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河湟地区传统乡土聚落地域特征探析

2020-07-15 02:21宋祥
建筑遗产 2020年1期
关键词:民居布局特征

宋祥

张嫩江

王军

1 引言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在青海河湟地区,乡土聚落的面貌迅速改变。政府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等活动,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地域性特征的深入挖掘和思考,做了很多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对传统乡土聚落的保护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因此,深入挖掘属于该地区传统乡土聚落的典型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营造本土适宜性聚落环境,便成为当前的迫切任务。目前,关于青海河湟地区传统乡土聚落的研究内容已较为丰富,但多从民族文化视角、自然地理视角等单一的研究视角进行探析,且多针对较小区域、某一村落、某一类空间或某一建筑类型特征进行研究,因此常会造成片面性和主观性,缺少对综合关联的把握,不能全面准确理解地域性特征。只有基于地域性多元背景的基础,传统乡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才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对青海河湟地区传统乡土聚落地域特征的研究具有一定的难度,究其原因,是由于对其影响的诸因素作用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本文通过归纳梳理,综合多种地域影响因素,从四个方面挖掘青海河湟地区传统乡土聚落地域特征及其适应性。

2 地域背景概况

《后汉书 · 西羌传》中有“乃度河、湟,筑令居塞”[1]的记载,这是传世文献中有关“河湟”的最早记录,此处的“河湟”特指今甘、青两省交界地带的黄河及其支流湟水。此后,“河湟”逐渐演变为一个地域概念,所涵盖的地域范围包括黄河上游、湟水流域及大通河流域构成的“三河间”地区[2]。本文所说的青海河湟地区包括西宁市辖区、大通、湟中、湟源、乐都、平安、民和、互助、化隆、循化、同仁、尖扎、贵德和门源等14 个县区[3],其土地面积只占青海省的一小部分,却容纳了全省大部分人口,是青海省人口、产业的重要聚集地。(图1)

青海河湟地区处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属我国内陆高原干旱气候区[4],气温低、光照强、四季多风、年降雨量小、蒸发量大,昼夜温差也大,总体呈现干旱、寒冷、多风的气候特征。地貌以山脉、河谷盆地相间排布为主,兼具高原和山地的环境特征。

青海河湟地区既是汉文化与藏文化交汇融合的地带,也是回族、撒拉族、土族、蒙古族的集聚地。多民族文化的历史,始自西汉将河湟地区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的郡县体系时期,其后随着民族迁移,汉、藏、回、撒、土、蒙等多民族世居一地,形成多民族聚居文化,包括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儒释道合一世界观和方法论、以藏传佛教为核心的藏传佛教文化和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穆斯林文化在内的三大文化系统,在这里并存[5]。该地区宗教信仰以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为主,寺庙众多,宗教氛围浓厚。

由于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处这一农牧交错带上,青海河湟地区传统的生产方式以农业和牧业为主,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受地理环境中海拔、水系、温度等因素和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的影响,不同民族和不同区位,人们的生产习惯也表现出一定差异性,如居住在低海拔的汉、土、回、撒拉等民族善事农业,其中回族和撒拉族人群中商业和手工业也较发达;居住在高海拔山地环境中的藏、蒙等民族则善事牧业。

3 传统乡土聚落特征

3.1 聚落景观格局特征

在青海河湟地区,根据地理环境差异,可分为四种地形区——川水、浅山、脑山及高山地区[6](图2)。结合村落,山、水、农田和草场这五类要素在不同地形环境中的组合,形成四种独特的地域景观格局。从位置关系分析,不同地形区的地域景观格局特征分别是,川水地区为“田-村-田-水-田”,浅山地区为“山-草场/田-村-田-水”,脑山地区为“山-草场-村-田-山”;高山地区为“山-草场-村-草场-山”[7]。(图3)

农业为主的川水地区,聚落与农田毗邻,为保证农业生产的便利性,靠近水系的肥沃土地一般作农田。考虑到山地可耕地面积的局限性,以及耕作和灌溉的便利性,农业为主、牧业为辅的浅山聚落多把田地安排在坡度较缓、距离水源较近的区域,聚落营建常选择坡度稍大的区域,随着海拔升高,不适合农业生产的山地则成为放牧的草场。“牧业为主、农业为辅”的脑山聚落由于地理环境恶劣,首要考虑选择平坦且距离泉眼较近的区域进行聚落营建,然后再另外开垦山地作为耕地,耕地面积非常有限,大多土地将成为草场。高山地区海拔在3 200 m 以上,几乎无农田,仅有的几户到十几户牧户聚居在草山的广袤环境中。

3.2 聚落选址布局特征

3.2.1 聚落选址特征

乡村聚落中,人的生存依赖自然环境。为获取合适的生存空间,聚落在进行选址时,首先考虑适宜生产、生活,其次考虑满足精神需求。主要有以下四个选址特征:

(1)选择缓坡或平坦地区

在地形较为平坦或坡度较小区域,建造房屋、道路等的难度较小,并且有利于人和牲畜行走,农业器具运输也较为安全便利。其次,缓坡地区山体较为稳定,发生自然灾害的可能性较低。

(2)选择避风向阳区域

青海河湟地区夏季凉爽、冬季干冷,冬季聚落的保温防风是需解决的主要问题。聚落选址常考虑利用地形遮挡冬季季风和山地环境下的地形风。一般来说,基址多位于山坳处,避免选在风速较大的山顶、山脊,以及易成为风口的隘口地形。山地环境中坡地分为阳坡和阴坡,阳坡多营建村落,阴坡用做农业种植,阴坡水蒸发量小,利于农作物生长,而充足的日照对人的生活有极大好处,这种互补关系使土地被充分利用。

(3)选择水源充沛地区

水是人生存必需的物质,因此取水是否便利是聚落选址的直接影响因素。人们都会选择在河、湖、泉眼等水源地聚居,但又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季节性水流量变大而导致的灾害。按地表径流的等级,聚落的分布更靠近支流,如此既满足生活生产需要,又避免水患侵扰。

(4)良好的风水格局

无论民族和信仰是否相同,在山地与高原环境中居住的人们在思想深处都有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在聚落选址时,人们会或多或少体现出一种山水向往,尽可能地选择接近理想风水模式的自然环境作为聚落的基址(图4)。

因此,在不同地形地貌环境下,青海河湟地区传统聚落呈现出不同的选址类型(图5)。

3.2.2 聚落布局特征

(1)聚落规模与边界

特定地区农田与草场承载力、可建设用地面积大小等因素决定了该地区多样的聚落规模与边界特征。

高山聚落规模偏小,一般十几户人家便可形成一个小村落。高山地区以牧业生产为主,海拔高,常年温度低,降雨量小,草被生长缓慢。草场环境的低承载力决定了该地区人们不能大规模聚居。

脑山聚落规模较高山地区大,但依然呈现低密度聚居,该区域沟壑纵横,可开垦田地少,以牧业生产为主,同样由于高海拔,农作物以及植被长势较差,农田草场资源稀缺,环境承载力低,再加之脑山地区交通不便,水资源匮乏,因此聚落规模较小。

浅山地区地形坡度较小,背倚大山,面迎河川,交通较为便利;山脚下有大量较平坦可耕地,山体也可以被利用来开垦农田,农业生产环境相对较好;同时可用于建设的用地较多,因此聚落规模较大,并且有逐渐扩张的可能性。

川水地区,地形开阔平坦,农业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相对较高,交通便利,聚落的发展扩张不受地形气候阻碍,因此川水地区聚落规模一般都较大,且聚落数量较多。

在较为平坦的川水地区,聚落向各个方向的发展均衡,聚落边界多为团块状;而在浅山、脑山和高山的山地环境中,在较少对自然环境进行大规模和人为改造的情况下,聚落因势就形,沿着等高线分布,聚落边界多呈现带状。

综上所述,在自然环境因素的主导和民族文化、产业经济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从川水到高山地区,聚落规模表现出逐渐缩小的趋势。而由于平地和山地地形环境的差异,聚落分别呈现出团块状和带状边界特征。

(2)聚落空间布局

建筑布局在不同地形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川水聚落房屋较为集中,这是由于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川水地区,人的生活空间集中化可使生产用地最大化;处于浅山、脑山、高山地区的山地聚落中建筑沿等高线布置,依山就势,层次错落,房屋较为分散;以牧业生产为主的山地聚落,不仅要考虑人的活动空间,还要考虑牲畜的停留和交通空间,在高山村落中常见民居毗邻养殖空间,因此村内分布有开阔的场地和通道;在地形环境及生产因素的影响下,随着海拔升高,从川水到高山聚落,房屋布局越来越分散。

聚落的道路布局和建筑布局互为图底,由于传统乡土聚落的营建并没有自上而下的统一规划,因此,道路的基本作用就是将各家各户的入口联系起来,路网的形成也随着建筑布局的扩展而蔓延。大体上,聚落中道路的布局形态都与建筑布局的形态相契合。青海河湟地区乡土聚落中的道路布局主要包含四种类型:鱼骨状、树枝状、S 形和之字形。川水地区多为鱼骨状和树枝状,道路布局形态较为自由,受山地坡度的影响小,能够较好地衔接各个民居,适合建筑密度大的聚落。浅山和脑山地区多为S 形和之字形,道路多沿等高线布置,如果地形坡度相对较大,则更适合采用之字形布局,这种布局的特点是在不足以修建坡度适宜的垂直于等高线的弯道时,设置回头路线。高山地区房屋布局分散,聚落中住民非常少且不集中,交通量少,甚至没有明显的路网结构。

青海河湟地区乡土聚落中主要包含两类公共节点空间:生活节点空间和宗教节点空间。生活节点空间是围绕村委会、小商铺、户门、水塘、村民活动中心、打麦场及晒谷场等形成的开阔场地。此类空间在村落中的布局具有自发性和随机性,为村民自主汇聚所形成的交流空间。这种空间的位置最初是随机的,后期逐渐被人们认可。宗教节点空间主要体现在信仰藏传佛教的村落中,表现为围绕经幡、佛塔、煨桑炉、玛尼房及玛尼旗(图6)等构筑物而形成的小型公共活动场地。这类场地具有等级性和固定性:等级性指宗教型活动场地因活动形式的不同而有不同重要性;固定性即指此类活动场地的选址很讲究,依附宗教建筑而存在,在村落中的位置相对固定。

3.3 典型建筑风貌特征

3.3.1 民居建筑特征

庄廓民居是青海河湟地区各族人民共同使用的民居类型[9](图7),蕴含着独特的营造智慧。庄廓民居因地制宜,根据接地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平地庄廓、筑台庄廓、错台庄廓、掉层庄廓和附崖庄廓(图8)。庄廓民居院落占地面积较大,一般占地4分—6 分(1 分地约等于66.7 m2),平面形态多为方形,房屋多为单层。高大的“庄墙”和厚实的院门是传统庄廓民居外观形态的代表性要素,同时也造就了其内向封闭的空间特征。庄廓民居的建筑体系由围护结构、承重结构和建筑装饰三部分组成[10]。

围护结构的主体为庄廓院墙,其多就地取材,用黄土夯筑、石材砌筑或两者结合营造而成(图9),不仅生态而且经济,墙底宽1 m 左右,并按1/12—1/15 的比例向上收分至4—6 m 高,无开窗。随着海拔的增高,年平均温度越低的地区庄廓院墙越厚。高大封闭的墙体及其围合形成的内向院落空间使庄廓民居具有较好的防寒保温、隔风防尘功能。庄廓院门一般设在南侧院墙上,多为砖木门楼,以青砖为墀头,木板为门扇,小青瓦坡顶或覆土平顶。信仰藏传佛教的藏、土两族民居院门常见采用木门头直接与院墙相结合的覆土平顶木院门,外观淳朴自然(图10)。根据该地区降雨量小、蒸发量大的气候特征,屋顶形式多采用缓坡覆土屋面,坡度比约为5%—7%,既起到排水作用,又可在屋顶上晾晒农作物。

承重结构包含基础和大木构架两部分。基础多采用独立的石柱础,基坑内首先垫入石块,将木柱放上之后,用生土填埋并夯实。基础之上为大木构架,木柱顶部架大梁,大梁下为随梁枋,大梁上放置檩条,檩条上铺设椽子,椽子上再承接屋面。最终自下而上形成了“地基-柱子-梁-檩-椽子-屋面”的结构逻辑关系。

建筑装饰主要包含雕刻和彩绘。雕刻装饰有木雕和砖雕,装饰的内容、题材和装饰部位因民族和宗教信仰不同而有所差异。文字、植物、动物、器物、几何纹样、图腾、自然天象图案在汉、藏、土族民居中均可使用,主要集中于院内屋檐下和门窗部位。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和撒拉族建筑雕刻装饰中,受教义禁忌的影响,不以人物、动物和鸟类为创作对象,而是以常见的花卉、瓜果、山水、阿拉伯文书法等纹样为主要装饰题材,装饰部位较多,不仅在院内,朝向外部的院门门楣上也雕刻丰富。不同民族的细部彩绘用色差异较大,藏族庄廓在窗格上施色明度一般较高,常用红色、橘色、黄色等。回族庄廓细部多采用绿色、白色等较为纯净的颜色进行点缀,这与伊斯兰教的信仰有关。

3.3.2 典型公共建筑特征

青海河湟地区聚落中典型公共建筑以宗教建筑为主体,主要包括清真寺和藏传佛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和撒拉族,主要聚居在川水地区,清真寺一般位于村落中心,人们“围寺而居”(图11a)。信仰藏传佛教的藏族、土族和蒙古族等,主要居住于浅山、脑山和高山的山地环境中。藏传佛寺的选址既要便于僧人修持,又要便于联系与管理村民,还会考虑与山水环境的关系,有“上村下寺”、“下村上寺”和“村寺相依”三种情况(图11b—图11d)。从布局方式和建筑特征两方面总结清真寺和藏传佛寺特征如表1 及图12 所示。

3.4 人文活动要素特征

该地区人们公共生活及文化活动多样,主要包含宗教信仰活动、民俗文化活动、生产活动以及营造活动。

宗教信仰活动主要包含藏传佛教信仰活动和伊斯兰教信仰活动,其中前者包括转经筒、法事插箭、刻石头经文、撒风马旗、悬挂五彩经幡、转神山、拜神湖、煨桑祭湖等,后者有礼拜、斋戒、开斋等。宗教活动每年定期举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特征。

民俗文化活动包含锅庄舞(藏/土)、社火(汉/回)、花儿会(汉/藏/回/撒拉/土)、那达慕(藏/土)、“拉伊”对唱(藏)、服饰表演(藏/土/回/撒拉)、螭鼓舞(藏)、赛马(藏)等。民俗活动具有大众性特征,参与门槛较低。

生产活动包含播种、收割、晾晒、圈养和放牧,具有周期性,年复一年,是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所在。

营造活动主要指庄廓民居或宗教建筑的营造,由村民自发组织,形成以村民为主体的营造团队,具有低技术性,延续传统营造技艺、营造材料和营造工具。

这些人文活动及其特征主要受该地区多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影响,是该地区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追求的独特体现。

4 地域特征的形成因素

综上所述,青海河湟地区传统乡土聚落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表现出对该地区高原与山地环境,多民族聚居文化,农牧交错经济环境的适应性。该地区传统乡土聚落特征与地域性背景因素的关系如表2 所述。

5 结论

从聚落景观格局、聚落选址布局、典型建筑风貌以及人文活动要素四个方面,可以看出青海河湟地区传统乡土聚落的以下地域特征:

(1)青海河湟地区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中山、水、田、草场和村落产生了不同的邻接关系,营造出多样的景观格局;

(2)聚落在选址与布局时,受到地形环境、自然气候、资源环境的影响,同时也饱含着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所营造出的聚落环境适宜人居;

(3)该地区典型建筑主要包括庄廓民居、清真寺和藏传佛寺等,合理的布局和构造适应当地干旱、寒冷、多风的气候特征,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影响着建筑雕刻色彩装饰,营造出独特的地域性建筑风貌;

(4)人文活动要素主要包含宗教信仰活动、民俗文化活动、生产活动以及营造活动,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活动体现出人们面对恶劣自然环境的生活智慧。

以上从4 个方面总结了青海河湟地区乡土聚落的地域特征。正确认知地域性聚落特征,并剖析其形成的多元影响因素(如高原与山地、多民族聚居及农牧交错经济等),将有助于在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中,合理引导营造适宜且独特的聚落环境,促进聚落与自然和谐发展。

表1 主体性公共建筑特征(表格来源:宋祥绘制)

建筑类型 布局方式 建筑特征清真寺一般建在较为平坦的地方,院落式布局,布局规整,内部空间层次丰富。院落内有唤礼楼、礼拜殿、厢房等建筑。传统唤礼楼多为盔顶,其上砖雕、木雕丰富,题材多为花草纹样,一般作为整个院落中制高点。礼拜殿作为清真寺中最主要的大殿建筑,传统上采用木构营造,建筑工艺精巧,装饰细节丰富。藏传佛寺一般建在山地上,与村庄若即若离,因借地形兴建寺院,主要有院落式布局和自由式布局两种。佛寺中有佛殿、经堂、本康、僧舍、佛塔等建筑,建筑多为土木、木石结构,色彩明快丰富,以白色为背景,点缀以红、黑等色。建筑立面层次感清晰,窗户周边以黑色梯形装饰,使建筑给人以高耸向上之感,凸显主体建筑的宏伟气势。

表2 地域特征形成因素(表格来源:宋祥绘制)

地域性环境要素 传统乡土聚落地域特征气候水文高原与山地环境水环境 聚落选址 选择水源充沛地区,聚落的分布更靠近支流。建筑风貌 干旱少雨决定庄廓民居为平顶或缓坡屋顶。光环境 聚落选址 向阳,阳坡营建村落。避光,阴坡作为农田。风环境 聚落选址 避风,基址多位于山坳处,不选在山顶、山脊,避开隘口地形。建筑风貌 高大封闭的墙体和内向的院落空间使庄廓民居具有较好的隔风防尘功能。温度环境 建筑风貌 随着海拔的增高,年平均温度越低的地区庄廓墙越厚;庄廓院墙无开窗,具有较好的防寒保温特性。地形地貌地形变化 景观格局 四种地形区:川水、浅山、脑山、高山。聚落选址 选择缓坡或平坦地区。聚落布局 聚落边界:川水为团块状,山地环境为带状边界;建筑布局:从川水、浅山到脑山、高山,聚落建筑布局越来越分散;道路布局:川水地区多为鱼骨状和树枝状,浅山和脑山地区多为S 形和之字形,高山地区没有明显的路网结构。建筑风貌 庄廓民居因地制宜,不同地形坡度下建筑接地方式不同:平地庄廓、筑台庄廓、错台庄廓、掉层庄廓和附崖庄廓。山水地景 景观格局 川水地区:“田-村-田-水-田”;浅山地区:“山-草场/田-村-田-水”;脑山地区:“山-草场-村-田-山”;高山地区:“山-草场-村-草场-山”。聚落选址 人们在思想深处的“山水性”决定了在聚落选址时人们尽可能的选择接近理想风水模式。自然资源土地资源 聚落布局 从川水到高山地区,随着海拔增高,土地环境承载力降低,为满足生活生产物质需求,聚落规模逐渐缩小。建材资源 建筑风貌 建筑就地取材,土、石院墙,木材作承重结构,覆土屋顶;庄廓院门:砖木院门和木院门。多民族聚居文化多民族文化 建筑风貌 细部彩绘中,藏族庄廓在窗格上施色明度一般较高—红色,橘色或黄色,回族庄廓细部多采用绿色、白色等较为纯净的颜色进行点缀。人文活动 民俗文化活动多样,具有大众性的特征。宗教信仰文化 信仰伊斯兰教村落中以清真寺为中心围寺而居,信仰藏传佛教村落中藏传佛寺位置多样:上村下寺、下村上寺和村寺相依。雕刻装饰中,文字、植物和动物图案等在汉、藏、土族中均可使用,主要集中于院内屋檐下和门窗部位;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和撒拉族建筑雕刻装饰中,受教义禁忌的影响,不以人物、动物和鸟类为创作对象,而是以常见的花卉、瓜果和山水等纹样为主要的展现形式,装饰部位不仅在院内,朝向外部的院门门楣也雕刻丰富。聚落布局 宗教节点空间主要体现在以信仰藏传佛教的村落中,围绕经幡、佛塔、煨桑炉、玛尼房及玛尼旗等构筑物而形成的小型公共活动场地。具有等级性和固定性特征。人文活动 宗教信仰活动丰富,具有周期性特征。农牧交错经济经济发展缓慢 建筑风貌 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土、木、石等自然建材资源。造价低,淳厚而朴素。人文活动 营造活动以民居和宗教建筑营造为主,多由村民自发组织,并具有低技术性的特征。农牧产业类型 聚落布局 打麦场、晒场等形成农业为主的聚落内部之重要公共生活节点空间,具有自发性和随机性特征;牧业聚落建筑布局分散,农业聚落建筑布局则相对集中。建筑风貌 庄廓民居缓坡屋顶用于晾晒粮食;牧户民居与牲畜圈毗邻。由于生产需要,民居院落承担部分生产功能,较为宽敞。生产活动包含播种、收割、晾晒、圈养和放牧,具有周期性特征。

Synopsis

Taking the Hehuang area of Qingha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vernacular settlements based on the authors’ fieldwork.

The Hehuang area of Qinghai Province is located at the northeast edge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belonging to the cold and arid climate area of the plateau. It is an interlaced region of Tibetan culture and Han culture, as well as the settlement of Hui, Salar, Tu, Mongolian and other nationalities. Affected by both natur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s, the industries in this area are mainly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n this area is relatively slow.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vernacular settlements in the Hehuang area are explained in four aspects.

(1) Settlement landscape pattern. According to the altitude and distance from the river valley, the area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topographical sub-areas, namely river valleys, low mountains, middle-high mountains (callednaoshanin local vocabulary) and high mountains. In different types of terrains, along with the people’s need of production and life, the five elements of village, mountain, water, farmland and grassland are spliced and combined in different ways to form various landscape patterns.

(2) Settlement location and layou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cold, arid, windy climate and varied terrains, a place which lies in flat terrain, has shelter from the wind, faces the sun, and is abundant in water sources is a preferred site for a rural settlement. At the same time, whether thefengshuipattern is ideal or not is also under consideration. Therefore, there are seven common types of settlement location, including the river valley, the platform on a low mountain, the mountainous environment which looks like a dustpan in the low mountains, etc. The scale of the settlements located in river valleys is larger than the settlements located in mountainous areas. For the former, the layouts of the settlements are centralised, and the buildings are arranged freely, and the layouts of roads are mostly fishbone-like and tree-like. For the latter, the scale gradually reduces with the increase in altitude. The layouts of the settlements are loose and conform to the terrains of mountains, and the layouts of roads are mostly S-shaped and zigzag.

(3) Typical architectural features.Zhuangkuoand religious buildings are two major building types in the settlements. Because of the cold and windy climate, there are some characteristics ofzhuangkuosuch as high walls, thick courtyard doors and inward closed spaces. The features of religious buildings are greatly influenced by religious beliefs and cultures. Generally, mosques are built at a flat place with the layout of a courtyard. They are brick-wooden structure with abundant brick and wood carvings. Tibetan Buddhism temples, which conform to the terrains, are usually built in mountainous environments. They are mainly courtyard layout and free layout. Most of the temples are clay-wooden and stone-wooden structure with bright and vibrant colours.

(4) Human activities. There are various public activities in the local settlements in this area, mainly including religious activities, folk cultural activities, productions and constructions.

In Hehuang area,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vernacular settlement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nvironment of plateaus, the multiethnic cultures, the agricultural and pastoral industries, etc. There are corresponding cross causalities betwee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 regional features. For example, the change of terrains can affect landscape patterns, locations, layouts and architectural features of the settlements. However, locations of the settlements can be affected by not only the varied terrains, but also many other factors such as the water environment, the light environment and the wind environment.

As a result, we should correctly cognise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local settlements in Hehuang area and analyse the multiple influencing factors, which will not only contribute to the conserva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but also provide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vernacular settlements to promot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settlements and nature.

猜你喜欢
民居布局特征
根据方程特征选解法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字特征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BP的可再生能源布局
VR布局
2015 我们这样布局在探索中寻找突破