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增强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方法

2020-07-18 16:07石津
锋绘 2020年4期
关键词:概论思政课实效性

石津

摘 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是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作用的内在要求。文章以思政课中非常重要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提出了提升思政课实效性的建议,即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正确认识课程、丰富教学载体、联系现实教学、增强学生主体性。

关键词:思政课;实效性;概论

1 引言

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为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存在问题:思政课上“抬头率”低,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思政課被很多学生戏称为“水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育人意义突出。它与其他思政课一样,缺乏实效性。为了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发挥它引导青年成为政治立场坚定、思想道德优良、爱国爱党、有责任担当、奋发向上的时代新人的作用,本文以《概论》课为例,提出些许建议。

2 多措并举提升思政课实效性

(1)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习近平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主导者、实施者,应该如习总书记说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概论》课理论性强,涉及到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各方面,给教师带来了挑战。《概论》课还应在讲知识的同时将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传达给学生,关键在教师。建设一支优秀的能担当育人大任的《概论》课教师队伍,就要选用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师,定期开展理论、教学技能培训和形势教育,重视师德师风,进行集体备课和互相听课等。

(2)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正确认识课程。《概论》课程理论性很强,需要厘清其结构和逻辑关系。恰如课程名称所体现的,这门课程要学习的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后者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几个部分放在一门课程中来学,是因为具有内在的联系,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以马克思主义为底色,结合中国的实际,经过实践的探索、检验而最终形成。在正式学习课程前,教师要向学生阐述内容框架、内在关系,帮助他们从整体上认识课程。还需要向学生明确,这些理论是我党的指导思想、理论武器,指引我们前进。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向未来开放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践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将不断丰富、深化。

(3)丰富教学载体。要将“有意义”的课程讲得“有意思”就需要丰富教学载体,适当引入教材之外的东西进行补充。引入诗词、文章等原著就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毛泽东同志是军事家、思想家,也是优秀的诗人、词人。他的诗词豁达豪迈、气势磅礴,饱含人生哲理,艺术性和感染力强,能塑造人的思想、精神。还应看到,文学创作是一个人思想的体现。毛泽东诗词里蕴含了他对时势、事物的看法,彰显了深刻的思想。“毛泽东诗词既是一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壮丽史诗,也是毛泽东思想形象化体现。”除诗词外,通过阅读赏析毛泽东的文章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直观感受思想的冲击。课上也可以引入影视剧片段。如播放电视剧《国家干部》中为人民群众利益鞠躬尽瘁的片段,来讲群众路线等。

(4)联系现实进行教学。“思政课所学理论不是‘高大上的不接地气的理论,思政课的理论应该是源于现实,又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思政课要增强亲和力和针对性,就需要从现实出发,关心现实问题,回应青年们的现实关切。《概论》课教师要善于运用案例教学法,会讲中国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极为贴近青年们的生活。介绍典型的现实案例可以加深同学们对理论的认识。如在学习“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内容时,可以讲述村支书黄大发带领村民挖水渠脱贫致富的故事。在学习“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既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进行理论宣讲,又要从现实的角度述说。如面对2020年在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要讲好中国秉持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其他国家携手抗疫的故事。

(5)增强学生主体性。习近平书记说“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其重要措施是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为提升课堂上的参与性,应增加互动环节。如在讲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可以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个人梦想”。《概论》课的理论根源于现实,可以创设场景,进行体验式教学,例如请学生表演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场景。课堂之外,可以参观当地红色教育基地、组织社会调研。组织同学们参观早期工人运动领袖林伟民历史陈列馆、工人运动领袖苏兆征故居、华南马克思主义传播先驱杨匏安陈列馆,可增进对中国革命及相关理论、方针、政策的认识。

3 结语

现在我们面临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祖国的未来落在了这一代青年人肩上。唯有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作用,增强其铸魂育人实效性,才能培养担当祖国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2]黄勇樽.毛泽东诗词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4,14(2).

[3]石颜阁.阐述思政课守正创新的基本遵循[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1).

猜你喜欢
概论思政课实效性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青铜器辨伪概论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