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研究生课题,从小生长在中国北方城市的林芳璐去到了云南大理的白族村落周城村来寻找当地的蓝染工艺。时为中央美术学院家居产品在读碩上生的她,在查阅资料时偶然了解到云南白族扎染工艺,并被这种染色工艺与其他工艺相比所特有的随机性与不确定性吸引。“蓝印花布其实就是刻版印花,版子刻成什么样,印出来的花就一定是什么样。蜡染的话蜡在布上画出来什么样,印出来的图案就会是什么样。但是扎染不是,做同一种扎花,因为每个人力道的不同、缠法的不同,染色后出来的每一种花都会 是不同的。这就是我想要的。”林芳璐解释道。
原本只想当作一次采风的西南之旅给了林芳璐超乎想象的惊喜.现在已经成为一位 手扎蓝染设计师、艺术家的她在给一部纪录片撰写的独白里,回忆第一次亲眼看到蓝染工艺制作流程的感受:“土著人民特有的自然、活力和真挚的民族特质与西方艺术传统的差异是最令人振奋的,这让我寻求本能反应的直接性与立即性。我是如此强烈地感受到某种形式的必要,以至我还记得那些形式曾对我发出的指示。”林芳璐随着自己的性子,在周城村里住了下来,和当地的农妇同吃同住,感受小城的云起云落。在周城,时间线轴滚动得缓慢,人们的生活也像是被按下了慢进键。林芳璐将自己的全身心投人到蓝染工艺的学习中,从种植被用作染料的板蓝根,到扎花、煮布、染色、固色、拆线等工艺流程。几个月后,就在这座古城里,她完成了第一件蓝染扎花作品《SHE》。
密密麻麻簇拥在一起的立体白色花团组成富有张力的繁复形态,远观如同一座飘浮在墙上的白色雕塑,轻盈却又充满力量与体积感,给人带来极为丰富的感官体验。初看,你会觉得这件作品的庞大体量和现代感与白族妇女手中创作出来的蓝染花布极为不同;细看后,你便能发觉出这件作品的骨子里确实点点滴滴浸人了白族扎染文化的精髓,并随着每一朵绽开的“ 花瓣”发散出来。这是来到周城村的异乡年轻艺术家对于这段在地创作生活的记录与表达。这是一次手工的传达,也是基于传统的抽象式的再想象。
左图林芳璐将扎染工艺和形态以更为当代的形式转化而来,其作品不限于装置艺术和家居作品.右图源自云南传统扎染工艺,林芳璐的作品全部由手工针缝扎.并采用天然材料板蓝根作为主要原料进行染色处理,最大限度地还原了传统工艺的原始性。
林芳璐对于扎染工艺的热爱从2013年持续至今,成为了她7年来创作最为核心的灵感来源。她把传统扎染过程中很多被隐匿的细节提取出来,将还处于“未完成”撮绸状态的布料放大、夸张,成为独一无二的视觉语言。作品《狂想曲》持续发挥了林芳璐对于立体的敏感,将传统扎花技法中的缠绕技法作为主体,还在布料的基础上引入了木头材料。更为具象的形态也为作品增添了叙事性与情感张力。《SHE》和《狂想曲》的创作概念都与林芳璐在大理周城的生活与感受有关。在与当地白族女性共同生活创作的过程中,林芳璐也近距离认识了这些过着和她的生活截然不同的女性。她惊叹于白族女性如何娴熟地游走在农田与灶台之间,在繁重的农活与家务的缝隙之间创造出如此灵动的扎染工艺,并将自己对于白族女性的情感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在她看来,《狂想曲》中的巨大柔软触角穿过坚硬的椅子如同一次“以柔克刚”,而《SHE》的肌理与纹路所表达出的多个层次、复杂的情绪就是她对于曾经朝夕相处过的白族女性的感受。“这些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是为她们创作的。”林芳璐说。
在林芳璐看来,在大理周城打磨、完善自己的创作构思,并亲手将创意变为实物是创作的重中之重。尽管已经掌握了扎染工艺,不再需要飞到当地学习新的技术,她还是坚持每一次创作的前期与制作都尽量在周城本地完成。‘“我在大理和北京创作的作品体量与张力是不一样的,只有在大理才可以做出我想要的东西来。”而“在地”不仅仅意味着身在一处,也代表着和当地的人、物、地理、气候产生物理和情感上的双重联结。林芳璐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在大理亲手扎花时所产生的强烈的心理感受,感叹要真的去当地做,去流汗,才会真正体会到每一道工序的用意和对于自身的含义,并在缝制中为自己的作品注入生命。“我要注意到每一针每一线的反应才能继续缝制,直到这个过程聚足了充分的力量,形态就在这个时候自然出现,就好像来自内心最深处。”林芳璐说。
林芳璐位于北京工作室的一层也是其作品的展示空间。
由年轻一代新锐服装设计师Samuel创办的SAMUEL GUIYANG时装,总是充满着迷人的东方细节和熟悉的传统元素科以别出心裁的方式与西方时装交融。在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之间,Samuel寻求着微妙的平衡。
红色幕布前的女人,梳着旧时流行的齐耳短发,伴随中式传统弦乐的奏起,一字一句地独自唱着“Past has vanishedlike the wind”(往事如风)。这是时装品牌SAMUEL GUI YANG2020秋冬系列短片中的一个片段。受到疫情影响,本季上海时装周改在线上举行,而设计师Samuel则选择用时装短片这种特别的方式,来呈现自己的全新系列。这对他来说,反而是一次令人兴奋的尝试。5支短片各自吟唱翻译自中国诗句、谚语的英文唱词。模特们身着还未上架的时装、配着极富年代感的背景音乐、唱着英文歌词,画面呈现出一种20世纪七八十年代广告片的质感。这一切很东方,又很西方,糅杂了不同的时空与文化语境,营造出一种陌生又熟悉的观感。这也是SAMUEL GUI YANG给人的一贯印象:总是充满迷人的東方细节,那些我们熟悉的元素以别出心裁的方式与西方时装交融。但你并不会觉得这是一种粗暴的挪用或是显得老旧,相反,那是一种全然未见的新视野。
“我慢慢发现东方元素其实是很好用设计去呈现的。我希望能从自身的一些过往或者我感兴趣的内容中发掘,然后看怎么去揉捏、怎么去塑造,把它带到当下,用时尚的语言去表达。”Samuel如此向我们阐述他的创作初衷。Samuel毕业于英国伦敦中央圣马丁学院,并在创立个人品牌后逐渐摸索出清晰的品牌风格。西方成熟的时装教育体系赋予他创作的基础,而后他为时装注人了源自内心的东方视角。SAMUEL GUiYANG的作品时而以旗袍、斜襟、盘扣这样极为传统的中式元素令人眼前一亮,时而又闪现着20世纪90年代亚洲女性独有的摩登气质。在近代、现代与当代之间,在东方与西方之间,Samuel寻求着微妙的平衡。
1.工作室里的制作工具非常完备.很多活儿都是工作室的员工手工完成。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会不断去吸纳灵感素材,然后再延伸、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放在自己的设计里面。”
2.布置得井然有序的打版空间。
不过, Samuel并不全然拘泥于故土情结。他爱在伦敦形态丰富的现场表演艺术中寻找灵感,也喜欢逛五花八广门的古着集市。那些作品中的中国元素,不过是自然而然的一种表达。“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会不断去吸纳灵感素材,然后延伸、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放在自己的设计里面”。作为新一代的中国设计师,Samuel的成长环境注定糅杂了丰富的文化色彩。中国香港的老电影、红极一时的时髦歌星、日本的流行文化,这些都是Samuel在年幼时耳濡目染的生活背景。表面上,它们与他如今标志性的中式美学并无关系,但实际上,这种流动的审美形态,恰恰成就了他在东西方语境中游刃有余的创作。
这在他位于伦敦东郊的工作室中也有迹可循:这间面积不小的工作室,保留了原始的白墙结构,分为打版房与会客区。在会客区由4座石形雕塑撑起的玻璃茶几上,一本关于李小龙的书籍和其他的艺术画册摆放在一起。而茶几后,是一个被白布包裹着的扶手沙发和一盏挂在墙面上抽象的圆形霓虹灯。不远处,一组原木色的长桌与长条椅,似乎又将视线拉回到熟悉的中国。这些都是Samuel依据自己的使用习惯而摆放的物件,并非制造某种文化的碰撞,这种碰撞却已经发生。
说起来,这些看着或前卫或内敛的家具,倒也透露出几分中国传统文化对Samuel潜移默化的影响:他曾几次搬迁工作室,而这些物件也始终跟随着他,始终保持着原有的样子。正如Samuel所说,“我发现传统的中国文化里,大家对一个小物件,都蕴含某种思念的寄托”。对于自己朝夕相处的工作室, Samuel选择用熟悉的物件来营造舒适感;而对于设计,他则选择用手工编织的红色长绳,来制造一见如故的亲切感。“这可能是我自己想要表达的对日常物品的寄托,也是SAMUEL GUI YANG一个典型的、标志性的细节”。这些红绳都由Samuel和他的团队在打版房内手工编织,也可谓是一种具有东方色彩的托物寄情的小小仪式。
对于Samuel来讲,中国传统的再创作,或许并非出于使命感一类的宏大命题,而是单纯的美学偏好抑或情怀流露。但正是没有负担的创作,才使得SAMUELGUI YANG呈现独树一帜的惊喜佳作。对于本士美学无所拘束的探索与表达,正是中国年轻设计力量作出的独特贡献。
3.会客区极具艺术气质,家具与物件都是他本人的心爱之物.整个氛围也与品牌本身的艺术感十分吻合。
左图门禁处的一扇海棠花窗把几株竹子框成了一幅画.恰合清代李渔曾经论述的无心画与尺幅窗。右图通过嵌入曲廊建筑师将松散的区域联通.重新规划出居民的行走动线。
闻名于世的中国园林在建筑师童明看来,相较于视觉形象,更值得借鉴的是造园者的思维方式。园林犹如一个巨大的能量场,无形之间影响着童明的设计主张。
改造后.居委会和居民主动为曲廊装点了活动照片.形成了温馨热闹的社区景观.
建筑师童明同济大学教授. TM Studio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位于浦东金桥的佳虹小区是一个老公房社区,其后门处有一块不规则绿地,里边草木葱茏,还附带居委会活动室及小广场。但由于绿地位置偏僻、动线不佳,多数居民仅把它当作进出社区的通道,极少来此享受绿意。
就在这处通常与“设计”无关的区域,建筑师童明完成了一次改造:他着重调整了绿地的动线,通过嵌人曲廊,将原本松散的活动区域织补联通,并使居委会小楼的立面开放化,形成具有向心作用的聚集空间。新增的曲廊为绿地融入江南园林之韵,其中动线巧妙、移步易景,几棵红枫、香樟高低错落,隔断处还点缀着一扇典型的海棠花窗。当我们想就中国园林形式与童明展开讨论时,他却说:“与其在古典园林的视觉形象中寻找灵感,不如借鉴造园者的思维方式,了解背后的方法,以及支撑这方法的一整套价值体系。”他补充道:“观赏园林时,我常会思考,当时那帮家伙脑子里是怎么想的?”
作为中国“建筑四杰”之一的知名建筑师童密之孙,童明在家庭的影响下对园林深有研究,他近年还用重译再版了祖父的英文专著《东南园墅》。尽管童明的专业是城市规划,对园林的浓厚兴趣无形中也影响着他的建筑设计。譬如,他尤为推崇《园冶》中“因借体宜”的造园理念,主张建筑因地制宜、顺时度势地自然而成。在佳虹小区社区的改造中,建筑与廊道“迁就”着院落里原本就有的树木,就连变电箱都被融入了景观。“这是造园的典型方式,它不会轻易把原本的东西J掉重来,而是充分进行旧物利用,组成新的景观。造园在本质上: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对话,作为整体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类应该向自然主动同化,而非排斥。”童明介绍道。他也强调园林在时间上的意义:“园林不是由某个人一次性设计完成的,它如时间的绵延,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传统的延续、时空的融合,这是园林的特点,也是中国建筑及社会环境的特点,这值得当代人深思。”
童明作为建筑师的职业生涯起点很高,20世纪90年代末的初出茅庐之作便是苏州大学文正学院的教学楼。2010年后,他却开始有意识回避“精致型”的建筑项目,将工作重点转向接地气的社区改造与城市设计。在他看来,这些项目虽无法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但更为鲜活。“接触社区类项目后,我感到很踏实,”他说道,“我能跟具体的场所、具体的使用者直接对话,能跟人讨论甚至吵架,与生活现实直接有关。此外,相较于大型市政项目,微小的城市设计能触及更广泛的居民,真正作用于日常生活。”
回到社区里的那扇海棠花窗,童明笑说,窗不过是造园者在墙上做的“框”,“我們要考虑的是呈现何种景物,而非纠结框的形式。放到今日的社区,景物早已不是芭蕉雨露,而是人们充满温度的活动场景。在城市空间中框出在当代有意义的画面,这才是设计的价值所在。
易洪波并没有标签化地看待纯手工的夏布。他只是朴素地觉得,婆娑起伏的自然夏布有跟人很接近的性格,带有人的感觉深在易洪波看来,夏布可以为这设计师带来挑战,重新启发创作的热情,寻回一种属于本土的,中国的东方的创作智慧。
夏木在2018年与Jnby Home的合作系列。
左图易洪波在2016年上海新场古镇的展厅前。右图夏木推出的包袱袋.系用夏布的边角料以朝鲜民族民间的褓式工艺(pojagi)拼缝而成。
我们与夏木工作室的创始人易洪波接通电话那边立刻传来他实朗的声音“谢谢你啊,在这个时期采访我!”片刻寒暄后,便一下进入主题,竟是个略带沉重的话题:困境。易洪波坦言,推广原产于中国本上的苎麻纺织品一夏布,是个“小众中的小众、小行当里面的小行当”,话语中的坦率与谦虚也不失为一种豁达的清醒。
易洪波大学时学习服装设计,从材料课子解棉、麻、线等天然纤维后,直觉最喜欢硬朗的麻。“不知道是不是与自己的个性有点相似”,他说。苎麻又是麻品种中最能体现这种硬朗特质的,单根草麻下维就能织成剔透的纱线,可以与真丝一较高 下。苎麻织成的夏布曾是易洪波老家浏阳具有代表性的特产,“这个布逐渐被历更“淘汰,在我父辈的成长环境里还是有的,但在我的成长环境里已经没有了。”多年之后,易洪波回家寻找夏布,却发现它已逐渐调零只剩下很父部分本上,工匠还在坚守。“我朴素地觉得这是一个好东西,不应该被淹没、被遗忘。也许不是我选择了夏布,而是夏布选择了我,有点命定的感觉。”2012年底,易洪波把夏布从老家浏阳带到北京。
但是,夏布面临的困境客观存在。易洪波直言,国内大部分夏布从业者目前主要以原材料加工为主,完成度不高,也不能称之为作品;而这其中还包含一个更大的难题 :如何让硬朗的夏布变得更加柔软贴肤?可惜的是,这种柔化技术几乎失传。“母亲出嫁时,外婆给了一床夏布蚊帐,非常柔软洁白。现在这种老传统已经丢了,新的技术研究虽然存在,但还没有普及到手工做布的广泛度。”除此之外,设计师普遍将夏布当成一次作品的宣传点,很难将它用于每一季的常规面料。
手工做出来的夏布很窄,布幅只有三四十公分,并不适合源于西方理论的服装设计的剪裁方式。“西方在宽广的布幅上做设计,会产生一定浪费。但东方的思维是每一块布头都要保留,讲究天衣无缝。”易洪波与“没边”品牌的设计师张达的合作便是一次成功的尝试,设计完全根据布幅去折叠、拼接,再现了从前少数人才穿得起的精致夏布那种素朴、稚拙的气质。“我从前学习的时候,按照西方那一套看待设计的事情,现在靠着做夏布,了解中国从晚清到现在纺织业和服饰的变迁,产生了视角的转变。”
同时,易洪波对于夏布亦有着“不破不立”的期待。其实早在2016年,他就开始利用夏布设计一些产品,“做过鞋履,也做过吊坠、胸针等,目前仍旧十分硬朗的夏布容易造型,可以做出薄如蝉翼的意象。也有一些回想起来不那么确信的试验,比如,想要着力戏谑、轻松、现代,但可能把夏布最突出的价值特点削减了。布真的是好布,可我会不断反问,把可以印在帆布袋上的流行文化用在夏布上,对彼此是不是一种浪费?”易洪波将探索夏布过程中遭遇的一些磕磕绊绊消解在乐观的语气中,也许正因如此,他对未来冷静的期许更让人动容。一方面,他计划去找寻过往的手工记忆,找寻原来的苎麻品种,研究如何把布做得更柔软;另一方面,他想以夏木工作室为起点,把手工面料做成一个品牌,参照日本出品精致手信、民间风物的SOUSOU.中川政七商店,向更有设计感、更加生活方式化的方向发展。
去年,文旅部非遗司把国内夏布的从业者召集起来,易洪波参加了这次难得的聚会,这里面有做布的手艺人、国内最早用夏布进行服装设计的著名设计师马可苎麻研究所的专家等。“大家聚在一起聊一聊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大家对夏布的感情都非常深,真的是情怀吧。”
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手工夏布的纱线都是一根一根接起来的,工匠用手去捻搓,形成螺旋状、粗细不均的结构,自然的纹理起伏、婆娑暗淡,如波纹一般。“手工夏布有跟人很接近的一些性格,带有人的感觉。既然选择了这样一个行业,就想继续做下去。”对易洪波来说,做夏布何尝不是重新认识自己的途径?他直言, 2020年最大的转变是可能将工作重心转移回浏阳老家。回归,同时又带有一点儿重新发现的性质,“又是新的,又是旧的。事情都是那些,就看人了。”
李共标不是设计圈常能接触到的那类创作者,他不太擅长自我推销,聊起天儿来都是朴实的大E话,一如他捶打出来的铁器,简单、真诚。16岁时,李共标开始跟着亲戚学石雕,几年后,他离开洛阳老家来到杭州,在雕塑厂找到一份工作。厂里经常要回收老铁,用作雕塑的骨架。这些斑驳的金属吸引了李共标的注意,上面的锈迹上他联想起雨水冲刷过的石料,便想着用这些材料做点儿东西练手。李共标的另一个创作动力来自江南的茶文化。搬到杭州后,他养成了喝茶的习惯,结识了不少茶友,也接触到各种茶具。
有技术、有材料、有热情,三个因素的偶合促成了李共标的首批铁器作品,涵盖铁釜、壶承、风炉等一系列茶具。老铁经年形成的包浆、手工捶打在器物表面形成的肌理,再配合以简约的造型,李共标的设计将传统功能结合了当代趣味,一推出便俘获 了他身边的不少茶友。
这些铁器的背后則是家乡古代青铜器带给他的灵感。‘“过去在洛阳时,我很喜欢逛博物馆,看文物尤其是青铜器。我喜欢揣摩它们背后的创作思路。比方说喝酒用的爵,匠人在杯口设计了两个小柱喝的时候爵柱会顶着鼻子,只能小口抿,提醒喝的人饮酒适度、不要失态。”李共标回忆道,“不过,那些东西代表当时的顶峰,不适合今天了。我们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造自己的东西。”
1.原材料多是回收来的老铁.风化作用在表面留下了天然的气孔和裂纹。
2.工作室的地面被铁料和炭块烫坏了好几次,此后李共标便在上面铺满了碎石子、防火、减震、降噪。
李共标也有意回避深究铁器在历史中的流变,创造像是他的一种本能,他主张知其然”,但不要“知其所以然”。“我对铁器的历史有基本了解,但没有深究。人不能知道太多,知道得太多反而无从下手,容易被框死。”他说道,“创作其实就是习惯、直觉、本能,而我的本能就是把可有可无的东西都拿走,保留最纯粹的一面。”
把工作室安在杭州深山,过着隐土般的J铁生活,对李共标来说同样是一个直觉性的选择。“机缘巧合来到山里,发现这儿节奏不太快,适合安安静静做些东西。”每天创作时,李共标呈放空状态,没有明确的产量目标,也不去想市场,他甚至不太追踪作品的时耗。“我往往要很久才能完成一件器物,有时冒出了想法,我会先记在本子里,这个想法未必成熟,要不断地挖掘、理解,有的想法可能隔了三五年才实现出来。”李共标的创作也在持续变化。他逐步弱化作品的实用功能,往抽象化发展一渐渐落实他记在本 子里“不切实际”的想法。他自己分析道:“表面的东西越来越少,表达的内容却越来越多。”喜欢他作品的人也在慢慢改变:从前购买他作品的人集中在杭州的茶圈,而如今散布在全国各地。不少买家甚至专程到工作室挑选作品、细细玩赏,在山中暂别电商购物的快节奏。
用古老诚实的方法敲打不具备实用功能.只满足美学追求的铁器,李共标感觉这是一条对的路,也是自己喜欢的路。他尊重传统,谦逊地表示古代的极致很难被超越,当代的极致尚未到来,这也是激发他常年深居山林、潜心创作的原因。“大多数人把传统视为终点,不停去模仿、重复。但对我而言,它只是一个起点。”
3.李共标早期的作品更强调功能性,一系列茶具让他在杭州的茶圈里锋芒初显。4.李共标近年的作品逐渐去实用化.这几件空心立方体不具备实用功能.只为激发创作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