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倩
摘 要经济全球化使得英语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语言,更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在我国学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至关重要。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已经不同于小学英语的兴趣培养模式,而是注重养成的英语语言能力,为后期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本文首先分析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对有效性影响的相关因素,然后分析提升英语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影响因素;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7-0145-01
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实质是英语老师为达到教学设定的目标而展开教学活动设计,旨在养成学生学习英语兴趣,让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环境中,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储备量和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在英语教学中,英语老师需要尊重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多途径转变学生学习环境,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实现英语课堂效果最大化。
一、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有效性影响因素
(一)学生学习的影响因素
初中英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状态直接影响到英语学习有效性。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认知,他们认为学习英语的价值并不大,甚至会以爱国作为借口,对英语产生抵触心理,缺乏学习英语的动力。另外,有些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有很多不良的学习习惯,只会跟随老师的讲解进行学习,缺少对英语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没有向老师请教问题的习惯,在课后也忽略复习和巩固学习内容,限制英语教学有效性。
(二)老师教学的影响因素
很多英语老师教学中受到传统英语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学过程中仍旧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只会机械式学习,限制学生思维,对英语老师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在这种教学环境之下,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联系疏远,降低课堂氛围,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甚至抵触。英语老师在教学中需要承担沉重的教学负担,在农村地区,英语老师的边缘化现象也极为明显,不能集中精力进行备课,教学活动注重讲授,忽视教学技巧使用。很多英语老师缺少主动学习的意识,难以将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活动之中,难以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环境的影响因素
现如今初中英语开展教学活动,教学环境逐渐承担起了重要角色。从整体看来,教学环境可以详细的划分为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心理环境指的是在英语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心理状态。物理环境指的是学习英语时的教室和学习场所环境。现如今,很多学校在开展英语教学的时候,缺少对英语的重视程度,缺少教学设备,忽视扩展学生知识面和阅读面,匮乏的教学资源和师生互动,导致教学环境质量不高。
二、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分析
(一)纠正学生不良的英语学习态度
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英语教学有效性,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强化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纠正学生错误观念。老师在英语课堂开始之前,就要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为学生解释清楚,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意义。老师可以根据生活中常见的案例进行举例,从生活中的实际出发,比如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很多产品的介绍带有英文,学生只有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才可以详细了解产品的相关介绍。若是学生想要出国旅游,就要掌握英语能力才可以流畅的与外国人交流。通过这些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逐渐认识到学习英语的实用性,让学生从心理上形成重视。老师教学环节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让学生积极回答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表扬和鼓励表现突出的学生,让学生可以专注精神,认真听讲,获得满足感。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英语老师教学中,要敢于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创新使用全新的教学方法,认识到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要通过引导者的角色养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创建英语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氛围
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老师要在最短时间内养成学生学习的习惯,对先进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技术进行掌握,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课程导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正式讲课之前要整合分析讲解内容,利用互联网技术搜集教学内容,播放给学生,将视频中陌生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让学生加深记忆,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养成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出发,探究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为今后的英语教学实施提供改进思路。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今后的英语教学有效性提供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楠,马爱萍.如何提升初中英语语音教学的有效性——以Unit3StudySkills板块教学为例[J].英语教师,2019(08):12-13.
[2]时序(文).前缀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有效性——以安徽省阜阳市第五中学高二年级学生为例[J].校園英语,2018(24):159-159.
[3]张晓玲.把握阅读时段提升英语教学有效性——以北师大版五年级Unit10Lesson1AboutDinosaur阅读课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06):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