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婉仪
摘 要:韩国语中的数量化现象和汉语中的复指现象十分相似,但是由于两种语言的语序和语法体系差异较大,数量化现象和复指现象存在一定差异。数量化现象并不只是简单的“词+词”的罗列,单位词的省略和助词的添加使得数量化现象的结构较为复杂。
关键词:数量化现象;复指现象;单位词;助词
1 引言
韩国语中的数量化现象是指句子中存在相邻的名词和数词,二者各自独立,但语义互补,且在句子中担当的语法成分相同,在韩国将这种现象称为同格构造。数量化现象和汉语中的复指现象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汉语中对于复指现象的定义在此引用学者朱英贵(1994)和张志公(1997)的观点,朱英贵认为复指短语是“由在语言表达中具有相同的语义所指,在语言结构中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的外在形式不同的两个语言单位紧密结合而成的造句单位”,张志公认为“两个相连的词或短语,同指一个人或一样事物,同作句子中的一个成分,组合成一个名词短语,叫做复指短语”。原因在于和其它类型的同格构造相比,数量化现象并不只是简单的“词+词”的罗列,单位词的省略和助词的添加使得数量化现象的结构较为复杂,所以分析数量化现象应当从结构入手。
2 数量化现象的结构形式
为了分析数量化现象的结构,首先要确定数量化现象的组成要素与内部特点。数量化现象存在于日常语用,所以将数量化现象放在话语层次研究更具意义,语料库研究法则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目的。依据数量化现象在语法与语义上的特点,以数词为中心词在语料库中检索。
在韩国的世宗语料库中以“ (三)”为关键词,检索到的语料共544条,以“ (三)”前面词汇与之在句中做相同语法成分、语义互补为依据,筛选过后剩余共10条语料符合要求,也就是说检索到的句子中出现的数量化现象如下。
(1).
一家里要是有三个生日是正月的人就好了。
(2).
在高丽初期平壤南门外一个叫金佐秀的富人家里有三个女儿。
(3),,.
有三个麦根是丰收年,有两个个麦根是平年,一个叫灾年。
(4).
一来一往,人们去那里一看,发现有三颗茶树的枝条,绿意盎然,令人吃惊。
(5),恨,怨,寃.
人们心中解不开的心结有三个,分别是恨、怨、寃。
在数量化现象中,必须要出现的成分包括名词、助词、数词这三种。针对名词来看,首先,数量化结构例句中的名词均为可数名词,比如“////(孙子/连襟/孩子/中学生/朋友)”,其次,这些名词多为有情名词,但也有无情名词比如“/(大麦根/茶树枝)”。最后,数量化现象中的名词都为泛指,表示一类人或事物,例如‘//(人/女儿/东西)。针对数词来看,由于检索中心词中的数词“(三)”为固有词数词,但是数词中不仅包括固有词还包括汉字词,为保证结论的完整性,将检索中心词中的数词换成汉字词“(叁)”后再进行检索,发现检索结果中并没有出现数量化现象。同样,由于检索词中未包括单位词,如“////(名/朵/瓶/袋/棵)”等,所以将单位词添加在数词后再进行检索,得到的语料中也没有出现数量化现象。
(6)他认为我们大部分的学生们都在期待假期。
①.
②.
针对助词来看,由于要满足格属性相同的条件,例句中名词后的助词都与检索中心词中的主格助词或补格助词“/”保持一致,在句中做主语或者补语。这里需要注意的是(7)中两个句子的区别,①中的“(学生)”和“(大部分)”属于同格构造,而②中的“(学生)”和“(大部分)”则不属于同格构造,原因在于二者的语法作用不同。“/”是宾格助词,“/”是主格助词,所以“(学生)”在句中做主语,“(学生)”在句中做宾语,“(大部分)”在句中做主语,只有当名词和数词在句中担当相同成分时,才能被称为数量化现象,所以说②不属于数量化现象。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总结在数量化现象中,“名詞+助词 固有词数词+助词”为主要结构形式,并且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数词都为固有词数词;二,数词后无单位词;三,名词后的助词属性和数词后的助词属性必须一致。
3 数量化现象和复指现象的异同点
汉语中的复指现象并不单指名词和数词的结构,汉语中学者们将复指短语分为五类:一,“名词+名词”,二,“代词+名词”,三,“名词+代词”,四,“名词或代词+数量词”,五,“代词+的”,由于数量化现象中只涉及数词和名词,所以说数量化现象属于复指现象中的一种。
3.1 复指现象中的量词
复指现象中含有数量词短语的同格构造共有两种形式,分别为“名词+数词”和“名词+数词+量词”。
(7)姐妹 俩;哥 仨;叔侄 俩;
母女 俩;兄弟 俩;姐弟 仨
汉语中存在着大量表示称呼的“名词+数词”复指结构,这种复指结构多指代某类人群的亲属关系,例如(7)中的姐妹关系、兄弟关系、叔侄关系、母女关系、姐弟关系,通常这类复指结构中数词的数值极其小,多为“俩,仨”,小数值将人物数量减少,只局限于两三个人之间,所以将人物关系拉近,所以无单位词的复指结构用来体现亲昵感。
(8)在家中吃了一些点心,叫了李福、张顺、金荣、金贵四个听差,备了五匹马,主仆五人,簇拥着出了西直门,向颐和园而来。(张恨水《金粉世家》)
(9)昔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孝经第一章谏诤章》)
(10)“这些事情还提它做什么?”觉民听见这番话倒觉得惭愧,他想把话题支开。“我一定要说。觉民,如果我这一生值得你同情的话,你肯答应将来我死了以后,每年春秋两季到我坟前来看看我吗?”他凄凉地说。(巴金《家》)
(11)梅尔寻思,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找到一个更为强有力的线索,哪怕是找到一个确凿的证据呢?立时三刻,他想不出这样一个办法。(阿瑟·黑利《航空港(林肯机场风雪夜)》)
(12)大企业在转型期中一步步陷于困境,摸过不少石头,不幸都还没有渡过弱水三千。艺术家如果不熟悉,不能在纷繁复杂的瞬息变化中找到相对稳定的东西,就无法进入创作过程。(《人民日报》2000年04月08日)
从例句(8)~(12)中,了解到汉语复指现象中同样存在“名词+数词”这种和韩语数量化现象极为相似的结构,但是在汉语的复指现象中存在需要添加单位词的情况,如“主仆五人”“春秋两季”“冰山一角”等,但是也存在不需要添加单位词的情况,如(7)中的“姐妹俩”“哥仨”。在没有单位词的情况下,复指短语中的名词多为“人”,且语气较为亲切。
3.2 复指现象和數量化现象的对比
(13)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司马迁《陈涉世家》)
(14)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15)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司马迁《鸿门宴》)
(16)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左丘明《左传·崤之战》)
在有单位词的情况下,复指短语中的名词不受限制,数词的数值也不受限制,整体更具古文韵律。原因在于汉语中“名词+数词+量词”的部分短语来源于文言文倒装句中的数量词定语后置句,将数量词置后起强调作用,如“立时三刻”“诤臣五人”等。
与韩语数量化现象不同的是,汉语的复指短语“名词+数词”这一类中,不需要添加任何助词,原因在于韩语与汉语在句法论上的不同,汉语是孤立语,通过语序表现语法关系,韩语是黏着语,助词决定其前面词的语法功能,所以在数量化现象中必须有助词。
数量化现象和复指现象的不同点一共有三点:一,数量化现象中,名词为泛指名词;复指结构中,对于名词无限制。二,数量化现象中,名词和数词后必须添加助词;复指结构中,当为“名词+数词”结构时,不允许添加助词;数量化现象中,名词后不可以接单位词。复指结构中,名词后可以接单位词,无单位词时,表示亲切的语气。共同点一共有两点:一,都是由名词和数词组成;二,名词和数词的语法功能相同,语义互补。
4 结论
本文对数量化现象与复指现象进行了对比分析,首先,借助语料库手段剖析了数量化现象的外部特点与内部特点:外部特点在于数量化现象由名词、助词、数词组成,“名词+助词”与“数词+助词”在句中做相同语法成分,语义互为补充。内部特点在于名词为泛指性质的,数词为固有词。其次,将数量化现象与复指现象进行了异同点比较,发现与复指现象相比,数量化现象的用法更加复杂。数量化现象中,对名词有限制且其后面必须添加的助词和数词后助词一样,但是不允许添加单位词。复指现象中,对名词没有限制且不需要添加助词,可以添加单位词,若不添加单位词则体现亲近感。
参考文献
[1]刘学春.复指词组的语义逻辑分析[J].山东师大学报,1998.
[2]汪仁寿.复指词组与复指成分[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
[3]卢福波.复指动词的语义类别与句法组合关系[J].汉语教学,1994.
[4]朱英贵.论“复指”与“同位”[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9.
[5]张志公.汉语的词组(短语)[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6):9.
[6]朱英贵.复指短语的辨识[J].汉语学习,1994,(6):32.
[7].[J].,2000.
[8].“”[D].,1976.
[9].[J].,2005.
[10].[J].,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