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焕海
【摘 要】经济责任审计是企业管理方对企业内控制建立和运行情况,经营绩效,财经法纪遵守情况履行必要审计程序,形成审计结论,以便对企业主要负责人考察、评价、奖惩、调任、任免等的重要依据。这其中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健全性和执行的有效性以及合理性是审计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内容,本文阐述了内部控制与经济责任审计的关系,描述了基于内部控制对公司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提出了立足于内部控制审查来完成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内部控制;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实务;财经纪律
前言:
据统计,在目前的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内控体系评价作用未获得充分发挥,内控体系评估虽然被视为经济责任审计评估的一个方面,但其主要功能是验证内部控制体系是否已到位并正式完善,更多的是形式审核或者是从审计结论倒置评价内部体系。内部控制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作用的影响被限制,也降低了内部控制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有效性的作用,降低了经济责任审计效率,提高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一、内部控制与经济责任审计含义概述
(一)内部控制
內部控制是是在一定的内外部环境下,企业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充分有效地获得和使用各种资源,达到既定经营目标,而在企业内部制定并实施的各种组织、计划、程序和方法的统称。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
(二)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财经纪律、上级及本企业制度以及可行性研究、发展计划、经营预算、协议等,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审查、评价审计方式。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是为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评价、考核、任用干部或者兑现承包合同等提供参考依据。
二、内部控制与经济责任审计关系
(一)重要环节
内部控制通过审计人员了解单位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建立、执行的效果进行调查评价,以此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而对企业领导履行经济职责的情况进行评价,促进企业管理的科学高效。公司内部控制的水平也直接影响业务审查和报告的实用性。对公司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的审计予以要求,以确保商业代理人遵守法律并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开展业务;并且确保企业公布的年度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必须保证公司的盈亏真实。最后,有必要对公司代理商进行技术监督和监控,以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实现经营业绩指标的提升。因此,内部控制与企业经济责任审查两者相互补充,内部控制审计不仅在强化内部管理上发挥巨大的作用,也是构成经济责任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重要工具
内部控制是以公司盈利、问责和审计的重要工具。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及时性和可靠性。企业内部控制的三个阶段是是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评价,其中事前控制尤为困难和重要。内部控制的特点在其客观性和科学性。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调查的一般方法包括访谈、咨询和文件审查等,对审计公司经济责任作用巨大。在对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时,也可以运用类似于内部控制的审核成果,使公司经济责任审计更加严谨、科学和有效。
三、立足内部控制的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步骤
(一)审计计划阶段
审计需要收集企业一段时期内对对内部控制评价产生影响的各类内外部审计、检查文件,明确下一步进行内部控制审核和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在收集相关信息时,应首先收集企业各类内、外部审计、检查报告、内部奖惩决议,特别是内部审计报告;其次是明确内部控制的管理方法和经营环境,侧重上级管理制度、同行企业管理特点和企业流程制度体系的综合比较分析;最后侧重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特别是涉及“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程序是否完备,决策程序是否科学,是否经过专家论证。
同时,在开展经济责任评价审计工作之前,需要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深入基层一线进行群众访谈,了解审计主体的实际情况和外部评价,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审计应正确使用调研信息,对访谈和问卷调查信息反映的情况要作为重要风险点进行有意识的侧重,搜集足够多的信后进行确认或者剔除。对于访谈和问卷过于统一的情况,注意需要进行测试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乃至影响经济责任审计的深入程度。
(二)正式审计阶段
目前,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风险导向审计,因此在对被审计公司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首先要对被审计公司的内部控制的风险点进行识别,并以此作为明确审计重点方向,然后制定科学的调查计划,收集足够经济责任证据。从整个审计过程看,对内部控制识别评价不仅不会延长审计时间,反而正确的内控评估能够提高审计效率,当然在这过程中需要对审查程序和相关问题有透彻的了解和熟练掌握内部控制的评价和成果运用,基于此,需要做到:
首先,是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深入分析,掌握内部控制的关键节点和关键流程。在评估不同公司的经济责任时,关键业务流程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否可靠需要有关部门要按照规定的审计方向,从被审计单位的制度和业务流程入手,高度重视新的内部业务控制制度,确保及时制度更新,并具备与时俱进的调整机制。其次,是确保内部控制审查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这其中涉及审计人员安排独立且具备胜任能力、审计方法既要科学有效又不能样本过多、审计过程规范操作又要根据业务特点把握重点三方面。
(三)内控结果利用
在实务操作中,一些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内部控制评价成了“走流程”或者“背锅侠”,内控评价的作用被歪曲。实际上内部控制评价不仅指导经济责任审计实务,是审计报告的重要部分,同时从企业自身长远发展看,将企业的一些问题归集为内部控制问题,将解决企业问题归集为解决内控问题,都掩盖了企业的真实情况,导致经济责任审计的客观性受损。企业在开展内控评价,客观评价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正确使用内控审计结论,形成客观经济责任结论,有助于公司的长期健康发展。
四、改进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思路
第一,正确对内部控制审计进行定位,其作为经济责任审计实质性作用不可忽视,理顺内控与总体审计的业务、责任关系,内部控制自身是经济责任审查的有效工具,也是对企业领导人的领导力、经济责任重要评价依据。
第二,是探索建立科学高效内控评价长效机制。目前,大多数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以经营绩效来作为主要审计结论,相关内控作为倒置评价结论。其实很多重大损失之前或多或少存在健全、有效方面的不足。在企业任职期间,如果能够依据内控情况进行企业领导人任免、评价的重要程度进行提高,或许能够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损失或者低效。从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对内部控制评价正确使用,通过彻底、准确、可靠的评估程序,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效率和质量,深入研究内控体系的适配性、内控体系的完善性、内控执行情况的考核和核查水平,助力经济责任审计更加科学高效。
结论:
综上所述,对内控评价对经济责任审计作用的研究,内控评估对于界定经济责任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建议提高对经济责任审计中内控成果的定位,有利于企业风险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杨一渠.基于内部控制的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实务分析[J].财会学习,2020(33):142-143.
[2]唐厚燕.浅析内部控制评价对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影响[J].纳税,2019,13(19):204-205.
[3]李敬阳.内部控制视域下的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研究[J].现代商业,2019(17):108-109.
[4]武英杰.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入手点——从内部控制测评开始[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07):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