研究上。
语言总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迁的。在新妇女运动的背景下,女权主义者推动了在性别方面的语言运用的变迁。旧词被弃用,新词出现在字典中,语言的变迁在不断地进行着。
德语是属性语言,即名词有阳性、阴性、中性之分。阳性名词既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男女两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男性往往被视为人类的原型标准,所以泛指的人称和职业名称多以阳性称谓形式出现,因而导致语言文字上的两性不对称[1],即当德语中谈到一个泛指的人时,习惯上使用阳性名词来指代,尽管这个人很可能是女性,或在一定特殊语境下一定是女性。在妇女运动的影响下,女权主义者意识到德语中诸如此类的语言现象是女性歧视现象。她们认为,用阳性名词来指代女性是尴尬且失礼的。因此,她们致力于改变这一现象。在她们的不懈努力下,德语语言在词汇方面产生了一系列变化,主要体现在代词及女性职业称呼上。
为了改变德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女权主义者对一些容易产生歧义的词汇进行了修正。笔者将主要介绍不定代词frau 的产生及不定代词wer 和jemand 的内涵女性化。
1.不定代词man 的内涵与新不定代词的产生
在德语历史上,man 一词的内涵包括整个人类,即男性和女性,如man muss arbeiten(人必须要工作)。但女权主义者批评道,不定代词man 在语义上常常是用来指代男性的,因为man 由阳性名词Mann(男性)转化而来,所以看起来是一个完全阳性化的代词。女权主义者认为,应该有一个专门的不定代词来称呼女性,在她们的推动下,产生了新的不定代词frau[2]617(“verwendet anstelle von manwenn man, sich ausdrücklich auf Frauen, nicht nur auf Männer bezieht”,女人,泛指,相当于man)。 它取代了不定代词man,被使用在一些只有女性角色的语境中。例如,在很多女性看来,例(1)的句子较为奇怪。因此,越来越多的女性避免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中使用man,取而代之用frau 这个不定代词指代怀孕或哺乳等语境下的女性角色。
(1)wie kann man seine Schwangerschaft feststellen?(人们怎么才能确定他是否怀孕了?)
在语法的使用上,frau 也有别于man(见表1)。它作为一格使用时,既可以用人称代词sie 代替,也可以用frau 本身代替;而man 的一格只有man。例如:
(2)Wenn frau stillt, braucht sie mehr zu essen/Wenn frau stillt, braucht frau mehr zu essen.(当女性哺乳的时候,她们必须多吃饭。)
原本的语法中,该句子为“wenn man stillt,braucht man mehr zu essen.”。
frau 的 四 格 为eine/frau,man 的 四 格 只 有einen。例如:
(3)Es ist schwer für frau/eine Kinder allein zu erziehen.(独自抚养孩子对女性来说很不容易。)
Frau 的 三 格 为einer/frau,man 的 三 格 只 有einem。例如:
(4)was kann einer frau passieren?(在女性们身上会发生什么呢?)
表1 不定代词man 和frau 的变格
除此之外,女权主义者认为,jedefrau(每个女性)也应该取代jedermann(每个人)。尽管在女权主义者的强烈呼吁下,不定代词frau 被承认并被编写在德语字典中,但在现代德语中,它的使用频率仍然很低。除了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偶尔出现外,大部分口语交际中,人们还是习惯上使用man 这一不定代词来同时指代男性和女性。
2.不定代词wer 和jamand 的内涵女性化
除不定代词man 以外,女性主义者认为,不定代词wer 和jemand 的使用也具有男性偏向性。因为这两个词按照语法只能用阳性的物主代词或指示代词代替。例如:
(5)wer kann mir sein Handy leihen?(谁能把他的手机借给我?)
(6)wer früh aufsteht, der hat mehr Zeit zum Sport.(谁起得早,谁就有更多的运动时间)
在例(5)中用男性/阳性名词的物主代词sein(他的)指代了之前出现的wer;在例(6)中,用der 这个指代阳性的指示代词指代了wer。这两句话在德语语法中是完全正确的,但女权主义者认为这样的用法也是对女性的歧视,因此她们拒绝用阳性物主代词或指示代词来代替wer 称谓女性。她们制定了自己的语法规则。按照她们的语法规则,如果在只有女性的语境中,上文的两个句子应被描述为:“wer kann mir ihr Fahrrad leihen?”“wer früh aufsteht, die hat mehr Zeit zum Sport.”。
她们认为应该用女性物主代词ihr 或阴性指示代词die 来指代女性,而不是用sein 和der。不定代词jemand 的使用方法也是一样的,在只有女性存在的语境中,要描述为“Ist da jemand, die mir helfen kann?”而不是“Ist da jemand,der mir helfen kann?”,这样的句子在现代德语中是违背语法规则的,但在女性主义者性、数、格一致的范畴内是正确的。
1979 年德国出台了一项新规定,男性和女性的职业称谓在职业教育培训中必须被分开称呼。也就是说,专属女性的职业称谓被德国官方正式承认。1979 年的《明镜周刊》中曾有这样一则报道:“今后除了机械师(Mechaniker)这个职业,还要有女机械师(Mechanikerin)这个专门针对女性职业的称谓;除了机电工程师(Elektromechaniker),还要有女机电工程师(Elektromechanikerin)这个职业称谓。联邦政府认为这一举措将会对提高女性在职场上的成功机会做出巨大的贡献。”(注:笔者译)[3]
对于女性的职业称谓在实践中逐渐被完善,并最终形成了一个被大众承认的语言构词现象。其中,以男性职业称谓为词根辅助-in派生词词尾、-frau复合词词尾以及外来词词尾为最重要的造词方法。下文将对此类构词法进行具体介绍。
1.以-in 为后缀的异性派生词
由男性职业称谓派生为女性职业称谓的最常见方法是异性派生构词法,即在男性职业名称后加上后缀-in。但这一构词法最初在女权主义者那里并没有完全得以采用,或仅是勉强得以采用,因为这种以阳性词为基础的派生法仍有歧视女性之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异性派生法被广泛运用,并成为德语中主要的阴性职业称谓构词法[4]。例如,由森林管理员Förster 派生出女森林管理员Försterin等。在正式场合下,也会针对女性职业说联邦军队女总司令Oberbefehlhaberin der Bundeswehr,而不是Oberbefehlhaber der Bundeswehr。而联邦军队承认女性专有职业称谓的历史也不长,直到1994 年才有报道显示,军队第一次在官方使用了专门针对女性官员的称谓空军女将军卫生部长(Frau General Generalärztin der Luftwaffe)。
早在100 多年前,语言学家Gustav Wustmann就已经讨论过女性职业称谓在语法上的可能性。他在著作Allerland Sprachdummheiten中曾探讨过在他 所处的时代中一些让人尴尬的语言误解现象(Sprachliche Missverstände),女性职业称谓就是其中一部分。他以女医生Ärztin 一词为例写道,100 多年前当女性专属职业称谓还没有被大众承认并成为官方规定的时候,很多人认为女医生Ärztin 这个词是很愚蠢的。而Gustav 则认为这个词是完全合理的。他曾这样表达过自己的想法:“从男性职业称谓名词中可以通过后缀-in 派生出女性职业称谓,如从könig国王可以派生出Königin 女王;从Koch 厨师可以派生出Köchin 女厨师;从Berliner 柏林人可以派生出Berlinerin 柏林女性……前段时间人们又从Arzt 医生中派生出了Ärztin 女医生。一些人在开始不敢使用Ärztin 一词,而用weibliche Ärztin 女性医生来代替该词,这一行为是乏味并且无聊的。我们的媒体也总是使用一些表示男性的和女性的形容词放在职业前面,这也是一种完全没有必要的无聊行为”(注:笔者译)[3]
2.女性职业称谓专属的外来词词尾
除了后缀-in 可以指代女性职业外,一些外来词词尾也具有指代女性职业称谓的作用。语言学家Wittemöller 总结出共17 个女性职业的外来词派生词尾。其中最重要的词尾是来自于法语的词尾-euse。该词尾在联邦政府以压倒性的优势被选为称呼女性职业的专有词尾。例如,Friseuse 特指女理发师,它在口语中被频繁使用。而由男性职业Friseur(男理发师)派生出的名词Friseurin(女理发师)只有在书面语中才被使用。
除-euse 外,还有其他的外来词词尾,如词尾-e,Garderobiere 为女服装管理员;来源于英语的词尾-ess,Hostess 指女招待,Stewardess 指空中小姐;词尾-tte,Chansonette指女歌手,Soubrette指女高音演员等。
3.和词汇内涵相关的性别专属职业名称
由于长期以来只有女性从事护理行业,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专门的职业名称来称呼从事此类行业的男性。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男性开始从事原本只有女性从事的行业,一种新的构词法——对称构词法由此产生。例如,1985 年由Hebamme(助产士)一词产生了Entbildungspfleger一词,用来专门指代男性助产士。早在1972 年,语言学家就针对男性从事该行业给出很多构词的建 议, 如Hebammer、Hebemmerich、männliche Hebamme、Geburtspfleger 等。最终Entbildungspfleger一词被选定,因为该词听起来是对男性最有面子的一种称呼,它不会让人马上联想到女性。
此外,在由-mann 这个后缀构成的职业中,如果特指女性职业,要用-frau 来代替-mann,如女商人不是Kaufmann,而是Kauffrau 等。
随着社会和女权运动的发展,德国的女权主义者在努力改造“性别歧视语言”,她们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对德语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她们对德语语言的丰富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这门语言更加准确和完善。语言和社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语言的发展体现了社会的进步,而社会的进步使得其对语言的发展有更多的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