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呻吟语》是明末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吕坤历经30余载所著的探讨人生哲理的一部著作。当今学者对《呻吟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为人处世、自身修养、民本思想、文学价值等方面。很少有人从传统文化角度,来谈及它的家庭美德思想,尤其从事亲的角度分析。《呻吟语·伦理篇》中,吕坤对事亲思想的论述颇多,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的内涵。笔者将其归纳为三点:人之事亲,事心为上;事亲关键,悦其父母;祭祀先祖,诚敬行孝。
关键词:吕坤 《呻吟语》 家庭美德 事亲
事亲即孝顺自己的亲人。事亲是孝道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而孝道伦理思想又是家庭美德思想的核心。因此,事亲在家庭美德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呻吟语·伦理篇》中,吕坤对事亲思想的论述颇多,笔者将其归纳为三点,即人之事亲,事心为上;事亲关键,悦其父母;祭祀先祖,诚敬行孝。
一、人之事亲,事心为上
“人子之事亲也,事心为上,事身次之,最下事身而不恤其心,又其下事之以文而不恤其身。”(《呻吟语·伦理篇》)作为子女,侍奉父母最重要的是要把关心、体贴、理解父母的心思放在首位。其次是关照父母的身体。最差的是只知道关心父母的身体而不知道体谅父母的心,比这更差的是只讲空话而没有行动。因此,吕坤认为“父在居母丧,母在居父丧,以从生者之命为重。故孝子不以死者忧生者,不以小节伤大体,不泥经而废权,不徇名而害实,不全我而伤亲。所贵乎孝子心者,亲之心而已。”(《呻吟语·伦理篇》)也就是说,对孝子来说,最宝贵的孝心就是按亲人的心意去做,满足亲人的心愿。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子女应该尽心尽力地去孝顺父母,最重要的是关怀体谅父母的心,不仅仅是照顾他们的身体。孔子早就提出孝亲不仅是能养,更重要的是敬。“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篇》)
二、事亲关键,悦其父母
孝顺父母最关键的是让父母开心快乐。“人心喜则志意畅达,饮食多进而不伤,血气冲和而不郁,自然无病而体充身健,安得不寿?故孝子之于亲也,终日乾乾,唯恐有一毫不快事到父母心头。自家既不惹起外触,又积极防闲,无论贫富、贵贱、常变、顺逆,只是以悦亲为主。盖悦之一字,乃事亲第一传心口诀也。即不幸而亲有过,亦须在悦字上用功夫,几谏积诚,耐烦留意,委曲方略,自有回天妙用,若直诤以甚其过,暴弃以增其怒,不悦莫大焉。故曰: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呻吟语·伦理篇》)作为孝子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小心谨慎,设法让父母开心快乐,悦字是孝亲的第一秘诀。所以,吕坤说:“人子和气愉色婉容,发得深时,养得定时,任父母冷面寒铁,雷霆震怒,只是这一腔温意,一面春风,则自无不回之天,自无屡变之天。谗谮何由人?嫌隙何由人?”(《呻吟语·伦理篇》)作为子女只要和颜悦色,再冰冷如铁的父母都会回心转意,更何况他们不会无缘无故地发怒。在我国古代,子夏向孔子问孝,孔子对他说:“色难。”(《论语·为政篇》)就是说孝顺父母最难的是在父母面前能够经常和颜悦色。吕坤进一步阐述了这一思想。
三、祭祀先祖,诚敬行孝
父母去世,要祭祀追恩、诚敬行孝,而不是祈求降福。“子孙之祭先祖,以追养祭孝也。自我祖父母以有此身也,曰赖先人之泽以享其余庆也,曰我朝夕奉养承欢,而一旦不复献杯棬,心悲思而无寄,故寄荐以伸吾情也。曰吾贫贱不足以供菽水,今鼎食而亲不逮,心悲思而莫及,故寄荐以志吾悔也。岂为其游魂虚位能福我而求之哉?求福非君子之心,而以一饭之设,数拜之勤,求福于先人,仁孝诚敬之心果如是乎?不谋利,不责报,不忘其感恩,虽在他人犹然,而况我先人乎?”(《呻吟语·伦理篇》)子孙祭奠先祖是为了感念先祖的养育之恩、弥补自己的悔恨之意,以尽自己的孝心,而不是让九泉之下的先祖降福给我们。如果是为了祈福,那么就不是真正的君子之心、孝子之心。真正的仁义至孝、诚敬之心是不图回报、不图感激的。
参考文献:
[1][明]吕坤.精校呻吟语[M].[清]陳宏谋,评.汤寿铭,校.上海:会文堂书局,1924.
[2][明]吕坤.呻吟语[M].邓洁明,译注.广州:广州出版社,2004.
[3]马涛.吕坤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李辽强,男,硕士研究生,神木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责任编辑 王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