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强 吴报春
摘 要:在当今快节奏、高效率的时代,人民教师需要积极投身于大环境中。老师最看重的便是如何高质量、高效率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所谓“高效课堂”便是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得到最好的效果,以便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随着这些理念的产生、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化學课堂的实施,高中化学课堂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带来的不仅是机遇,还有挑战。教学信息化在课堂上的运用可以让高中化学课堂变得更加高效,同时也能促使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如何将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便是文章所需要进行探索和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高效课堂;高中化学;教育信息化
最近兴起了许多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其中不乏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高中化学学科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且可以落实的教学方案,将方案实践并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让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得以高效化。那么如何“高效课堂”发挥最大的作用,将成为无数教育工作者长时间不断探索的课题。因此,文章将首先从实践出发,从中观察发现问题并进行分析,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并结合在实践中的思考,提出3种比较可行的策略。
1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现状分析
现在的信息化程度已经超乎想象,知识也在以爆发式的速度不断增长。若想成为世界强国,必须在各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人才。人才的定义已经不再是成绩好的“书呆子”,而是那些有想法、敢质疑、懂创新、不畏挑战的人,除此之外还需要广阔的视野、宽厚的心胸和对国家的热爱,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推动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因此,如何将中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是尤为重要的。而作为基础自然学科的化学,理应有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担。作为传授这门基础学科的老师,更应把重心放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适应情况上。近几年新课改,许多老师都开始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努力建构全新的以教育信息化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2 高中化学课堂的教育信息化的影响
2.1 对于学生的影响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里,许多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机械学习知识,不去想也不会去思考为什么学。在新课改的践行中,教学中使用了许多现代化的教育方法,让学习方式变得多元化。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高中化学实际学科情况的结合,从多个角度,用视频、动画、图片和音频将以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对于一些学生而言,一开始会有些许的不适应,但这只是暂时的。应用现代化的技术,可以做到传统教育方式所不能及的,不仅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学习,更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 对老师的影响
新课改对老师的影响要比学生大很多。因为老师不再只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这种转变要求老师要将那些曾经熟悉掌握的知识,除了运用语言和板书,还要能够很好地制作成精美的课件,教授给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老师也有不同的特点:年轻的老师对新事物接受快,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强,但是对教学知识的掌握不如年纪大的老师;富有经验的老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授课方式,虽然不如年轻人容易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但丰富的教学经验让他们更清楚知识的重难点。所以教师不但要教授知识,同样也要学习知识。
3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优化策略
3.1 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相结合
“信息化”并不代表老师不再需要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中,板书的作用是要把重难点言简意赅地教授给学生。但是对于化学这门学科,传统的方式也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因为这门学科中有些知识很难让学生从字面上理解,就像分子的排布结构、震动结构和一些不能直接操作的实验等,只有将现代化的技术与化学课程结合,才能将知识结构立体化、动态化,将实验步骤仿真现实化。
3.2 提高课件的品质
要想提高化学的课件品质,老师需要更加用心地准备,不能只是把课件做成文字和图片的随意组合,而要学会适当地在教授难以理解的化学知识时插入图片、动画或者视频等,激起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虽然需要投入时间、精力去制作精美的课件,但是可以借鉴优秀的课件模板,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和完善。
3.3 加强与课外知识的联系
将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如屠呦呦研发的青蒿素所包含的化学组成、水果电池在家如何制作、空气污染造成的原因和影响等,组织学生分成小组,结合课堂知识、网上查找资料和文献等开展探讨,既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团结合作的能力,又将所学知识巩固,做到了课内外的高效结合。不仅加强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且有助于他们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并建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
4 结语
现代化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并不是水火不容的。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用语言文字难以表述的知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进入学习氛围中;传统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加深学生对知识重难点的理解,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所以只有将二者灵活运用,做到以学生为本,才能真正实现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徐亚楠.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化学课程整合的案例设计与实践[D].开封:河南大学,2014.
[2]余景花.高效课堂视角下中学化学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4.
[3]弭梦梦.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下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195-196.
作者简介:吴志强(1981— ),江西兴国人,中学一级教师,学士;研究方向:信息技术与教育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