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霞
摘 要:大学生资助工作面临资助影响的可持续性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生资助的过程梳理,找出影响可持续性资助的原因,探索教育资助如何对受助者产生深远而持久的积极影响,为教育工作者及政府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巩固扶贫工作成功提供施政建议。
关键词:精准资助;教育发展;可持续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根据中央精神,2020年我们要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大学生资助工作是精准扶贫的重要一环,也是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的重要内容。随着近年来生源情况的变化、资助工作要求的提高,大学生资助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资助过程仍需进一步科学化,资助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资助内容还需进一步多元化,资助效果有待进一步巩固。
根据资助工作实践,针对大学生资助的实施过程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信息不透明造成资助过程缺乏透明度;资助标准未考虑地区和生源的差异性;资助内容失衡,重在经济支持,精神帮扶不足;资助效果缺乏科学的量化標准,资助成效不明显;缺少对资助成果的后续跟踪调查,在毕业后缺乏有效的可持续资助手段。通过对资助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发现问题,并尝试探索解决途径。
一、高校资助过程分析
高校资助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国家助学金、建档立卡户专项资助、国家励志奖学金等。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主要讨论的是针对困难群体的国家级资助,不含奖学金等奖励性资助类型。本文将从政策宣传、资格认定、资金发放、动态管理这几个方面初步分析并呈现高校资助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政策宣传
学校对国家助学金的政策宣传并不全面透彻。多数学校会在寄出录取通知书时附带宣传家庭困难学生认定的相关材料,但并未明确告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有何含义。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国际助学金发放直接挂钩,很多真正贫困的学生因为开具贫困证明程序繁琐,放弃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学校的学生管理手册上也有针对国家助学金的政策宣传,但大多数学生并不会仔细阅读,也并不太了解自己是否符合国家助学金的条件。金额多少,如何发放,哪些人符合申请条件,何时发放,如何认定,这些都缺乏主动全面的政策宣传。针对建档立卡户的专项资助,很多学校根据国家政策要求,给予学生最直接的学费减免,但学生对于自己是否为建档立卡户,能取得什么样的资助,何时获得资助,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资助停止,并不是很清楚。国家励志奖学金,突出体现了国家“扶贫也扶志”的特点,是体现资助成效的重要载体,具有扶贫和激励的双重作用,但由于数量限制和宣传不足的影响,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获得。
(二)资格认定
在国家助学金的认定上,早期会有一个基本的要求:要求地方民政部门开具贫困证明。尽管有些学校,陆续取消了这一规定,但这依然是困扰很多真正贫困学生的一道门槛。除了贫困证明,学生还被要求在认定班会上,讲述自己的家庭困难情况,有些学生出于维护自尊的考虑便放弃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进而放弃了获得国家助学金的资格。由于刚开学,学生之间互相不太了解,没有横向的经济状况对比,很多学生不清楚自己是否属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范围,因此就出现了一些乱象,有些真正贫困的学生,认为自己暂时能吃饱穿暖,就放弃了申请;而有些家庭经济情况较好,对国家资助政策比较了解的学生,反而主动申请了该类资助。认定过程在审核层面也缺乏统一标准和统一指导。
(三)资金发放
就国家助学金来说,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从学生申请,到民主评议,对外公示,有一个过程,再加上资助系统填报和校内审批手续,资金的发放有一个较漫长的过程。而建档立卡户家庭的学生,起初需要提交一系列材料,以证明“建档立卡户”的身份,之后虽然简化了程序,但也已经接近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励志奖学金的评定,在程序认定上,因为有了一年的观察和资料的积累,相对比较简单,资金发放速度也较快。
(四)动态管理
在国家资助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学校会出台相关的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动态管理的规定,一般会从学习成绩、义工时间、操行表现等三个方面评定是否对困难学生进行国家助学金的二次发放,以达到资助育人,“扶贫也扶志”的效果。但这其中,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性,也忽略了资助工作的长期性和发展性,因为根据一个学期或者一年的学生表现来判定学生是否应该继续获得资助,是不太合理的。而建档立卡户的动态管理,由于分级到村,有专门的帮扶人和量化的动态管理标准,因此比较精准。国家励志奖学金,由于一次发放到位,并不需要动态管理。
二、当前资助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资助内容重物质帮助,缺精神关怀
从资助内容上来看,学校还停留在物质帮扶的初级阶段,未从个人心理需求、情感需要等精神层面实施帮扶。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自尊心极低或极高、有强烈的情感关爱需求。而多数学校并没有在这些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这部分学生在获取幸福感体验方面,要比非经济困难学生要艰难得多。
(二)资助途径重现金支持,缺项目带动
从资助的主要实现途径来看,学校主要是在被动地执行国家助学金等基本的资助政策要求,还停留在资助金额的评定发放阶段,未从实践层面和项目带动层面考虑并实施对家庭困难学生的扶持。一次性现金资助无法让一个学生彻底摆脱贫困。
(三)资助主体重行政扶持,轻社会合力
当前高校资助,主要还是在政府行政力量的政策框架下施行的,缺少来自社会力量的支持。我国国情决定了政府在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都必须发挥着重要的指导甚至主导作用,资助政策也不例外,然而,行政力量缺乏活力、程序繁琐、效率较低等也影响着资助政策效力的发挥。缺少社会力量形成合力,促成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驱动力。
二、精准可持续性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重视精神扶持,引导互助和激励
借鉴西方互助组织模式,学校可以利用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鼓励引导成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互助会,通过定期举办活动或分享会,提高这部分学生的信息共享、情感支持、压力疏导等互助能力。加强对这部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有资质的心理诊所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加强对家庭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研究和解决途径探索。
(二)转变资助观念,对接项目和计划
学校应转变被动助人观念,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寻求项目对接。高校各类实践项目有很多,比如“青年大学生创业计划”“互联网+创业计划”“西部计划”、征兵项目等等。虽然此类项目面向的是全体大学生,但如果在学生入学初期,就成立专门的资助实践小组,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系统化了解此类项目,鼓励他们根据项目要求有计划有目的的实施项目计划和准备,牢牢抓住每一次机会,相信通过历练和学习,对以后就业有帮助,进而减少贫困代际传承的发生率。
(三)提供施政建议,寻求合作与发展
学校应做好资助管理的研究工作,向资助主管部门提供政策建议,减轻行政负担。引入第三方非盈利性公益组织,对学校的资助成效进行评估,并提供专业的资助服务。加强与国际公益组织的合作交流和项目扶持计划,在行政监督范围内引入基金会,市场化运作的同时,提高资助成效,优化资助模式,提供更多的资助资金和社会资源,进而起到可持续资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陆燕. 基于精准扶持的高校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7(14):49-53.
[2] 刘娟.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与创业教育实践协同融合研究:以发展型资助为视角[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