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沛 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太原 030013
海恩法则告诉我们,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我们迫切需要一个有效的工具,确保安全责任的落实,确保安全检查有效的执行,安全整改及时到位。但在管理工具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造成现场管理人员工作强度高,心理压力大,整改效率也比较低,这也促使我们必须引进或研发一套针对性强的管理软件,形成信息化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手段。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现场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所面临的难度很大,具体表现在“五个多”:高处作业多,露天作业多,手工劳动及繁重体力劳动多,立体交叉作业多,临时员工多。此外,由于施工行业的用工特点,施工现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一直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长期亟待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为了解决项目现场安全管理难题,我们必须将危险源消灭在萌芽状态,所以软件的事故控制、监督整改、销项的整个流程要系统地整合在APP应用过程中,做到简单快捷,高效处理项目现场安全隐患,进而达到施工生产过程安全最大化的目的。
我集团开始对现场安全管理进行标准化的制定,并逐步形成了6大类3级共183条检查细则。在集团信息化的初期,现场安全员需要带着纸笔、相机到现场检查,检查完回办公室,再把检查记录和照片上传到信息系统中,由于劳务队没有信息系统账户,整改人不可能是劳务队,只能是项目工长,而且整改过程跟检查过程一样繁琐,造成管理人员工作强度高、效率低下、劳务队信息反馈不及时,导致基层怨言,效果难以保证。
随着手机终端设备的成熟和移动宽带的普及,集团在移动终端开始发力,推广移动办公。安全检查点也进行了巨大调整,达到9大类4级810个检查点,形成“横向到边”的管理体系;通过把劳务队也纳入系统账户作为整改人,形成“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手段。通过广泛宣传和样板带动,项目部“人人都是安全员、劳务配合一次到位”的理念已经开始扎根发芽。
此后,我集团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的项目现场安全管理应用APP正式进入推广应用。
在系统中直观反映9大类型4个级别共810条安全检查点,对能量化的检查点都进行了数据量化,并在软件中内置了量化指标,可在检查时随时查看。
图1 检查点九大类型和检查点四级分级和细目
总体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三级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发现并记录问题,作业班组进行问题整改,再由管理人员进行审核销项或打回重改。
图2 管理人员和作业班组
其中,检查记录有以下的几种状态:
(1)待指派:未分配整改人的问题记录。
(2)待修复:已经分配整改人,但尚未修复的问题记录。
(3)待销项:已经完成整改,但尚未审核确认的问题记录。
(4)已销项:审核通过的问题记录。
整改单除了检查人、下达时间、部位、图纸标识、整改期限要求外,还必须附带检查现场的照片,以便整改照片做对比,检验整改效果:
各种检查项的筛选可以支持多种维度,以满足不同身份、不同目的的检索、查看,尤其可以对同一劳务队进行纵向对比,统计其在不同阶段、不同楼层,产生同类问题的数量,检验其整改效果的持续性。
图3 检查、整改照片对比和放大查看照片细节
针对各种问题产生的数量、比例及整改及时率,实时产生统计报表,让管理人员随时随地了解项目现场的最新情况,做到安全管理心中有数,一目了然。
图5 检查点大类统计分析和整改及时率统计分析
人人都是安全员,每个人手机都能下达整改通知,并实时同步更新到劳务队的整改系统中;每个检查都有现场照片和整改对比照片,赖不掉。
安全整改单下达后,劳务队老板、班组长和作业人员同时接收,整改情况同步更新,解决了以往流程长、时效慢的缺点。
工人反馈说,现在自己会主动佩戴安全防护用具,按标准作业,否则随时都会被下达整改,与其总被人批评罚款,不如自己一次做到位——到处都是“安全员”,安全检查躲不过,自己也就不再抱侥幸心理了。而通过不断的主动作为,自己在项目现场的安全感也有很大的提升。
系统形成闭环管理,并从时间、部位、检查类型、责任人等多个维度自动统计,项目安全情况一目了然;检查、整改、奖罚一切以数据说话,让人心服口服。
一改以往会议风格,现在开会,拿出手机,整改率、整改及时率、问题的类型数量清清楚楚,再没有推诿扯皮,横向纵向对比随时掌握,点评可以直指核心。
将9大类型4个级别共810条检查点数字化,每个检查项都在软件中配备作业指导书,随时随地查看检查标准,杜绝了师带徒中的人为因素,以统一标准、统一模式贯穿培训和实践,并达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知行合一的理想效果。
通过傻瓜式的操作界面,每项操作不超过3步,等待时间不超过1秒,操作所见即所得,检查内容必附照片,检查地点在图纸上标示,会用微信就能用软件,大大降低了劳务队的接受难度,大大提高了使用频率。
软件将检查、整改数据实时推送到系统服务器,分公司机关可随时随地查看各个项目每天“检查多少、整改多少、核销多少”,集团总部既可以宏观掌握每个分公司的管理情况,又可以微观透视每个项目的管理细节,完全满足了三级管理的需求。
检查问题类型的自动统计,纵横向对比的实时掌握,信息化形成的神经系统,让管理者“身虽远,神犹在”,使安全管理尽在掌握。
信息化规划要做好“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也就是要明确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建立好总体框架、业务范围、技术架构的方式,还需要明确推进的思路、步骤和管理措施。
需求调研,除了各个业务部门的配合外,还要有信息部门负责加强相关业务部门的横向沟通,避免系统功能以某个部门的需求出发,造成系统建设被强行按条框分割的情况发生。管理标准化是信息化的前提,以本系统为例,安全管理9大类型4个级别共810条检查点的设立,大部分都配备了相应的数据要求,这就给检查人员建立了统一的标准,也使整改人有明确的任务,避免了主观因素,培训成本和难度由此降低,劳务队执行也口服心服。
培训要避免“讲大课”,最好按照业务口专业对口培训,或者对单个施工现场的人员进行小规模培训。培训是一个“宣贯”的过程,一定要依托专业部门的配合,把软件的功能点、操作方法以及业务需要注意的细节,一起讲清楚。通过培训,还要改变人们的工作习惯,形成信息化、程序化的思维。要注意培养出集团总部、分公司、项目部等各个管理层级不同梯队的讲师队伍。培训和考核宜同时进行,培训后即开始练习、考核,确保每一位来培训的员工都真正学会了操作,掌握了业务要点。培训还应注意培训资料、操作手册甚至操作视频的配套,确保学员在培训后能及时查漏补缺,加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