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冲突的表现、成因及策略

2020-07-16 03:45戴琼琼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0年5期
关键词:移情小班同伴

戴琼琼

同伴冲突是同龄孩子之间玩耍或交往过程中出现的相互对立或对抗的表现。幼儿与同伴交往时,会发生各种冲突。大部分人认为冲突是一种不良的行为,需要避免冲突。随着对冲突研究的不断深入,同伴冲突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同伴冲突是幼儿之间的社会互动形式,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开始。儿童与同伴的冲突过程既反映了儿童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技能的发展水平,又能够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1]幼儿园里频繁发生各种冲突,小班尤为明显。小班幼儿由于生活环境的转变导致心理发生变化,自我意识强烈,再加上孩子们缺乏一定的交往技能与方法,同伴交往中,冲突的频率非常高。3-6岁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社会性发展和人格发展不断完善的阶段。这一阶段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及未来成长有着重要影响。从小班开始,培养幼儿学会解决冲突,提高幼儿交往能力,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非常重要。本文以幼儿园同伴冲突为视角,分析小班幼儿同伴间产生冲突的相关影响因素,引导幼儿运用更好的社交方法和策略,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让每一位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一、小班幼儿冲突表现

1.物品的控制欲强

在家庭中,家长会尽量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不会发生物品需求矛盾。进入幼儿园学习,幼儿需要和同伴共享玩具及其它物品,孩子们独占心理严重,物品的控制欲强,小班幼儿表现尤为明显。小班幼儿拿到玩具时,便认为自己拥有这个玩具所有权,不愿与人分享。在班级中,由于玩具数量有限,小班幼儿常因为玩具发生冲突,出现争、抢、告状现象,甚至出现打、踢、推等动作。部分胆小幼儿发生哭泣、害怕等退缩现象,严重的会发生咬人等攻击性行为。咬人行为在小、中、大三个年龄段中,以小班幼儿最为突出。

2.不遵守規则产生冲突

小班幼儿处在规则意识建立阶段,规则意识不强。在生活、游戏中,常因不遵守规则,产生意见分歧发生冲突。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两个孩子都想当“妈妈”,都抢着抱“宝宝”,因而发生冲突;排队喝水时,发生插队现象,大家对他产生意见,引发冲突。这些冲突频繁出现会影响幼儿,不利于幼儿与同伴间的正常交往。

3.强势、挑衅同伴引发冲突

班级中常有个别幼儿,为满足自己的要求,唯我独尊,对周围的幼儿强势,引发冲突。这类孩子因家长过分溺爱,家庭教育发生偏差,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在班级中,这类不当行为会引发其与周围幼儿产生各种冲突。孩子频繁告状,家长意见大,出现要求调换座位、投诉等现象,严重的甚至引发家长之间矛盾。这些情况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和解决,对幼儿社会性发展都是不利的。

二、小班幼儿同伴冲突产生影响因素

1.小班幼儿自我意识强烈

小班幼儿刚入园,生活环境发生改变,由亲人相处转变为同伴相处。在与爸爸、妈妈和长辈亲人相处中,成人易了解孩子们的想法,他们的需求容易得到满足。进入幼儿园后,幼儿生活环境发生变化,相处伙伴由家长转变为同龄幼儿,人际关系的变化导致孩子们的心理状态也随之改变。幼儿自我意识强烈,引发冲突。小班幼儿冲突中,我经常听到孩子们大声说:“这是我的”。皮亚杰认为冲突,尤其是地位相当的人之间的冲突,是自我中心的关键体现。这种人际间的冲突最终能导致心理内部的冲突和认知冲突。[2]

2.缺乏必要的交往技能

幼儿在这一阶段社会经验不足,在认知、行为、情感上还不成熟,遇到冲突不会采取合理方法解决,缺乏必要的交往技能。小班幼儿处在语言发展期,表达能力缺乏,不能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诉求与想法,相互之间不善于沟通、表达。在想满足自己需要时,不会协商、合作。不经同伴同意,直接用肢体动作表达,出现拿、抢等现象,容易引起同伴间的冲突,这些主要是缺乏必要的交往技能造成的。

3.幼儿的移情能力差

“情感的观点采择又称移情,是指对他人在某一情境中的情感状态或情感反映的推断”。[3]幼儿由于年龄小,心理处于前运算阶段,个体上不能脱离自我为中心,难以站在他人的立场,转换思维角度,只意识到自己观点而不能体会别人的观点,移情能力差。在小班幼儿心中,区分不出“碰一下” “拍一下”与“打人”的分别。幼儿间不经意的碰撞被孩子认为是“打人”,在游戏中不能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情感。正因如此,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幼儿不仅要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还要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培养幼儿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也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移情能力培养对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具有较好的实践意义。

4.家庭因素与教师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生存和发展的基石。父母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到幼儿的各方面言行,影响其成长。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与孩子平等协商、频繁互动,注重对幼儿的行为活动过程的引导,做好示范作用,为幼儿积累相关生活经验,这些能为幼儿提高解决冲突能力打下良好基础;其次是教师因素,这一阶段幼儿还处在懵懂时期,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方法受到周围人和环境的影响。教师在幼儿产生冲突后的态度和做法,是支持还是消极解决,对冲突的干预是采取忽视还是决断,解决冲突的方法和策略都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影响。

三、小班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冲突观,鹰架支持幼儿同伴冲突

幼儿冲突其实是与同伴间的一种社会互动形式,它可以促进幼儿个体发展,让幼儿脱离自我为中心。幼儿冲突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移情能力的提高,有利幼儿社会性发展。幼儿园广大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冲突观,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正确认识冲突的价值。在冲突发生时,不能采取单纯制止、权威评判及批评教育等方法,要善于全面了解冲突的发生过程,适宜、适度介入冲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鹰架支持解决冲突的方法,发挥教师在冲突中的支架作用。在历经冲突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孩子运用更好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培养初步的是非观念及规范意识,让孩子更加积极和自信的与同伴交往,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

2.培养小班幼儿的言语表达能力,学习人际交往沟通技巧

幼儿期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同时也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不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不能及时对同伴做出交流回应。在班级中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幼儿在各项活动中,能够较好与同伴友好交往,易被同伴接受。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1)老师要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老师积极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玩耍,让语言能力发展较好的孩子带领不爱说话的孩子一起游戏,如游戏“悄悄语”,班级设立小小语言角“宝宝爱说话”,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进行谈话活动等,鼓励幼儿积极交谈、大胆表达。

(2)学习、运用交往语言。能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和用语言表达自己需要和想法,学会倾听,学习寻求加入同伴游戏的方法。孩子要积极学会运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如: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我能和你一起看书吗?在“娃娃家”游戏中,客人来访要打招呼,得到帮助要说谢谢。老师在班级中创造宽松的表达氛围,培养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

(3)老师做出示范、榜样。幼儿表达意见时,老师可以蹲下身体,认真倾听,耐心听幼儿把话说完,不随意打断他的讲话并给予积极回应。当孩子表达不清时,老师要慢慢引导他清晰说出来。

(4)学会运用语言震慑,制止冲突。老师要教会孩子们能够积极运用语言,保护自己,制止冲突发生。如遇到抢玩具时,能够大胆拒绝,“不能抢玩具!”“抢玩具不是好孩子!”等,发挥语言的震慑作用。

3.通过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

角色游戏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游戏,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理解游戏角色,体验同伴的态度,发展幼儿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能力,培养幼儿初步的移情能力。在观察小班游戏过程中我发现,班级中相互熟悉的小伙伴之间相处比较友善,能够相互包容。老师在角色游戏中开展体验情绪活动,如游戏“开心动物园”。幼儿扮演不同的动物角色,进行“爱的抱抱”“开心碰碰”“友好拍拍”等游戏,让幼儿体验正常肢体接触,理解同伴的动作意义,进行友好、相亲相爱的情绪体验。在角色游戏进行中,老师还可以积极参与到游戏中,通过主动示范,积极引导,有意识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如在娃娃家“做饭”游戏环节中,大多是“妈妈”做饭。这时老师可以适时以“奶奶”的身份参与游戏,让“爸爸”积极参加到这个游戏中。

“奶奶”:饭店里许多好吃的菜,大多是男厨师做出来的,他们可有本事啦!“妈妈”在家带宝宝可辛苦啦,今天让“爸爸”大厨做一做好吃的菜,好不好?“爸爸”开心地做起饭来,非常有成就感!“奶奶”还说:今天“爸爸”做饭辛苦啦,“宝宝”给爸爸捶捶背、揉揉肩!老师通过示范,有意识引导孩子们体验不同角色,学会理解别人。与此同时,老师利用游戏结束的点评环节,有针对性开展游戏分享、点评,了解别人的观点,慢慢地学会站立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才能够消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

4.营造宽松、良好的班级环境,构建安全的冲突情境

冲突是成长过程中必经的历程,是孩子们自我认知的发展。孩子们在冲突中增长了社会经验,习得交往的方法。老師要营造宽松良好的教育环境,构建安全冲突情境。小班幼儿大多因玩具、物品的所有权发生冲突。在班级环境创设中,班级区域的安排合理,游戏区域空间间隔设置不可过于紧密,保持合理间隔,大小适宜;区域游戏材料投放要充足、有效,活动区人数有限制;各个活动区标识清楚,边界分明,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如建构区设置范围过小,男孩活动时肢体动作辐度大,孩子们在一起游戏时,特别易产生冲突。这其实是区域设置不合理造成的。老师要建立游戏的物品使用规则,培养幼儿遵守规则意识。在一次次冲突矛盾中,孩子们懂得游戏规则,知道交往的方法,增长了社会经验。

5.扩大幼儿交往范围,适时提供混龄游戏,习得交往技能

《指南》指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老师要善于提供不同年龄层次的混龄游戏,扩大小班幼儿交往范围。孩子们非常喜欢和大孩子在起游戏,在游戏中,能够主动、积极、轻松愉快习得交往技能。在混龄游戏中,小班幼儿大多位于从属、跟随、保护的地位,角色非常有安全感。他们在中、大班幼儿带领下,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到游戏中,观察、模仿哥哥、姐姐的游戏行为,学习协商、交换、轮流玩等处理冲突的方法,习得交往技能,丰富交往经验。幼儿在与哥哥、姐姐的交往中,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能有效促进小班幼儿交往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秦丽.3-6岁儿童同伴冲突与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5.

[2]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0999;178.

[3]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38.

猜你喜欢
移情小班同伴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面部表情、文化差异与移情作用
关于“移情作用”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的思考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