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雪 , 于 鹏
(1.乳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436;2.上海乳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0436;3.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乳业研究院,上海 200436)
燕麦在我国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是禾谷类营养价值最高的作物之一[1-2]。与其他常见粮食作物相比,燕麦富含β-葡聚糖、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多肽等成分[3-4]。
燕麦饮料加工是区别于传统燕麦加工形式的新方向[5-8]。设计在植物基中加入乳脂,燕麦的风味和营养都得到了较好的释放。开发一款含有燕麦的牛乳饮品,不同于常规的风味类牛乳饮品,燕麦以颗粒形式加入其中,可兼备谷物自然的香气和饱满咀嚼感。在弥补市场空白的同时,将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生牛乳,光明乳业牧场提供;稀奶油,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燕麦粉及燕麦颗粒,绿庄园有限公司提供;白砂糖,市售;卡拉胶,斯比凯可(中国)有限公司提供。
胶体磨,上海东华高压均浆泵厂产品;高压均质机,APV公司产品;KAT25型高速分散机,美国IKA公司产品;UHT型杀菌设备,GEA公司产品。
由20位专业感官评定成员,对产品进行感官特征评价,从产品质地风味到燕麦颗粒完整性、口感等方面,采用9分制打法,以各项得分的平均分作为总体评价。
颗粒型燕麦牛奶感官评定标准[9]见表1。
Bostwick法测定黏度,取一定量样品,计时30 s,测定其向下流动的距离(以cm计)。
表1 颗粒型燕麦牛奶感官评定标准
试验得到的样品以透明灭菌瓶灌装,在灌装量保持一致的前提下,常温静置平稳放置,试验对体系的状态、体系脂肪上浮程度、体系沉淀量为标准进行评价。
稳定性评判标准[10]见表2。
表2 稳定性评判标准
颗粒型燕麦牛奶中,燕麦颗粒的口感是消费者对饮品感官品质判断的关键因素。而燕麦的口感除了与燕麦处理方式相关外,也与燕麦本身的品种、种植区域、加工贮藏条件密切相关[11]。试验选择了常见的燕麦品种[12-13],已预先进行脱皮处理[14],分别经过30 min复水,100℃条件下蒸煮40 min后,参考表1感官评定标准,对燕麦颗粒完整度和口感进行感官测试。
燕麦样品感官评分见表3。
由表3可知,产地是河北张家口的燕麦品种得分高于山西和内蒙古地区的燕麦,其中坝燕6号和坝燕13号的得分最高,但由于工厂实际生产过程中,采用单一品种的燕麦品种可能会导致品质不稳定,因此后续试验使用坝燕6号和坝燕13号以1∶1比例混合后的样品。
表3 燕麦样品感官评分
影响燕麦口感的因素除燕麦品种外,燕麦的处理方法也是关键控制点。考虑到燕麦的特性,采用先复水后蒸煮的方式处理干燕麦[15]。
2.2.1 复水时间的选择
取等量燕麦,复水时间分别选择30,60,90,120,150 min,经过复水后的燕麦在80℃条件下蒸煮30 min,以感官评分和燕麦混合液的黏度作为指标。
复水时间对燕麦感官品质的影响见图1。
由图1可知,复水时间对燕麦的口感影响不大,复水时间增加后,感官评分也相对持平。由于复水程度不同,淀粉释放量受影响明显,复水时间长的燕麦释放淀粉较多,继而导致蒸煮后混合液黏度较大,因此黏度值随着复水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考虑到工厂实际生产线泵送压力,黏度较小的混合液可以降低生产线剪切力带来的黏度损失,因此复水时间选择30 min即可。
2.2.2 蒸煮温度的选择
根据以上结果,将燕麦复水30 min,之后分别于80,90,100,110,120℃下进行蒸煮,同时蒸煮时间设定为20,30,40 min,以感官评分作为指标。
蒸煮温度对燕麦感官品质的影响见图2。
由图2可知,蒸煮温度为80,90℃时,蒸煮时间增加,感官评分也随之增加,燕麦颗粒的口感更好。而蒸煮温度升高至110℃和120℃时,燕麦颗粒完整性被破坏,燕麦破损明显,感官评分也随着蒸煮时间延长而降低。由表2可知,结合复水30 min,较佳的燕麦蒸煮温度和时间组合为90℃,40 min。
2.3.1 脂肪及其添加量的选择
乳饮品中,脂肪和蛋白可以改善组织结构,适量的脂肪可以提供细腻润滑的口感和可口的滋味。一般提供脂肪的原料主要有稀奶油或将植物油与乳脂结合,选择全乳脂,乳脂∶棕榈油(3∶2),乳脂∶椰子油(3∶2),乳脂∶氢化油(3∶2),分别以脂肪含量2.0%,2.5%,3.0%,3.5%,4.0%进行试验,以蛋白质添加量3%,蔗糖添加量5%,燕麦颗粒添加量3%,卡拉胶添加量0.05%为基础配方。
脂肪添加量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见图3。
由图3可知,全乳脂的样品感官品质明显优于部分乳脂的样品,随着脂肪量增加,感官评分随之升高,当脂肪添加量为3.5%时,继续增加脂肪对产品感官品质增加不明显,因此从成本考虑选择乳脂肪添加量3.5%比较适合。
2.3.2 蛋白质添加量的选择
提供蛋白质的原料主要有鲜牛奶、浓缩奶、脱脂奶粉或乳清粉等一种或几种复配。以乳脂肪添加量3.5%,蔗糖添加量5%,燕麦颗粒添加量3%,卡拉胶添加量0.03%为基础配方。
蛋白质添加量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见图4。
由图4可知,浓缩奶和脱脂奶粉单独使用下,所制得的样品感官品质明显优于其他2种样品。随着蛋白质添加量增加,感官评分随之升高,但是当蛋白质添加量高于3%后,感官评分呈现下降趋势,因此选择蛋白质添加量3%比较适合。
2.3.3 甜味剂添加量的选择
甜味剂是乳饮品生产中的重要原料,常见的甜味剂有蔗糖、果糖、糖醇等,可以带来不同的风味感受。以脂肪添加量3.5%,蛋白质添加量3%,燕麦颗粒添加量3%,卡拉胶添加量0.03%为基础配方。
甜味剂添加量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见图5。
由图5可知,甜味剂添加量增加至5.0%~5.5%时,相对应的感官评分较高,单独使用蔗糖的样品感官评分高于蔗糖与果糖、果葡糖浆或赤藓糖醇搭配使用,当蔗糖添加量为5.5%时,感官评分最高,因此选择蔗糖作为配方甜味剂,添加量为5.5%。
2.3.4 燕麦添加量的选择
在配方中增加燕麦粉及处理后的燕麦颗粒,添加燕麦粉的目的在于增加产品燕麦香气及醇厚口感。以脂肪添加量3.5%,蛋白质添加量3%,蔗糖添加量5.5%,卡拉胶添加量0.03%为基础配方,加入燕麦粉和燕麦颗粒,比较不同的燕麦含量及组成。
燕麦添加量及比例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见图6。
由图6可知,燕麦添加量为2.5%~3.0%的感官评分较高,并且感官评分与燕麦组成的比例相关,当燕麦粉和燕麦颗粒的构成比例为1∶1或1∶2时,感官评分高于其他2个比例,当燕麦添加量为3.0%,燕麦粉与燕麦颗粒的比例为1∶2时,可得到感官评分的最高值,因此选择燕麦添加量为3.0%比较适合。
2.3.5 基本配方的确定
根据以上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正交试验,考虑脂肪、蛋白、甜味剂、燕麦添加量对配方的影响,其中燕麦粉与燕麦颗粒的配比为1∶2。采用50人进行感官评分后取平均值。
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设计见表4,正交试验结果见表5。
表4 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设计/%
表5 正交试验结果
由表5可知,各因素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顺序为脂肪添加量(A)>蔗糖添加量(C)>燕麦添加量(D) >蛋白质添加量(B),集中极差变化最大的为A,即脂肪是影响产品整体感官品质的敏感因素。较优组合为A2B3C2D1,即脂肪添加量3.5%,蛋白添加量3.5%,蔗糖添加量5.5%,燕麦添加量2.5%,在此条件下得到的产品奶味纯正、甜度适中、颗粒感较好。
由于燕麦是以颗粒的形式存在于饮品中,为了使得消费者获得更好的饮用体验,应保证燕麦颗粒均匀地悬浮于产品中,避免有分层或沉淀的现象发生[16]。因此,在工艺设计方面,需要格外注意避免体系稳定性的损失。根据上文得到的产品配方,结合工厂现有的生产线,设计产品工艺流程。
颗粒型燕麦牛奶生产流程见图7。
根据加工过程中的监测分析,颗粒型燕麦牛奶生产的关键环节控制点为原料、杀菌和灌装3个环节。
颗粒型燕麦牛奶工艺关键控制点[16]见表6。
将灌装后的产品于不同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根据表2稳定性评判标准打分。
稳定性观察结果见表7。
由表7可知,在4℃保温条件下,放置7 d,产品色泽均匀,无脂肪上浮或沉淀的现象,后期沉淀量逐渐增加,有轻微脂肪上浮情况,至28 d时,出现较多的燕麦颗粒沉淀;10℃保温条件下,7 d已有少量燕麦颗粒下沉;常温放置的条件下,7 d开始燕麦颗粒下沉明显。比较上表数据可知,不同的贮藏温度对于产品的稳定性影响不同,冷藏条件优于常温条件下保存,放置至21 d产品有轻微谷粒下沉,体系稳定性良好。
表6 颗粒型燕麦牛奶工艺关键控制点
表7 稳定性观察结果
分析了不同燕麦颗粒及处理方式对于燕麦牛奶感官品质的影响,确定选用的燕麦品种为坝燕6号和坝燕13号,燕麦颗粒预处理方式为常温复水30 min,于90℃条件下蒸煮40 min。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感官评分作为判断标准,对脂肪、蛋白质、甜味剂和燕麦添加量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优组合为脂肪添加量3.5%,蛋白质添加量3.5%,蔗糖添加量5.5%,燕麦添加量2.5%,其中燕麦粉添加量0.83%,燕麦颗粒添加量1.67%。根据以上配方设计工艺并分析了关键控制点,按照配方和工艺制得的燕麦牛奶颗粒饱满、奶香浓郁、口味纯正,冷藏条件下稳定性良好,可满足消费者对于高品质牛乳饮品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