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亮
摘 要初中英语是学生学习必修课之一,要求学生熟练运用语句、修辞手法,具备口语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实现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实施的课堂教学导入策略,学生在优质的课堂导入策略下,能够深刻记忆英语重、难点,且实现语句与修辞手法的正确运用。因此,英语教师要加大课堂教学导入策略研究,从而高质量、高效率完成英语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7-0146-01
良好开端是实现成功的重要基础,课堂教学导入是初中英语教学的教学开端,是保障并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英语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导入策略,以学生为教学核心,加强导入策略研究力度,使导入策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英语教学顺利开展。另外,高质量的导入策略能够让学生深刻记忆本节课的英语重、难点知识,是实现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提高的重要举措。
一、明确导入目的,掌握导入原则
开展英语教学是要培养学生掌握英语语言,并正确使用语言。每一节英语教学的开展都存在教学目标,在设计课堂教学导入策略时,需要教师明确导入目的、掌握导入原则,从而使导入策略成为英语教学的有效辅助,向英语教学目标快速接近。首先,英语教师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保证合理化,导入是指引教学方向的重要元素,能够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完成教学初始目标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思路,且做出一份备用方案,防止实践教学中发生突发情况,影响教学顺利开展,如学生在第一套导入策略中未达到预期目标。第二,课堂教学导入具备针对性、有效性原则。课堂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知识的重、难点,教师要针对重、难点设计导入策略,且通过导入策略的实施能够让学生有效掌握重、难点知识,从而使导入策略真正发挥出作用。
二、合理化运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英語思维
英语教师在设计课程教学导入策略时,可以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导入课程,需要教师合理化设计,能够充分发挥问题情境导入策略的作用,保证教学质量。所谓合理化设计指的是突出问题情境生动形象化,通过生动形象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深刻记忆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充分发挥问题情境的作用。另外,通过问题情境,学生能够发挥自身英语思维,使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有效培养;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氛围的影响下提高学生语言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一课时,教师需要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在网络中搜寻学生比较喜爱的外国电影截取精彩的一段内容,且要准备两段,一段是纯英文字幕,一段是中英文字幕。教师先向学生播放英文字幕,然后提问学生:“Do you understand?”由于学生英语词汇不足,无法理解电影角色之间的台词含义,教师再播放中英文字幕,让学生通过中文理解角色间的对话。然后,教师再提出问题:“Do you want to understand the English language?”由于学生对英语的喜爱不同,回答的内容也不同。教师要提问不喜爱英语的学生:“Why don't you like English?”学生会回答“学不会”。教师以此引入本节课的内容:“That's because you don't know the way to learn English.”教师向所有不喜爱英语语言的学习提出建议:“You can listen to the learning methods used by students who like English.”教师再提问喜爱英语的学生:“How do you study English?”学生回答:“I learn English by reading aloud.”教师可以再提问几位学生,学生在回答自己的学习方法时,练习本节需要掌握的句型结构:by+doing。
三、导入与生活常识有效结合
英语知识的学习是要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去,且英语语言表达的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英语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导入策略时,要注重导入与生活常识有效结合,从而通过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与生活实际结合的导入策略,很容易的使英语学习与生活有效结合,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策略有效性与教师设计质量密切相关,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掌握导入原则,通过与生活常识有效结合,合理化运用问题情境,使导入策略充分发挥作用,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莉.构建生本课堂,提高初中英语课堂实效[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15-116.
[2]安砾.初中英语课堂中花式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20-121.
[3]窦学赟.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